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7466
- 积分
- 533
- 威望
- 40
- 桐币
- 301
- 激情
- 1543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34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2-11
荣誉会员
 
- 积分
- 533
 鲜花( 6)  鸡蛋( 0)
|
如画古村渚湖姜
池州渚湖姜村是一幅画。古树作笔,四季景色作颜料。
村庄有两棵古树,一棵是村口的黄连木,一棵是村中的银杏树。黄连木高大挺拔,有好几百年的历史,是村庄的向导。黄连命硬,关键时刻能挺得住。据说,大跃进时有人要锯它,拉了若干锯,苦于它材质坚硬,无效果,只得放弃,于是它逃过一劫。黄连木紧邻有一泉,龙眼泉,被誉为渚湖姜的趵突泉,正方形,水泡咕咕,冬暖夏凉,能灌溉百亩良田,传说喝了还能健体美容。泉水是渚湖姜人的生命之水,源远流长,渚湖姜人感恩,敬它若神明。每年舞龙灯演傩戏时,村人总先拜于泉口,再进到祠堂。
银杏树有1000多年历史,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庄的地标。树身两人合抱,树高三层楼。据介绍,荒唐年代,也有人把坏主意打到它身上,村民舍命相救,它才幸免于难。如今这两棵树都成为了宝贝。
远山背景作衬托。村子西南靠义湖山,东北连船峰山。义湖山,山腰处高峡平湖,寺庙居中,四周芦花飞荡,平湖西侧有古迹“金公避兵处。”明朝大臣金声起兵抗清,兵败退于义湖山。金声隐藏山中练兵,至今山中仍可见五十亩大的练兵场。山上还有大小菱角洞等风景名胜。村边也有一山,名曰宝山,小巧玲珑,似宝珠,据传藏有宝藏。宝山上有洞,洞是天洞、地洞与龙洞。三洞相通。远处的山宛若长龙,昂首搅尾而来,腾戏宝珠,情趣十足。
渚湖姜山环水绕,童溪河横穿村庄,溪水清澈,宛若丽人,水流叮咚,似在欢歌。画面动静结合,清新自然。
小河上方有六座桥,其中四座是明代的石桥,分别是翠宝桥、继翁桥、迎璋桥和怀亲桥。怀亲桥又叫女儿桥。传说明朝时期,渚湖姜村一女馨儿,自幼琴棋书画,因爱嫁给了邻村的穷秀才,夫婿进京赶考,痴情女子每天静立桥头守望,洪水泛滥,冲垮木桥,建石桥,馨儿化作千斤石楔,等候秀才归来。石桥下方披拂的青藤,就是馨儿伤心的泪帘,由此可见爱的忠贞。
被六座桥连接的合面街与古民居是渚湖姜画的主体部分。合面街宽六米,长两千米,街面花岗石铺砌,历经岁月踩踏,沧桑。古民居地处山里,留存不少,一律徽式建筑,黛瓦白墙。家家房前有园,屋后有竹。屋檐下绘有彩画,无论喜鹊登梅,八仙过海,还是农耕图画,都一律古朴、欢快,是笔遗产。
这些徽式建筑人家,堂屋都有一扇硕大屏风,上贴喜庆年画。屏风后有天井,通透敞亮,雨水滴落,如入宝盆。堂屋与侧屋隔墙一律板材,住着冬暖夏凉。晴日,庄户人忙于田间农作,阴雨天搓麻,编篾,悠闲。
渚湖姜村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老街与家园,典型的田园布局。三月里村外油菜花开,村内桃花开,清明时节雨,渚湖姜罩上了一层纱,成了世人眼中的桃花源。渚湖姜村不大,列为贵池“李、姜、杜、章”四大姓氏之一,在于它历史悠久与文化深厚。姜氏乃炎帝后裔,姜太公姜子牙乃家族始祖。相传姜子牙坐于船风山头,一网撒三湖,形成了渚湖、侧湖与义湖,渚湖村名由此而来。渚湖姜春姹紫千红,夏绿树浓荫,秋枫林彩翠,冬银装素裹。姜氏太祖均道公眼亮,看中了这里宜居的环境,美好的生态,才于洪武二年迁居至此。
渚湖姜画中有民歌学校,画魂是民俗——傩戏、民歌、十番锣鼓……。渚湖姜村民人人是学员,个个会唱歌。一代歌手姜秀珍把民歌唱到了北京城,被称为“安徽的刘三姐”,二代歌手姜梦玉把民歌唱到了世界殿堂。“一朵梅花向阳开,三瓣正来两瓣歪,要正你就正下去,要歪你就歪过来,你不正来也不歪,叫我小娘子怎安排?”“妹在河里头洗菜薹,郎在上面撑竹排,一篙子攮下来,哎子哟,一篙子攮下来……”民歌自然质朴,宛若天籁,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
画中留白的是宗祠,一块空场地,曾经气势恢宏;贞节牌坊,原矗立于村水口东侧,文革时期就地拆开分放,今存学校;村东不远,有渚湖姜一世祖及诸公墓群……
桃花是渚湖姜村这幅民俗画的点睛之笔。春三月,满村满园都是桃花,童溪河旁的桃花尤艳。被染红了的童溪水,有如浣衣洗纱的村妇——娇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