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9152
- 积分
- 9985
- 威望
- 51
- 桐币
- 740
- 激情
- 14847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476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7-31

桐网贡士
 
- 积分
- 9985
 鲜花( 72)  鸡蛋( 5)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1 15: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看客,鄙人聒噪了!下面我来说说这六个人的名单是怎么出炉的!
敬爱的组织部部长朱部长经常说,挑选优秀的合格的领导干部,要采用“鲶鱼效应”,引进竞争机制,充分激发个人潜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
这六个人,这六条鲶鱼,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这次组织部安排的全市科级及副科级干部海选中,一不小心脱颖而出,极大地激活了全市干部队伍,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官僚带来竞争压力,这样看来采用积分制,的确是个很英明的决策。
其实这六个人的入选也是让那些组织部和人事局的头头们费了一番心事。
这边待选干部们蜂拥而动,像群蜂采蜜一样四处乱舞。一刹时,小小城市一下子热闹非凡,酒肆茶楼是人头攒动高朋满座,相关部门是车水马龙高谈阔论。拿本市的话来讲,是“蛇有蛇路,鳖有鳖踪”,无不尽其之所有。
只是,那些组织部的干部们没想到,他们的英明决策,竟然带动了本市人民的消费,拉动了内需,提高了GDP,确实是既抓了芝麻,又抱了西瓜,一箭双雕啊!
那边组织部的干部们也没闲着,一个个精神高度集中,紧张而严格地筛选着。
这么多的备选干部哪个没有三把刷子?哪个不是上台能说,提笔能写,谋事能成,成之有效的主?组织部让党的光辉到底照到哪些人身上呢?这个问题让组织部的干部们很为难,但最终还是被他们给轻轻化解了。
下面问一个有点不相干的问题:康熙帝为什么将皇位传给雍正?
答案有很多种,有的答案竟然是张廷玉矫诏帮助其篡夺皇位,这种答案是野史,没有一点理由说明我们。
还有一个答案是:康熙的几个儿子都很优秀,所以在他不知道应该把皇位传给谁的时候,他就用了观圣孙的方法,看看他的孙子中哪个适合当皇帝,最终他选择了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所以他把皇位传给了雍正。
这个答案虽没有官方的认可,但很有说服力。
当然我在这里说的意思,并不是说那些组织部的干部会去考察备选干部们的子女,但这个方法会被他们所借鉴。
现在,这些备选的干部就好似康熙帝的那些皇子,个个都很优秀,怎么选?选哪几个?
选人就看他后面靠山啊,朱部长的经验告诉参加考核打分的组织部干部,这种方法绝对行之有效。
朱部长还告诉大家,干部的选用还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这就像一个人使惯了斧头,你拿把刀给他砍树,他能砍得好吗?这样不但会干不好事情,反而会造成干部之间的摩擦,会影响大家的革命积极性。
选择了合适的干部,会得到上级领导的积极支持,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这样说来,选领导要看靠山似乎就很有道理了。
这六个人就是很有靠山的人物,曹跃民、张盛和夏天我就不再赘述了。
规划局的副局长彭家龙的舅舅是省国土厅副厅长,当年彭家龙的舅舅,为了能将自己这个外甥调到市国土局搞局长,也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如果不是因为避嫌的缘故,他恨不得将彭家龙调到自己单位。
梁一虎原来是从国土局调到交通局的,不过那时的国土局还是个清水衙门,怪只怪当年瞎了眼睛,如果当初不离开,估计这个局长的位子应该非他莫属了。现在国土局热了,火了,现成的位子等着人去坐,他那个在北京宣传部搞什么处级主任的大哥亲自打电话给了朱部长。
而华明呢,是老陈局长主荐的,组织部为了照顾老陈局长的革命感情,让老陈局长推荐五个备选名单,经过评分后,老陈的五粒种子只剩下华明一人,这个结果还应该感谢华明的一个大学同学呢,原来这个曾经跟华明很铁的同学,现在竟然是省委办公厅主任了,他的一个电话,力度自然很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