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03|回复: 0

[谱牒研究] 何氏源流与世系(一)

[复制链接]

330

主题

6595

回帖

1万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老人家

积分
11217

自我鼓励激情之星我是老兵

QQ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3-1-24 16: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谈庐江何氏源流与世系
                        
   菊明
http://www.sjhs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42&extra=&page=1

     有关庐江何氏始祖与源流,我个人的看法在发表《何氏世系与成姓之谜》之后,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将近期的几篇小短文进行了修改并集中于此,与族人共同探讨。
     一、从何瑊墓说起
     我并不否认庐江县何瑊墓的地位,只是看过那篇寻墓的材料,感觉考证并不严密。两千多年了,哪那么容易找到始祖墓?所以想从其它角度进行探究。考虑到庐江何氏是韩王室后人,并且在四世以后就出现了几位不小的官员,在汉代可能兴修有一定规模的祭祀性建筑,如果借助考古手段是可以最终确认的。另外,周朝到汉代的大家族都是讲究族葬的,何允谱上记载始祖墓在陕西扶风是不能排除的。现在确认庐江县何瑊是庐江何氏的共同始祖,如果哪一天考证出何氏始祖墓在陕西扶风,岂不是闹出了天大的笑话?现在有些人只认始祖在庐江县,是因为庐江郡名字的认同感在起作用,混淆了庐江郡与庐江县的概念,还有庐江县政府招商引资的积极推动。在现阶段,以庐江县为祖居地更多的只是象征意义。对于潜山何桢支系的族人,如果把三祖寺、报恩观(天柱山风景区,分属安徽潜山县、岳西县)作为祭祖之地,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对于始祖,我的看法是:(1)如果是韩国灭亡后逃到江淮的,就有可能居住偏僻山区或闾里。如果因河改姓,始居地就应该靠近大河;(2)如果说何瑊谱真实可信,那何允谱(指《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以下简称“大同谱”)还是民国十年经过全国十一省何氏代表共同认可的,包括一百五十多股,前几世的内容也非常详细,因此何允谱、何庶谱是不容忽视的;(3)何瑊不可能是庐江何氏的共同始祖,因为在何瑊谱的前五世中找不到何修等人的任何记载(何修的活跃年代是西汉“诛吕”以后,“七王之乱”之前,跟何瑊谱第三代相近)。何修是何允谱第五世,之后的世系载于东汉史书《东观汉记》,包括后来的何比干、何敞。如果再加上其后人何桢一支,他们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文化方面达到了巅峰,造就了庐江何氏几百年的辉煌,其后代遍及安徽、河南、陕西、山东、成都与四川、江浙、福建、江西、两湖两广、贵州等广大地区。所以,即使确认何瑊墓在现在的庐江县,也不是大部分庐江何氏的始祖墓。如果现在各种媒体都只宣传何瑊为始祖,可能会掩盖两千多年的真实历史,误导何姓后人。
