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76|回复: 3

[民俗文论] 家乡风土美如斯

[复制链接]

40

主题

401

回帖

817

积分

实名认证单位

桐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积分
817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3-8-22 17: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民间文艺家协会 于 2013-8-22 18:27 编辑


             家乡风土美如斯
                             ——读《桐城民俗风情图典》

                                                                                                        李   成

听说我的家乡出版了一部介绍当地民俗的《桐城民俗风情图典》,我不禁怦然心动,有了强烈的阅读欲望。应该感谢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我不过通过手机发过几条短信,几天后,这本装帧十分精雅而厚重的大书就飞到了我的案头,让人喜出望外。
翻开这部《图典》,一种熟悉的、家乡的气息扑面而来,可以说,这本书里所说的每一件事物,无论曾经知道或不知道的、抑或只闻其名未识其真相的,抑或一知半解的,对于我都无任何隔膜,而是十分的亲切。我一边轻轻地翻阅着,一边在心里感叹:“是了,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生养我的故土!”因此,拥有这样一部书,只要翻开它,就可以代替我返乡,确确实实给我一种“还乡”的感觉。
正如书名所示,这是一部介绍我的家乡桐城民俗风情的书。我的家乡素有“文化之乡”、“文化名城”之誉,自隋唐设县以来,名人辈出;而自明清始,愈加人文荟萃;占据有清一代文坛二百余年的散文流派桐城派,更是名噪一时,流誉中外,影响深远。在接触到有关乡邦文献之前,我对桐城的民间文化所知甚少,甚至认为家乡人的生活很是单调平板,不过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为谋生奔波,而改变这一认识是自这本《图典》的第一作者以前的那本《桐城歌谣》始,而到了这本《图典》,我则不自觉地大为叹赏,我不知道我家乡的风俗人情以及物什、民居等乡土文化的方方面面竟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可以介绍给世人。全书分建筑交通、生产劳动、商贸饮食特产、家什服饰、社会与家族、岁时节日、人生礼仪、婚姻生育、信仰祭祀、文化教育、体育竞技、文化遗存、自然风光等十八个类别,含二百余篇文章、近千幅图片,真可谓“洋洋大观”,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在这块土地上走出了那么多的文化名人,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决不是偶然的。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源”与“流”的关系吧。
作为一名故乡的游子,读这样一部书,自然会很勾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我在家乡生活过二十年,书中所列的十八个部类的内容,几乎每一部类都有相当一部分是我所亲历、所接触过或耳闻目睹过的。“当时只道是寻常”,而一经民俗学家的整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次呈现出来,就觉得是那么的美,是那么值得回味:那历经沧桑或部分或整体保存下来的老街,令人遥想当年乡亲们在寻常巷陌和田园中起居的情景;那湖面上的渔船帆影,让人领受鱼米之乡的繁忙与富足;那定期与不定期且各地又有主售产品的集市以及那五行八作的店铺,使读者不难想见家乡人对待生活态度的朴实深挚;那一件件什物与食品,更把寝食于斯的温煦与亲切带上我的心头------这一切都在经受着时间的考验,不管它们是否还存在,现在,我 都在触摸和感受着它们那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风韵与魅力。
确实,这些物质或非物质遗产,经过时间的沉淀都非同一般,都当之无愧成了“文化”,而且是别具风味的、沉甸甸的文化,这样的乡土文化,让人心生爱意,让人觉得珍贵,或许这正是民俗学的意义所在吧。既然说是文化,那么就有它的系统性。本书把古往今来桐城人生活的方面分成18个部类,本身就是系统性的体现,就是一个部类的一篇篇文字,也都从时间的角度,介绍某一物的变迁及其分支情况。比如《逐渐改进的传统稻作》就是一篇桐城的耕作文化史,又如讲桐城民居及其他建筑的部分中有一篇较长的文字“格式多样的农村住宅”加上14幅图片,全面地介绍了桐城民居的特点,什么草屋、芭茅屋、瓦屋,什么一拖三、一拖五等屋型,自不必说,都是我所熟稔的,但忽然从中看到其中还列有“拍茅屋”,就觉得有点惊奇,这个名词我只在小时听说过,没想到竟然是桐城典型传统民居之一种。正是在这一部类,作者还介绍了有关维修房屋的活动,并特意拎出桐城当地特指这一活动的“专有名词”——“捡漏”(这也是沉睡在我的记忆深层已很久的一个词汇了,现在一经作者点醒,眼前便浮现出童年时所见到的情景),使我们知道这个词不仅是指当今玩古董的人在收藏活动中的一个词,还是桐城人日常生活中的词汇,也使我们对桐城人的民居建筑及其维修的了解更全面了。有些篇目,我就是不看作者的文字,我也能说出个一二,比如介绍农具的部分,什么犁、耙、耖、锄、锹、镐、刀、斧、锯等,我似乎离开它们还未远。但有些农具或农家物什,如果作者不介绍,我还真是茫无所知,比如,我小时候就知道身边的乡亲们抽的都是黄烟,但黄烟是怎么制作成的呢?我不知道。作者在这部书里就专门写了一篇《精致的黄烟榨》并附了实物图片,我这才知道黄烟的制造过程,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作者还有一段文字介绍了烟榨的结构、形状,读这样的文字,我就感觉我过去对家乡人的生产生活其实是一知半解。现在,借助这部书我是深入了一大步。
