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 今年回家和爸爸一起干工作,感觉真不错。 自从妈妈到南京去照顾大侄子之后,爸爸就一个人在家,很多时候挺无聊的。我也觉得爸爸有些变老了,毕竟就他一个人在家看家。我们都建议爸爸也到南京去,可是爸爸却总是说:“我得留在家里,等你成家了。我才到南京去。” 去年吧,我就建议爸爸开个茶叶店,让他做点小生意,这样一来不会太无聊,二来也算个事业。为我以后的茶叶生意探探路,爸爸马上把在家的活儿停下了。从找门面到装修开业总共花了一个半月。在电话里他跟我说:“儿子,爸爸对这个生意很有信心,争取国庆节开业,你们国庆节都回家,咱们一家人好好在小店里热闹热闹。” 去年9月29号,农历中秋节。我提前回家了,不是为小店的开业做准备,而是爸爸因过度疲劳骑车出了车祸,被送到医院。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爸爸出院后都在南京那边跟妈妈在一起,他多次跟我和哥哥提出要回家开店的事情。我甚至讲要把店面转出去,但爸爸终究坚持要回家干这个事情。理由是:“我非常喜欢接下来的事情,而且我有信心干好这个生意。以前你们小,我不得不通过干些纯苦力的事情来供你们读书,现在好了,你们都大了,我可以做点生意,我都五十几的人了,你们就让我好好的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吧。”我们熬不过爸爸,他在元旦之前还是把小店开张了。 看来爸爸是对的,由于他的热情和努力。小店的生意每个月都有增长,由于茶季到来,爸爸让我帮他去各地茶厂采购些茶叶回来。 由于以前听说有同事同学家在山区。我就想着跟他们联系下,到了山区有熟人,做什么都方便一些。 先到了桐城小花核心产区之一的桐城市唐湾镇蔡畈村。这是我一个高中同学的家乡。因为他们那个小村庄人不多,所以他们家有很多山头,而且山头有些都荒芜了,我就跟他们聊到承包山头种茶叶的事情。说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叔叔很上心。他对我的提议很感兴趣也很上心。后来我们真聊到实质性的合作这一块了。因为那个地方确实比较偏远,当地人都外出务工,叔叔56岁了,还要外出打工。 后来我们边看山头边聊天。他说他们那儿是片穷山恶水(其实我蛮喜欢那儿的)。我就劝他就在家里面安享晚年,毕竟孩子们都大了,他们都很优秀。在社会上也都能够立足。都在外面奔波了大半辈子了,再说了就在家种种茶叶应该也能有点收益。他却坚持要外出还干几年。他说现在还干得动,外出务工能多赚点钱。这样可以贴补点老大。我就问了,干嘛要贴补老大啊?他说:“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老大读书成绩没老小(我同学)好,就让老小读了书,老大就初中毕业。现在老大的待遇相对要差点,虽然老大没说什么,但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有点愧疚,就想着趁自己还干得动,为老大买房子凑点数。 后来到了天柱剑豪和天柱玄月的产地潜山县水吼镇。这边刚好有我一个同事家在这边,之前电话联系了同事的妈妈。周转了半天终于到了山上。阿姨带我们参观了她们那边的茶园,她说平时就在给大儿子带孩子,茶季来了就到山上来住上个把月,这样可以多赚点钱,为老小(我同事)成家买房子凑点钱。 最近回来看了一个段子,讲电视和电脑的区别是什么? 一开电脑:就觉得社会黑暗,官员腐败,恶势力横行,民不聊生,仿佛马上就要革命了;一开电视:就觉得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载歌载舞,天下太平,长治久安,一百年都不会出事。电脑是生活照,电视是婚纱照。(此段来自百度) 我也不断在想,就目前的房价。绝大多数的80后,甚至是70后,以及接下来的90后,在买房子这项所谓的投资上(其实根本算不上投资,充其量只能算负债开始),他们要买一套房子,都是要父辈,甚至是祖辈的支持才能买得起。父辈把我们养大已经很辛苦,为什么我们在没有能力的情况下还要去买房了才结婚。买车了才谈恋爱。而这些却要让父母帮着买单呢? 中国的父母,真的就天生要这般辛苦?还是我们要承认自己没有能力在这个社会立足? 我们的父母已经为我们付出的够多了,在此我对天下父母问个好,谢谢你们,你们太伟大了,太无私了。 同时呼吁天下儿女,父母在,不远行。常回家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