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信 于 2012-8-22 15:08 编辑
我生在新社会,长在这个文风昌盛的新文都,我对桐城充满了感激之情,这里有我爱的人,也有爱我的人,这里是我的家。然而看到最近两年关于桐城市人民医院的负面报道满天飞,小信觉得今天有话不得不说,并且不夸张的说可能真的是字字是泪,句句是血。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医疗,说说桐城人民医院的医患关系,因为是关系健康和生死,所以非常重要,所以不得不说。医疗作为民生本来就承载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同时医疗的水平、服务的态度,以及医患的关系也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某一方面的道德水准。古人有云:医者,德也。这句话说的就是作为看病救人的医生,道德其实是第一位的,这个道德也是有底线的。如果一个医生丧失道德之心,那么这个医生又和杀人犯有什么区别呢?甚至在他“高明”的“医术”下,可以明目张当的逃避他的“罪行”。
我和大多数老百姓一样认为医院医生开错药,甚至是药房拿错药,这些就是玩忽职守,就是渎职,说严重和实在一些其实就等同于犯罪。医生误诊误断误治疗,患者吃药不适医生敷衍在中,若患者造成更重要的病患甚至去世,医院官方甚至在嚣张跋扈的态度下推卸责任,我个人认为就是集体犯罪。尽管目前我国刑法在这方面有所缺失,但是我想道德和良知也已经对这群人已经审判了。有医无药不治病,有药无医药不灵,但我更认为,缺“德”医药也枉然。作为一个医生,我相信他们的第一堂课就是医德和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是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最突出的人文学特征。造成医患关系紧张有很多因素:利益、人性、相关部门、医德、和职业能力,但重中之重还是医德的沦丧才导致了更多悲剧的产生。
当今社会某些领域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拜金拜权的社会,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医术确实提高了,但是医德这块磐石却慢慢被利益侵蚀了。在桐城,面对桐城市人民医院一个接一个个医疗事故的投诉报道面前,我相信大家一定有和我相同的感觉。每当我们自己或者家人去医院的时候,哪一个不是小心翼翼,轻手轻脚,毕恭毕敬生怕哪句话有失偏颇得罪了医生,但是到头来,我们得到了什么?医保卡里的钱被刷完才治好你的病对我们来说可能也算是“仁至义尽”,更有甚者误诊不说,最后还丢掉了性命。当然,我们对于桐城市人民医院医生偶尔出现误诊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无完人,就算是仪器也有偏差的时候,但是当我们面对误诊的频繁发生,就想讨一个“说法”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得到的置若罔闻,不闻不顾,更有甚者医院某些人还扬言“有本事到北京,找中央,投诉联合国去”这样冷言狂语。 “相关部门”也在极力“躲猫猫”,最后我们只能站在这本应该充满“浩然正气”的天地之间无奈的“哀叹”,我们看到却是有更多的患者和家属在艰苦的维权,大家可以还可以看到那个5次B超都没有查出手臂缺失的小女孩的父亲的无奈的在路上,但有些医生却可以轻松冠冕堂皇的拿着高额的医药回扣,住在豪华独门别墅,开着豪华轿车,出入各种高档娱乐场所,搂着小姐二奶潇洒自在的生活着,并且又在商量瞅着机会上演一个个挥洒别人血泪的悲情故事,他们不用担心什么,也没有更多的后顾之忧,因为天平间放不下的时候还有火葬场。
医护工作本来就是一种神圣而光荣的职业,大家都尊重和爱护 “白衣天使”。而今社会在进步,如果医者一当道德沦丧,那些本应该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成了披着外衣的魔鬼时,医生的医德何在?救死扶伤?还是杀人不偿命?这还能是社会的进步吗?道德的水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面对桐城市人民医院如今频发的医疗事故,给医生敲警钟已然不能解决问题。有人问难道是桐城市人民医院的医术和设施不行?这些医生可都是从正规院校正式毕业并且从业了很多年的,经验丰富,并且桐城市人民医院正在申报三甲医院,无论硬件还是医生“资质”水平都应该是非常了得了。又或者还是存在其他一些不为人道和不能为人知的事情呢?有些病人死了,给家属带来的是什么呢?是哀痛!死者也死不瞑目,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间。家属想要一个公道,可是公道在哪里?公道怎么来?看到众多的桐城市人民医院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百姓想要一个公道有多难?
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数了。也许,大概,可能现在的桐城市人民医院跟以前不一样了吧,也只是大概,也许,可能。有些问题我们可以留给后来人和时间来回答并解决。但有些事情,我们现在就可以做,呐喊和围观是一种力量,当所有人都心寒的时候,爆发出来的将是另外一种撕心裂肺的力量。
我们期待回归本源的“医者爱,患者德”和谐日子早一天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