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行香子 于 2013-8-14 07:09 编辑
古时候,风景迤逦的投子山下有位姓方的私塾先生,诗词联谜无一不精。他开了个学馆,以教书为生,鼎力传承桐城诗派。课堂上,方先生最喜欢教学生对课。 某年冬天,方先生到一学生家中走访。一进门,就看到那个学生正和家长一起在磨坊里磨面粉。 方先生触景生情,出一上联: 磨硬心直齿斜斜,吞粗吐细 说完后,便要他的学生对句。这个学生非常聪明,他想起父亲天天拿秤称面粉的情景,于是便有了下联: 秤横钩曲星郎朗,晓重知轻 方先生大拇指一翘,连声称赞:“对得好!对得妙!” 家访结束后,学生不畏严寒,恭恭敬敬地为先生送行。师生二人一路畅谈,不知不觉来到龙眠河边。天寒地冻,河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只见不远处有一只兵船朝城中缓缓驶来。船上的士兵边开船边用铁锤破冰。方先生又出一上联,叫学生应对,联曰: 龙眠河上,兵船兵开兵破冰,冰融兵去 学生一时无法应对,先生说:“不要急着对,慢慢思考吧!” 次年春,冰雪消融,学馆开学了。那学生在去学馆报到的途中,路过投子寺边的一家客栈,看到客人正在柜上交钱结账,顿时来了灵感。 一到学馆,他便找到方先生,对他说:“先生,去年冬天您出的那联我对出来了。” 先生说:“好啊!说来听听!” 学生娓娓道来: 投子寺边,客店客住客交钱,钱付客归 方先生心中大喜:此子将来必成大器!
桐乡人曰:名师出高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