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8855
- 积分
- 6497
- 威望
- 152
- 桐币
- 884
- 激情
- 1311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36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1-23
荣誉会员
 
- 积分
- 6497
 鲜花( 49)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远航小诗 于 2013-1-13 18:17 编辑
捐 款
文/远航小诗
学生的每一次捐款,都使我想起一些人,一些事。
这学期学校组织学生为青草镇一位小学代课教师捐款,这位老师不幸得了癌症,无力支付医疗费用。学生家长知道后,有的把捐款的钱亲自送来交给老师,有的让孩子交给老师,一个一年级小学生叫张玉,父母让他交捐款的钱,他留下一点钱买零食吃了,他母亲知道后,重新捐了款,并狠狠地批评自己的孩子,让其承认错误。学生家长捐款无论数目多少,都是一份爱心,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的种子。
有一位孩子的奶奶跟我谈起捐款,她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是化缘的和尚、尼姑以及乞讨的,我一概不理。因为那不是真的,骗人的,而这位老师真的遇到了难处,我们凭良心,该捐一点,一人不多,十人不少。”她还说起一个商场老板娘(外地人),生意兴隆,可她每年都要外出几个月乞讨,我们家乡人在一座城市看过她乞讨,她们出门是有一套班子的。我很诧异!看来乞讨也是生财之道。我们家乡人即使遇上灾年也不会乞讨,总认为那样会有损形象。
我们办公室里的同事也谈论捐款之事,提供了许多实例,幼儿园李园长曾经是新渡镇板桥小学校长,当年筹资建校,他带头捐款4000元,并为家境困难的学生缴学费;汪改荣老师的老公、汪利云老师的哥哥,富了不忘家乡,为新渡云水村捐款数千元修路。
有一天中午,我和幼儿园华老师谈起捐款之事,华老师说起他们家及其亲戚朋友在前年捐款为村民组五保老人建房。还说起她儿子捐款的事,2008年,华老师的儿子大学毕业了,在北京应聘工作,参加考试。一个星期后,他打电话给应聘单位人事科询问是否录取,人事科的那位同志说:“你录用了,你就是那个募捐的青年吧!”他怕搞错了,让人事科的同志再查查,因为捐款还有其他人呀!那位同志说:“不会错,那次只有你一个人捐款了。”原来,那次应聘考场外面就放着捐款箱,向四川灾区人民捐款,他仅有50元钱,只留下10元车费钱,40元放进了捐款箱(当时,他住在北京大伯家)。应聘单位当天晚上就把这一信息上了单位的网站,而且优先录用了他。华老师还说起她儿子成长的小故事,孩子从小有爱心,小时候把父母给的压岁钱捐给隔壁五保老人,还说要把老人接回家过年,不过他奶奶不同意,说那个老人咳嗽,怕传染,他就让妈妈把年夜饭送过去,看着老人吃。参加工作后,他每年回家都要看望那个老人,捐钱捐物。
与家乡人坐在一起,每每谈起那些认识的抑或不认识的家乡人,为建校、建桥、修路、以及寒门学子捐款之事,真的好感动!
呵呵!捐款的事多着呢!能装一火车。咳!只能写到这儿了。
人生在世嘛,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平凡也好,伟大也罢!但愿人人都能拥有这样的心境!有时候,帮助了别人,也许会更加快乐和幸福了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