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08|回复: 0

[随笔] 郑板桥与《竹石图》

[复制链接]

1686

主题

5473

回帖

1万

积分

桐网进士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40
鲜花(47) 鸡蛋(3)
发表于 2012-9-12 21: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板桥道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是清代扬州画派的杰出人物。他的诗、书、画被誉为“三绝”,颇具风格。二百多年来,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郑板桥的艺术成就,是他一生最光辉、最绚烂的部分,他的作品富有思想性、创造性、战斗性,把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较好的统一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板桥风格。他的作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深受国内外艺术家的重视。
        郑板桥善画竹、兰、石、松、菊等,而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的兰、竹最为著称。他主张不泥古法,施法自然,独创“板桥竹”,造型删繁就简。竹竿细挺有韧性,而叶飞如柳、桃之叶,具不似之似妙,而且竹子虚心自强、劲直向上的品性,被赋予坚贞高洁的寓意。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乱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郑板桥在竹石图上的一首题画诗。诗中体现了竹的傲气与傲骨,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激励。诗人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感情。郑板桥在诗中以物喻人,名义上写竹子,实际上赞颂的却是人。
        郑板桥以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写竹子“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坚劲”,其实,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就是英勇顽强的人的真实写照。

        《竹石图》修竹数枝,秀石几块,形简而意足,是郑板桥62岁时的作品。此图瘦石与修竹并立,秀逸清雅,表现了“秋风昨夜窗前到,竹叶相敲石有声”的诗意,具有一种孤傲、刚正、“倔犟不驯之气”。

           



2012051622251929335702.JPG
4385110_223838767206_2.jpg
01300000114936120919231993216.jpg
4235997_100926065946_2.jpg
20101130107468033.jpg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