一个地方的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形成的风俗习惯多多少少是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所谓“五里一乡风,十里各不同”。问题是,一地的风俗在多大的程度和范围内与邻近的地区相异,又在哪些地方相近呢?我不是民俗学者,我说不出多少家乡桐城的风俗民情的特异之处;但是,通过这本书,我是能感受到一些了。我认为这首先可从物产上来说,因为每当我们提到某个地方,首先就会想到它出产些什么;那么桐城有什么特产呢?我过去说起故乡的物产,也可以提起三五样,什么“小花”茶、水芹菜,葛根粉之类的,同样,这次通过这部《图典》,掌握得就全面了:“青草香”大米、“春翠“茶、孔城米饺、排面…还有野茶油,琥珀糕(过去闻所未闻),尤其是家乡最为著名的特产“秋石”,我过去是只闻其名,现在不仅见到了实物图片,而且知道了它的做法,它的历史。而家乡的风俗主要体现在岁时节庆与待人接物上面。岁时节庆,家乡桐城自然与全中国各地大同小异,什么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祭祖,端午竞渡,中秋赏月……在中国传统民俗谱系中毫无二致,但有的似乎地方特色就比较浓些,如大年三十之夜(除夕),每个人家的每一房屋里的灯火都彻夜通明;还有正月初七(人日)的晚餐就很有风味,那就是家家都要“打胡椒汤吃”,什么是胡椒汤呢?配料不少于七样:莲子、桂元、红枣、豆腐、荸荠、青菜、山芋粉、胡椒等。为什么呢?《图典》里有说明:为了祈福禳灾;据说这一风俗传自南北朝时期,至今一千多年了,可见历史悠久。还是中国民协副主席刘铁梁先生在本书序中说得好,他说:“即使是地方民俗学者,对于地方民俗文化个性的发现与理解,也需要有比较的视野,需要对某些细节采用放大镜来看。民间文学作品是有异文的风俗文化也是有异文的---------因此,地方性的民俗志书写作尤为重视当地比较独特的民俗现象。”从以上列举的诸多事象我们可以看到,本书的作者是在这方面下了功夫的,此外,二斗五升斛的发现也是一个显例。二斗五升斛只是当时国家通用的斛容量的一半,这就非常独特,作者告诉我们:为了找到这样的斛,我们见人就问,不知费去多少心思才在一座快要坼的废角楼上见到了原物。由此可证这本《图典》正是作者通过多年努力进行田野调查所取得的成果。
桐城的民俗可谈的地方还很多。正如刘铁梁先生所说:“诸如生养教育、婚丧嫁娶、佳节喜庆、饮食服饰、文娱游戏、信仰祭礼等各种活动,都是具有极其丰富的地方特色。”我觉得这话并没有过誉。就以婚娶为例:旧时桐城人在订婚时讲究送“庚帖”,定亲后男方还要给女方“过礼”(这对于我也是一个久违的名词了),结婚时还有“退嫁神”一说,今天听来就十分新鲜了;至于新嫁娘要撑红伞,一个村庄同时娶亲的几家还有“新娘抢进门”的习俗,如果不是这本书告诉我们,恐怕也不为一般人所知……还有平时的待客之道——席规、拉饭等等,使我感觉到桐城人礼节之多。所谓“礼多人不怪”,礼多,只要不是繁文缛节,就的的确确可证是礼仪之邦。或许,如此重礼(同时又十分重视教育),才使家乡成为桐城派故乡。悠久深厚的民俗养育了桐城的历史文化,反过来,独领风骚的桐城历史文化在其故乡也深刻地影响着特具特色的地方民俗;二者的互相映发,才构成不同凡响的桐城人文与乡土景观。
翻读《桐城民俗风情图典》,总是让我有“卧游”家乡的感觉。我仿佛再一次徜徉在家乡的山水田园之间,看到那么多名人故居,怎能不让我追怀那如云烟般散去的历史;看到一个个劳动生息的场面,让我感到我仍是故乡的一分子,我正打着乡谈,与家乡人话家常、桑麻。因此,在这本书里,离乡多年的我找到了自己的根。当然,在桐城的民俗风情当中,也不是样样都值得赞美的;与各地一样,桐城(特别是旧时桐城),也存在许多陈规陋俗,如书中提到少数地方有形形色色的换亲现象,如旧时总有人家玩“冲喜”的把戏(即男方生病或男方父母生病,把未婚妻接来成婚),如信神鬼、信算病、信风水等等,有的虽已被时代所淘汰,有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移风易俗。
随时着时代推移,随着整个中国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地向前迈进,一些地方的民俗正在逐渐消亡,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作为历史的存在,我们——尤其是民俗文化工作者却有责任把它整理和记录下来,以作为发展的借鉴。这种所谓抢救性发掘的意义在今天显得越来越重大,紧迫感越来越强。正是在这一层面来讲,我们特别要感谢《桐城民俗风情图典》的几位作者,正是通过他们,我们才得以全面而深入地领略到一幅壮阔的桐城风俗画卷。
这四位作者是:叶濒、姚平怀、孙泉和叶子。这后三位作者我似乎是第一次听说,而第一作者叶濒我虽未谋面,却早闻大名。他数十年来,孜孜不倦地发掘、搜集、整理乡邦文献尤其是风俗、歌谣、传说故事,出版了一部又一部著作,历经艰辛却成绩斐然,真的令人敬佩和赞叹。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劳绩将永远被人们牢记!

                                                                             (作者李成为新华出版社高级编审)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

主题

221

回帖

305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0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3-8-23 22: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可以求得此书?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7

主题

526

回帖

1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78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3-8-24 11: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芬妮 发表于 2013-8-23 22:42
如何可以求得此书?

此书桐城市区广场老店、文庙售书处有卖。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5

主题

221

回帖

305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0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3-8-24 19: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沃野犁手 发表于 2013-8-24 11:23
此书桐城市区广场老店、文庙售书处有卖。

谢谢告知!!!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