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人生路,坎坷曲折;悠悠世间事,纷繁复杂。
在现代社会,灯红酒绿恍惚了一些人的眼睛。面对纷繁尘世和诱惑,如何才能平和?唯有“外化内不化”。所谓外化,就是最大限度地顺应,适应社会规则、为人处世礼俗、职业角色和责任担当;而内不化就是个人的生命执守,有我之所以为我,九死而未悔的坚持。只有外化才能跟世界和谐相处,只有内不化,心灵才会坚强,但真正做到,又谈何容易。孔子所谓一生历练,从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在耄耋之年经历了一生的沧桑,才终于可以触达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境界。对于我辈中人,唯有勤学好悟,亲近贤达,用毕生的心力有为有不为方可做到一二。
人常曰:“每临大事有静气。”静气来源于包容,来自于理解,海纳百川、雅量容人,是因为有容才成就其博大。冷静处人,理智处事,身放闲处,身置静中,有时看似不能容之事之人,换个角度,就有另一番景象,或者随着时间流逝和阅历增加,再回首时,或许就能嫣然一笑了。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平和地对待很多事,是因为我们总是用自己想当然的价值观来判断这个世界。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福万物而不争名利。水是至柔的,但又是最不可战胜的,就像水滴石穿,柔和平静的外表包裹着坚韧的精神,“为善者无坚不摧”道理亦是如此啊!
真水无香,水本无色、无味,但可与各种元素结合调出各色百味。 生活本身是平淡的,日复一日的劳作,年年岁岁的琐事,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修身齐家平天下,如果都可等闲视之,乐天知命,知足常乐,于淡泊之中保持冷静,于平淡之中坚持真性情,“无味”的生活才能有“真”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