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的读你,也便读懂了自己
第一次熟知这个世界已有一个你的存在,是在大学写作的第一节课上。那天,我仍清楚的记得,就是那天,我在教室的某个角落里远远的读你。那天,你身穿黑色休闲裤,上面配着一件黑白相间的细线衫,不英俊但大气的鼻子上架着一副斯文的眼镜,远远的读你,心中顿时对“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诗有了透彻顿悟,仿佛它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我如痴如醉的读着,沉浸在那幅美的意境中。 第一节课上,你用一口并不纯正的普通话对我们说,你将成为我们的大学写作老师。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已经讲完了大学写作的绪论,然后,你接着说,这节课你将继续为我们解读大学写作理论指。讲台下不由得唏嘘一片,因为这样的理论授课已经被我们这群饱受研读政史地之苦的孩子的文科孩子认定为老师索然无味的“自白”。就在我们准备无奈且无语地听完你这堂枯燥的“自白”的时候,你也开始了你的形象大改观。每讲到一个知识点时,你总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来论证你的观点,必要时,你还不惜诋毁自己,用自嘲来博得同学们的深刻理解。用牺牲自我来活跃课堂气氛,那一刻,我被你深深折服了。
一堂课下来,我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你们有没有做好做一名作家的准备?”从那一刻起直至今日,我仍在思索。我想,如果说我的言词是那破旧的花絮,那么将会因为你而变得繁花似锦,光彩夺目。依稀记得,曾几何时,我还是老师同学心目中不爱写作的“元谋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只有生活在远古时期的元谋人才不会写作,所以对于懒于笔耕的我来说,“元谋人”的称谓当之无愧。但是,当听到你的那句有没有做好做一个作家的准备的时候,我才读懂了自己。
是的,没有追求的人,就像羔羊,跌跌撞撞,没有方向;没有追求的人,又如没有方向的航船,吹什么风都不是顺风。于是,我远远的读你,在那个不足一百平米的教室里远远的读你。远远地读你,不是因为我们距离太远,而是因为老师你的思想高度是我所仰之而不能及的。
远远的读你,终于,我也读懂了自己:我的路,我坚持;不抛弃,不放弃。不求有结果,不求鲜花簇拥,甚至不求些许赞美之词,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做一个充盈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