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
- 积分
- 27206
- 威望
- 966
- 桐币
- 5104
- 激情
- 17970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56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5-29

超级版主
 
- 积分
- 27206
 鲜花( 3)  鸡蛋( 0)
|
人民网安徽频道讯 融入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后,这两大历史性机遇振奋了桐城市上下加快发展的决心、提振了全市加快发展的信心。桐城市因地制宜,主动出击,高效对接。
“示范区”获批后,近一个月来,到桐城市主动来对接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福建等地的客商明显增多,如江苏江阴20万锭化纤纺织项目有意进入市经济开发区,浙江和江苏的12家企业组团到桐城市金神镇进行考察,福建厦门、泉州的服装企业主一行40多人到新渡等地商谈投资事宜,杭州一家生产汽车零配件企业已与桐城市达成初步投资意向(拟投资5000万元)等。“示范区”获批,促使这些外地客商深度解读政策文本,看重这里将成为下一轮加速发展的重点地区,可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更加良好的服务环境。
在产业对接上做好规划,有选择和甄别。吸引同类型或上下游相关联企业进驻桐城,吸引到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桐城市不让那些遭淘汰、落后、污染、高能耗的企业挤占有限的资源。在承接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上通盘考虑,各种园区有产业特色,相同、相近、相关联的企业尽可能相对集中,使园区综合配套能力最大化。主动出击,主动对接,到沿海发达地区寻找合适的产业、合适的对象。政府派专业人员驻点招商,市直部门组团招商,乡镇组建专职小分队常年招商,加大外出寻找力度。桐城市不断创新服务体制,优化服务环境。政府职能部门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在社会综合服务配套能力建设上,进一步加强包括劳动力保障体系建设、金融创新、物流业的便捷高效、信息产业的通畅等。(通讯员:彭旵生 赵国平)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创建时间:2010年4月06日8:42: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