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行香子 于 2012-10-22 10:16 编辑
最近,看了一则国外发生的真实的故事,比照在我们周围发生的多起因做好事而发生尴尬的事例,颇有感悟。 这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里。故事说的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一辆轿车慢慢地向前蠕动,车上的鲁尼茨小心翼翼地驾驶着。 行驶中,鲁尼茨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婆娑的身影。于是,他把车子缓缓地停下来,问:“Can I help you ?(我能帮助你吗?)”他探出头,大声地问道。那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很感激。随即,老人上了鲁尼茨的车。 轿车在路上正常地行驶。突然,另一辆小轿车迎面驶来。鲁尼茨下意识地踩刹车,车像醉汉一样,撞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上,他和老人都被送进了医院。 当鲁尼茨醒来时,他知道自己还算幸运,只是断了两根肋骨。他急于要知道那位老人的情形,护士告诉他,老人做了开颅手术,还在昏迷之中。 老人的家人来了,感谢他对老人的帮助。即便如此,律师还是如期而至。按照魁北克的法律,鲁尼茨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承担老人百分之七十的医疗费。 老人昏迷了20多天后,终于奇迹般地醒来。出人意料,他醒来后的第一句话竟是:“要感恩,不要赔偿。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伤了好人的心啊!”老人的话在人们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一时间,整个小城被感动了,人们纷纷为老人募捐。然而,老人却把募捐来的善款全部再捐出来,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用来帮助那些因行善而遭遇尴尬的人。 在魁北克省举行的最受爱戴的人物评选活动中,人们毫不犹豫地写上了老人的名字----卢森斯。人们这样评价老人:当善意被扭曲时,是他还原了本来的模样,让人们毫无戒备地去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