     我对何允为始祖并不能确定,但认同何氏始祖是韩国灭亡后逃到安徽的韩王室重要人物,有关何氏谱的汉~唐序文总有一些是正确的,只能运用时间与史籍这两把“标尺”去寻找合乎逻辑的初步结论了。至于有的谱以何庶为始祖(可以初步确定何庶即何修),只是因为始祖难以考证,只能取史书上最早出现的庐江何氏——何修为始祖了,这也反映了该支何氏后人修谱的严谨态度。但是,按照现族谱所载的时间,何修肯定不是韩非子的儿子,也不太可能是韩改何的第一人。
       近来有人指出何瑊谱是清代编造的,因为明代时的广东南雄、东莞何氏谱都没有涉及始祖问题。现在所见何瑊谱的原始版本是番禺《何氏族谱》(或称何氏敬蓝祖母宗支谱),不知何人修撰,为清嘉庆二年抄本。该谱载有“何氏水本源记”,与现在所见的何瑊谱序相似,但没有明确的早期世系。我个人看,现阶段否认何瑊世系的依据还不充分:从何瑊谱世系的历史名人与潜山谱基本不重复这一点来看,前者即使是编造的,其编造水平也是很高的。不过,如果存在这种长达两千多年的古谱,又找不到很多的旁系族谱,实在是不可思议。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是,对于始祖考证,只能找汉~唐之间的资料。汉~唐时期官员要上报谱籍,如果何氏始祖能弄清楚,那时就应该考证清楚了。宋代以后私修族谱,错接很多,宋以后的一些始祖说法已不太可靠了。
     二、观贵州遵义谱有感
     此谱序与《安徽省宿松县何姓受姓源流考》一致,前十七代与大同谱、瑞昌谱等族谱基本一致。如果将谱中何庶看作何修,则之后世系与《东观汉记》完全一致,何考物至何全皋与史书及唐代何弘敬墓志铭完全一致。这不是贵州或哪一地修谱者能够独自“修订”出来的内容,该谱前面的世系极有可能是唐代谱。谱中将韩王安次子“允”的名字记作“亮”,而何瑊谱中第三世也是“亮”,是否两谱相互交叉影响的结果?此谱中何瑊、何庶兄弟自扶风迁庐江(应该是指庐江郡,而且极有可能是指安徽宿松县,此宿松汉代称松滋,与何瑊谱多处记载相符)。
     如果是这样,则此谱与何瑊谱、《安徽省宿松县何姓受姓源流考》都有关。但现在还不知道这篇“受姓源流考”出自何时,最早记载的是哪个谱?我手上的资料表明兴宁何氏谱上有记载。如果它是真实的,倒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大同谱与瑞昌谱记载:西汉初年何允谱第四世何信“因诛吕有功,向汉文帝上书,帝嘉之。复上书得姓之由,帝嗟叹良久,封为车骑都尉,之后又封河东太守”。初时改姓可能比较隐秘,并未向外示人,贵州谱记载何信(字亚仲)还有十年恢复韩姓。这样,庐江何氏正式改姓就发生在诛杀异姓王与吕后党羽之后。后来修谱时大部分追认韩王安次子何允为受姓始祖,而有的地方以史书最早记载的何修(何庶)为始祖,还有的地方以何瑊为始祖。至于现存族谱出现的诸多矛盾,可以看作是讹传或串混所致。比如:古时“成”通“咸”,而瑊音同咸。《客家何氏源流》记载安徽阜阳的何刺之弟何庶生何成,是否也是因为何骘与何刺音近所致?这样就只有个别人物的错代与音同字不同的问题。
     只有这样看待,大同谱、瑞昌谱、贵州谱、晋陵谱、何瑊谱等影响较大的何氏族谱,与《安徽省宿松县何姓受姓源流考》的差异才是最少的。当然这只是猜想,真实情况还得等待新的史料与考古发现才能确定,现在还不能排除《安徽省宿松县何姓受姓源流考》是协调诸谱始祖矛盾的产物。但是,何姓始于田正官的族谱记载,现在可以肯定是将“姬—韩—何”氏的共同始祖“后稷”错当成了何氏受姓始祖。从目前的资料看,大同谱与瑞昌谱相对来说最完整,并且与史籍符合的最好,但也不能肯定是唐代谱或更早传下来的族谱。要解决各地何氏族谱的混乱与矛盾,有必要重点研究西汉何成任胶东相这一段历史,它将有助于解决始祖纷争以及何桢与何敞的关系。

