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07
- 积分
- 3020
- 威望
- 29
- 桐币
- 152
- 激情
- 14042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85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0-7

桐网举人

- 积分
- 3020
 鲜花( 2)  鸡蛋( 0)
|
桐城 我的广场丢了
十八大闭幕后的第一个周末,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桐城。一进入城区我竟然怔住了,那个伴随我成长的市民广场没有了,整个广场变成了一座农家大院,广场上栽满了光脱脱的大树,一种失落感由然而生!阵阵寒意从心中溢出。
这一定是走错地方了。身在家中我仿佛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晒太阳的地方没有了-----”直到年近八十的老母亲抱怨的告诉我,我才真正体会到确实回到家了,沉寂中感到了强烈的震撼。我静静地伫立街头,看着十几位白发老人围坐在胜利街口,借着从高楼缝隙处折射下来的阳光取暖,显得是那么苍凉与悲伤。
宁舍9个亿,去租房办公。这是2010年市委、市政府投入巨资建设桐城文化博物园,开发相关文化旅游资源,发扬光大桐城派文化的一项举措。据说,建成后的文化博物园,既是桐城文化的展示中心,又是桐城派文化的研究中心、广大市民的休闲中心,还是青少年学生接受儒家文化教育、传统艺术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心。这似乎是一项惠民工程。领导者的决心和着力打造“活力文都休闲天堂”的目标。应该没有错。
废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就拥有的市民广场,据说是按照清康熙年间的城市布局定位。但广场是老百姓常住久安的聚集地,我不知道清康熙年间的城市布局是如何定位的,可我知道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市民对广场的依恋不可磨灭。
八十六岁的韩奶奶一辈子生活在广场边上,唠叨着:出门就是车,哪敢走出门口一步。声音是那么的低沉,反复回旋。既然建成后的文化博物园将成为广大市民的休闲中心,人们不禁要问:休闲场地在哪?满地的树林,四周流动的汽车带着尾气排放的噪声不绝于耳,人们生命受到威胁!健康受到损害!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任何一级的党委、政府都要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不知道家乡的领导是如何领悟这句话的内涵?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没有了!你的政绩又在哪里?
在没有目的走动中,我用一种阔大的心灵的空间,极力的寻找能够说服老人们哀怨的词语,但最终我
说不服不了自己。
寒风吹拂着,黄昏又一次笼罩着广场,汽车在不停地跑来跑去,树木在汽车灯光中显得多么的无助和孤独。毫无品味。
广场已变成了农家庄园,我哪充满童年欢乐,少年梦想的广场丢了!
———转摘自《天涯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