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交通局于2012年9月26日委托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G206安庆至桐城改建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的要求,现将拟建项目环评的有关情况进行第一次公示。
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G206安庆至桐城改建工程项目
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已于2012年7月5日经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皖发改基础函[2012]694号文批复,总投资约26.47亿元。项目起点位于官塘埂,终点位于合安高速安庆北互通连接线与G206平交口。路线起于官塘埂,从现状G206接出后向西南方沿山脚布线,在官桥村与桐潜路平交,向南在姚墓园上跨合九铁路后,沿范岗镇规划区西环布线,之后沿挂车河东岸与老G206平行至张家庙处跨越挂车河,沿新渡镇规划的西外环向南跨越柏年河后,在人形河以北接上老G206,沿老路至王屋与合安高速鸽子墩互通出口平交,后在双河村上跨合界高速公路,向南偏离老路后沿怀宁县规划的新G206线布设,跨越高河后从茶岭经济开发区穿过,在岗子岭接上老G206后,沿老路经月山镇后向东至终点。路线全长59.15公里,老路利用里程18.61公里。
桐城至怀宁段(K1162+200——K1192+500):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24.5米,其中行车道宽2×2×3.75米,中间带3.0米,硬路肩2×2.5米,土路肩2×0.75米。怀宁至终点段(K1192+500——K1221+350):按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60.0米,其中中央分隔带8.0米,行车道宽2×3×3.75米,两侧绿化带宽2×2.0米,辅道宽2×6.0米,人行道宽2×5.0米。
主要工程规模如下:全线路基土方数量2791.807千立方米,路基防护工程884.59百立方米,路面数量为1533.705千平方米,全线共设桥梁29座,共3031米(含改建263米/4座),其中大桥2040米/3座。涵洞189道,全线共设平面交叉48处,分离立交512米/2处(主线上跨),拆迁房屋41070平方米,新增征地4112亩。
二、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安庆市交通局
联系电话:13909668898
联系人:张总
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名称: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资质等级:国家乙级
联系电话:0551-5614857,传真:0551-5614760
联系人:张颖慧
信函地址:合肥市蒙城北路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一)工作程序
①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环评机构;②建设单位进行第一次公众公告(即本公告);③环评机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④建设单位进行第二次公众公告;⑤建设单位向环保主管部门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二)主要工作内容
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大气、地表水、噪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查明该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现状。通过对项目进行详细工程分析,明确工程所产生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放特征。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全面评价项目建设对建设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充分征求公众的意见,论证项目及其选址的可行性,分析工程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提出将不利影响减缓到合理可行的最低程度而必须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从环保角度给出工程是否可行的结论,为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和施工期、营运期环保设施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建设项目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此进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主要事项如下:
1、对于项目的了解程度;
2、对于项目建设的态度,如果反对,请说明反对理由;
3、对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的认识;
4、对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意见、建议和具体要求;
5、其他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和要求。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通过发送信函、传真、电话联系等方式,发表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请公众在参与公众参与调查过程中提供准确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或单位住址及联系电话,以便根据需要反馈信息。
七、公示时间
本次公示时间为2012年9月28日至2012年10月17日。
安庆市交通局
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二0一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