     自古以来视族谱为神圣之物,只有合谱时存在错接或修谱间隔较长导致有些内容不准确以外,极少见到编造若干世系的现象,除非外族、外姓因避祸而改何姓并伪造部分族谱内容。部分族谱虽然存在冒认名人之后的现象,但自身世系并不会乱编。即使是西域人冒认何氏,也是很认真地找到与之有渊源的何氏族谱再接入的。当然,还存在伪托名人编写谱序的现象,但有关源流的内容仍有世代相传的成分,即使有错误,大部分也是由于讹传或串混造成的。
       对于庐江何氏的始祖问题,如果要改变民国十国的《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的结论,在没有新的证据之前只有等待韩王室晚期成员的有关考古发现,等待网上出现足够多的古谱,特别是偏远山区或在某地居住有千年以上的何氏族谱在网上出现(如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瑞昌谱、淳安谱、晋陵谱、清源谱、遵义谱)。毕竟现在的国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了,人们对族谱也不再视为神秘之物,再加上发达的网络技术,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找到齐全的史料,各地何氏交流也很方便,因此现代人研究何氏源流要比古代具有更多的优势。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利用考古资料或对多部古谱的比较与综合分析,纷乱的何氏源流是可以梳理清楚的。
     三、淮阴侯韩信不是何信
     有些何允谱把第四世记为淮阴侯韩信(包括我老家的谱),这样他就是韩王安的玄孙。以前我也一直认为存在这种可能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我认为可以排除了。
     首先,淮阴侯韩信约生于公元前231年,即秦灭韩的前一年,韩王安在这个年龄会有玄孙吗?从年龄上看,韩信排在何允谱的第四世也是不太可能的。
     其次,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其祖父与父亲在韩国五位国君手下为相,他对秦灭韩的仇恨以及对韩国复国的期望,不亚于韩国的任何一个人。秦末、汉初先后有韩成、韩信(韩王信,与淮阴侯韩信同名)封为韩王,都得力于张良的寻找与举荐。如果淮阴侯韩信是韩王安的直系后人,在韩成被杀(汉王元年,即公元前206年)之后,张良为什么不直接保荐韩信(淮阴侯)为韩王?从韩信初到刘邦手下当一个小官还差点被杀也可以看出来,韩信没有找张良这个“关系”。另外,《史记》中明确记载了韩成与韩王信分别是“韩诸公子”、“韩襄王孽孙”。如果淮阴侯韩信是韩王安的玄孙,也应该有所记载。
     从《史记》还可以看出,张良开始时忠心竭力辅助韩成(公元前208、前206年先后封韩王,之后被项羽所杀),而韩王信于公元前205年封韩王,却根本没有张良辅助韩王信的记载。由此可见,韩成在张良眼中的地位比韩王信要高。韩王信是“韩襄王孽孙”,因此何允谱上记载韩成是韩王安之子是有可能的(何允谱中记载:韩王安长子成、次子允;第四世何信,字亚仲)。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韩成被杀之后,楚汉争天下的形势已明,张良放弃了韩国复国。
     何允谱第四世,除了部分记载为淮阴侯韩信,其他的都是亚仲公何信。《安徽宿松何姓受姓源流考》记作亚仲公韩信,生两子(瑊、庶)改韩为何,但很多专家认为这个结论并不太可能,因为在汉文帝时期韩改何太晚!。贵州谱上记载亚仲公有十年时间恢复韩姓,何信的生活年代比韩王信、淮阴侯韩信略晚,但三人年龄相差不大,两韩信被杀五年后何信举孝廉,因而何信的出生要晚一些。虽然同一时代有三个韩信(亚仲公何信只有十年恢复韩姓),导致部分何氏谱在此处出现错乱,但全国大部分何允谱中第四世都记作何信,以亚仲公为第四世是比较可信的。我的看法是:淮阴侯韩信不是韩王安的玄孙,但极可能是韩国某一武将或贵族的后人。因为他明显受过很好的军事教育。
     非常有意思的是,人们历来都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惟楚有材”,但“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却有两位是韩国后人。试想,如果不是张良、淮阴侯韩信、韩王韩信这些韩国故人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刘邦能够建立大汉王朝吗?
     四、何武与何桢世系仍存疑
     何氏源流研究除了始祖问题以外,再就是何桢之前的世系与何武世系 ,这是两处未找到史料确认的重要节点。
     据《汉书》等史书记载,何寿是何比干之子,何寿任蜀郡太守时,何武兄弟五人均为郡吏。何武担任过扬州刺史(管辖范围包含庐江郡)等职务,最后官至大司空。但《东观汉记》与《华阳国志》记载何显是何寿之子,是何武之弟,但《汉书》仅说何武与何寿是“同姓”。何寿是何比干之子无疑,何修之后世代为官,应该形成了一个分布多地的大家族,何武与何显是嫡亲兄弟还是堂兄弟,没有明确记载,《汉书》还记载何寿侄子任庐江长史(根据族谱应该是指何嘉)。现在最多只能确认西汉末期的何武五兄弟包括何霸、何武、何显,而何攀与何逢是东汉末期的五兄弟,有些族谱与方志把他们弄混了。我还看过一些资料,在何寿至蜀郡任太守之前,庐江人文翁就担任蜀郡太守并大兴教育,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何武与何寿的具体关系,以及何武一家迁至蜀郡郫县的原因,都是有待考证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它存在如下几种可能:(1)何武全家追随同乡文翁迁入蜀郡,何武兄弟在文翁学堂读书,之后兄弟五人均为郡吏;(2)何修的后人是一个大家庭,仅何比干就生九子,大同谱记载何比干有三子迁蜀郡,“何武兄弟五人”不知是否堂兄弟;(3)如瑞昌新修谱、重庆涪陵谱所载,何武之弟何显过继给何寿为子。另外,东晋时的《华阳国志》记载了何武之后的不少何氏,还有与何武同时代的平舆人何并,如果他们不是同一个家族的,则何氏就有可能不止发源于一两个人了。唐代贞观年间所修的《隋书》只收藏了《何氏家传》、《何颙使君家传》、《何妥家传》,其中的何颙世系目前并不清楚。
     何寿到蜀地任职是否跟文翁有关?值得研究。我们在搜集何武信息的同时,应该同时关注何修的其他子孙,是否早居郫县。目前史书所载的何英—何熙至何曾世系,只知与何显是近支,不知是何显还是何武后人。《华阳国志》记载,何攀是何显的后代,攀父包(字休扬),弟逢,兄之子夔。由此可知,何攀与何熙、何曾是一支何氏,都是何修的后人。《三国志.魏书》记载,东汉末年“(袁)术与桥蕤俱攻围蕲阳,蕲阳为太祖固守。术以夔彼郡人,欲胁令说蕲阳。”于是,何夔遁匿潜山。蕲阳在今安徽宿县或宿州市。这是史书上发现何修后人首次到潜山,是否此时已有何夔族人在潜山居住?
     何桢是《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第一股——潜山支系的落居祖。从《魏书》“庐江何氏家传”、《晋中兴书》“庐江何录”可知,何桢与何比干均为庐江何氏。非正史《晋诸公别传》记载:何桢是遗腹子,由舅舅养大,十余岁时即扬名淮、泗,明显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何桢之后十多世的史料很全,简直可以说“族谱写在史书”上!何桢死后陪葬晋武帝司马炎于河南偃师,其后代多葬于天柱山的报恩观等地。可惜的是,以何桢生前的地位与后世的显赫,魏、晋的正史书都没有为其立传,这不仅让很多史学家不解、不平,也导致了今天的庐江何氏世系的考证困难。只有上述别传记载有何桢父亲是何他,目前只发现浙江淳安谱中出现过“何他”的名字,然而这一记载与现在的《大同谱》不一致。两谱从何允到何比干的世系相同(允—隆—骘—信—修—成—果—比干),如果何桢之前的世系有变,必将改写众多潜山何氏后人的族谱。
     大同谱的世系是:何比干—何寿—何显—何鄢—何宠—何敞…何豹—何休…何昌…何桢,其中何比干至何敞与东汉史书《东观汉记》完全一致,何豹与何休的关系也可由史书确认,但何敞与何豹的关系未见于史书。从《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所载“何宠(济南千乘都尉)—何敞(任济南太傅,葬扶风)—何豹(自扶风迁山东济宁)—何休(住济宁任城樊邑,今何岗村有墓)—何昌(隐居,葬济宁任城)—何桢(由任城迁潜山)”的任职与居住地看,这个世系的可信度是比较高的。但是,从时间上看何休与何桢之间明显存在缺代,有谱记载何休与何昌之间有何仪。他是东汉晚期的黄巾军将领何仪吗?此何仪是颖川人,与曹操部下战败而降。
     浙江淳安何氏谱记载:何比干…何欣…何嘉…何景…何宠—何敞…何伟…何韶…何斌…何他、何滕。何比干至何宠不同于《东观汉记》,但出现了《晋诸公别传》所载的何桢之父何他,并且比现在的大同谱晚了一代。淳安的始迁祖是东汉末年的何滕(或记为腾),与何他是兄弟。何滕“以武功拜亲军司马、抚夷校尉,迁武陵(湖南常德)太守。因中原多故,乃举家自庐陵(江西吉安)渡江至杭州于潜县受记乡牧亭村,诏封牧亭侯”,《永乐大典》所收的【杭州府志】上载有封侯之事。何滕是庐江长史何嘉的后代,而何允谱中何嘉与何武同辈。何滕后人分布于杭州、富阳、临安、桐庐、浦江、兰溪市等部分村镇,其谱据说是南宋朝皇帝下旨修的谱,称为“龙凤谱”,以前是秘不示人的。这个谱有一篇记载何允改姓过程的“何氏家传”,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个谱形成的不算早,但何桢之父的记载与《晋诸公别传》的关系有待探讨。值得一提的是,杭州于潜县历史上曾经属于庐江郡。
     五、秦末之前有何姓吗
     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关于“何”字的写法,是像人肩扛戈的形状,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何”字也屡屡出现在读者面前。仅《论语》、《孟子》、《庄子》、《墨子》、《老子》四部先秦诸子著作中,“何”字就出现过数十次,但没有一次、没有一个义项与姓氏有关。
     何姓源于韩姓的最早史籍记载出于东汉。唐朝林宝的《元和姓纂》,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以及《广韵》、《氏族大全》、《古今姓氏书辩证》,明代的《万姓通谙》、《氏族博考》、《姓(角崔凹)》,直至近人岑仲勉、孙望的《元和姓纂》四校记,无不记载“何氏为韩氏”,何韩为一家。
       司马迁的《史记·韩世家》,第一句话即是“韩之先与周同姓”;东汉赵岐《三辅决录》中记载了何比干获赐符策的故事:老妪跪谓比干曰"君先出自后稷,尧至晋有阴德”。其中的后稷为周王室先祖,为姬姓;东晋与南朝的名士徐广引东汉应劭《氏姓注》云:以何姓为韩后。此句见《史记·周本纪第四》[集解];唐朝文豪韩俞《送何坚序》云:何与韩同姓为近;唐代姓氏名著《元和姓纂》记载“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江淮间,音以韩为何,遂为何氏”;上世纪考古发现的唐朝宰相何弘敬墓志铭,有关何姓起源的记载与《元和姓纂》如出一辙。这些古籍与考古资料,均十分一致地肯定了“姬—韩—何”的何姓源流。
     最早记载秦末之前有何姓的是宋代《路史》。该书记载:胡、有、何均出自归姓,远古时有“妫、姒”等姓氏,舜时有何侯。但此书属于杂史或野史,很多内容取材于道教书籍与神话故事,比如何侯全族集体升天(如此何来后人?),显然不能作为姓氏考证的直接依据。打个比方:现代某作家写了一本商代人物演义,其中有何某某,这能作为商代就有何姓的证据吗?
     目前网上还流传有一些秦末之前的何姓例证:
     1. 《春秋左传》中的“鲁公何邈”、“仲孙何忌”,很多人据此认为早就有何姓,均是常识性错误。前者是春秋时鲁国季孙家族的成员,自然不是姓何。仲孙无忌即孟懿子,明显是复姓仲孙。此外还有“何篑”我没查到此人,可能与下文“何尊”相似,或者类似于“功亏一篑”。倒是汉碑中出现过何馈所作的“孔子画像石”。
     2. 西域何国的何姓是昭武九姓之一,出在隋唐时期,比韩何晚。
     3. 归姓是古姓,有记载部分改为荷丘氏或何丘氏,是否其中有秦末之前改为何姓的,未见记载。
     4. 东汉王符撰《潜夫论·志氏姓》记载有“归姓胡洧何”(或记为归姓胡有何)。《路史》的记载与此相似,但文字表述均是语焉不详,后者解读为“归姓分化出胡、有、何等姓”。非常奇怪的是,如果东汉时就存在归姓改何姓,那现在为什么没有发现这种族谱记载呢?一个偶然的灵动,让我破解了这一千古疑案。它只是历代文人对古籍断句与不清晰文字判读的一个错误 !
     5. 《山海经》记载有“阿女缘妇”,有人将其改为“何女”,作为远古有何姓的证据,当然是错误的。
     6. 西周早期的文物“何尊”铭文记载有周王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此处的小子“何”是名而不是姓。例证如下:《潜夫论·志氏姓》有“邾颜子之支,别为小邾”一句,注曰“庄五年《左传疏》引杜世族谱云:小邾,邾侠之后也。夷父颜有功于周,其子友别封为附庸,居郳”。又引《世本注》云“邾颜别封小子肥于郳,为小邾子。是友有二名也”。与“何尊”同类的还有何觯、何壶等。
  虽然不能排除秦末之前已有何姓的可能性,但对于庐江何氏的研究者,没必要把精力纠缠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目前还没有证据与能力改变庐江何氏的“姬韩何”姓源观点。 
     六、“姒何”之争可休矣    
     近些年来,出现了庐江何氏源自姒改何的新说法,那份从大禹到现代并包含有庐江何氏的完整何氏家谱,令人神往也令人生疑,由此产生了庐江何氏的姓源之争,即“姒何"之争。根据该谱原序,以某入川者为一世祖(元末明初),第五世创谱,到第八世时据称已发展有二三十支。在第五至九世,共进行了不少于7次的修谱,最少有5人作序。自第七世起,先后迁至川南彭水县、贵州思南,明朝正式灭亡的前三年回到现居地。值得注意的是,该谱明代以前的所有世系,仅仅来源于1644—1654年期间所得到的何奉先(自齐安迁黔)族谱。
     历经不足十世,却在明朝永历元年(1573年,明朝完成灭僰)前后几代内频繁修谱、迁徙,明代以前的族谱又无旁证(指“韩何身子姒何头”,所谓的明代齐安何奉先谱也没有在其它地方出现),汉~唐时期的人物资料与史书有太多的不符之处。却有人相信,它可以颠覆史证明确、流传了两千年的庐江何氏姓源。通过搜查资料与探究,我已初步确定了该支何氏明代若干人物的原居地与族别,已有足够的资料可以证明此份族谱是不真实的,它是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而在明代晚期编造的,自清代以来已纳入了一些其它何姓世系。不过,它应该保存有庐江何氏谱的部分真实信息。

       对我来说,姒何困扰问题已解决,故撤除此节原来的探讨性内容,也不想现在公布详细的研究资料。如果有机会与时间,希望找到有关合作者进行科研立项,共同还原这段历史。这里只想作几点说明:(1)庐江何氏姓源问题如果在汉代就错了,那是很难弄清楚的,可明朝中晚期的问题就容易多了,是完全可以判定的;(2)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导致很多土司与少数民族大户伪造族谱。还有明朝万历元年及之前的“灭僰”事件,导致僰人隐姓埋名伪造族谱,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典型的例证是,云南大理喜洲白族何氏将本族接入庐江何氏世系,但这是值得同情与理解的行为;(3)我还没有发现姒姓直接改何姓的实证,大禹后裔东楼公的其他支系均无姒改何记载,明末之前不存在姒改何记载的族谱均与“姒何”无关。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