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1426
- 积分
- 1384
- 威望
- 2
- 桐币
- 102
- 激情
- 5089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81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6-11

桐网贡生
 
- 积分
- 1384

 鲜花( 1)  鸡蛋( 0)
|
金介寿
“司机,我要去永和市德和路245号。”这是台北县议员金介寿给我的地址。司机犹豫着发动了车子,几分钟后,路边出现了一排排竞选彩旗,上面印着一个中年男人的头像,以及“金介寿”这3个大字。
这是一个繁华的商住两用小区,著名的“永和豆浆”就发源于此。金介寿专门为这次选举租下了一个沿街的门脸作为临时竞选总部。
采访一开始,这位新一代保钓运动的代表性人物就向我介绍起他的出身和籍贯:“我祖籍安徽省桐城县,父亲是抗日老兵。我1951年出生在台湾,算是外省人第二代。我大学学的是水利,毕业后当过1年零10个月的宪兵。之后我开补习班,在补习界小有名气。再后来我被选上了台北县永和市的市民代表,正式进入政界。”
在台湾地区老的行政构架里,只有台北市属于“直辖市”。台北市周围被台北县所包围,金介寿做了4年台北县永和市市民代表后,又当选了台北县议员,并且连续当选了4届,也就是说,他至今已做了20年的职业政治家。今年台湾地区改制,台北县升级为“新北市”,和台北、台中、台南和高雄平级,11月底即将选出新的市议员,如果选上,级别又提高了一级。
“我读书的时候家境贫寒,平时要打工,根本没时间参与保钓,这一点和马英九他们那批高官子弟有着天壤之别。”金介寿说,“参与保钓是在我当台北县‘议员’的时候,而且完全是一次意外,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
故事要从1992年说起。那时还是李登辉执政时期,一部分国民党党员看清了其“台独”本质,脱离国民党成立新党,金介寿便是其中之一。他一直比较反叛,喜欢搞街头运动,被老百姓称为“街头小霸王”。1996年钓鱼岛灯塔事件出来后,李登辉控制下的台湾媒体没怎么报道,金介寿一直不知道此事。那年暑假,新党开设的广播电台“新党之音”需要一位政客主持“与民有约”节目,新党高官们都出国度假去了,主持人临时把金介寿找去救火。那天恰好有位听众打电话进来,说香港地区的民众已经闹起来了,质问新党为什么不参与保钓。金介寿当即允诺要立即行动。几天后金介寿为此召开新闻发布会,结果没有一家台湾媒体出现在发布会现场。但这件事被香港《苹果日报》的人知道了,就刊登了一则消息,被香港立法局议员刘千石看到了,主动跟他联络,双方一拍即合,决定联手保钓。
金介寿不愧是“街头小霸王”,行动力超强。他立刻成立了“台湾保钓行动小组”,花4万元新台币租了条渔船直奔钓鱼岛,结果中途被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军舰拦了回来。
“台湾地区的渔船排水量通常只有几十吨,而且船身是用玻璃纤维做的,怕撞。日本人的船都是铝合金的,排水量上千吨,一左一右把我们夹在中间,前面再来一艘船横着一挡,我们就没办法前进了,只有后退。”
第一次保钓行动经媒体报道后引来香港立法局议员何俊仁的关注,他是“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的召集人,属于香港保钓界的右派。当时香港保钓的主力是“全球华人保钓大联盟”,总指挥叫陈毓祥,是一位参加过第一波保钓运动的“老保钓”。当时何俊仁邀请金介寿赴港参加“九一五港岛保钓大游行”,两人商定了第二次登岛行动方案。此时金介寿也正需要香港人的支持,因为台湾渔民已经把渔船的租金涨到了每艘10万新台币,他没有这么多钱,香港人民捐款踊跃,何俊仁可以提供这笔经费。
9月22日,何俊仁从香港飞台北,当晚就和金介寿等人一道乘坐3艘保钓船从深澳渔港出海,驶向钓鱼岛。就在同一天,陈毓祥也率一班人马搭乘一艘货船,从香港出发前往钓鱼岛。于是,钓鱼岛变成了这场竞争的桂冠——谁第一个登岛,谁就是这一波保钓运动的盟主。
位于基隆的深澳渔港距离钓鱼岛只有200公里左右,金介寿的船队第二天一早就到达了钓鱼岛附近海域,却遭到21艘日本军舰拦截,再次无功而返。3天后,陈毓祥等人乘坐的货轮也到达了距离钓鱼岛只有10海里处,但由于风浪大,日本军舰又拦截,船长只能下令返航。但陈毓祥不甘心,带领4名保钓人士身穿救生衣跳进大海,试图用游泳的方式宣示主权。但陈毓祥体重过大,不幸溺毙,另一名保钓人士受伤,被紧急送往距离最近的日本石垣岛医院抢救,保住了性命。
陈毓祥是保钓运动的第一个牺牲者,此事立刻引起了台湾民众的广泛关注。“一堆钱就进来了!”金介寿说他得到钱后,总结了前两次的教训,认为必须采用人海战术,让日本军舰顾此失彼。他和何俊仁商定,双方各负责15艘船,再加上10艘媒体船,组成了一支庞大的“保钓舰队”,于10月6日晚上分别从各海港出发,直奔钓鱼岛。
出发前金介寿还租了几艘海上摩托艇,组织了一次向媒体公开的抢滩演习。临行前,台湾海上边防警察以安全为由,不准摩托艇上船,金介寿当着警察们的面把摩托艇放下来,等警察们签字放行后又大摇大摆地把摩托艇重新装上船去,而且全部放在甲板上,一点也不避讳。
其实,以上这些都是金介寿布下的一个疑阵,为的是让日本间谍误以为保钓人士打算驾驶摩托艇登岛。等主力部队都出发后,金介寿自己偷偷登上一艘名为“自立6号”的矶钓船从深澳港出发,船上只有10名船员,没有摩托艇。
“我这艘船是深澳港唯一的一艘矶钓船,是专门用来从事岩壁海钓的。”金介寿解释说,“矶钓船的船头是平的,绑了很多旧轮胎,靠上岩壁的时候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矶钓船速度很慢,一直跟在大部队后面。先头部队很快就遇到了日本军舰,据估计有几十艘,双方在海上展开了一场围追堵截的大战。
“我后来听说,日本横须贺海军总部把所有的军舰都调来保护钓鱼台。”金介寿说,“那天的钓鱼台海域真相当于第二次中日战争的战场。”
这大概是历史上最奇特的一场海战。资料显示,那天台湾“海巡署”的军舰就在附近不远处待命,但没有一艘敢上前护航。包括路透社在内的多家国际媒体租用了直升机在上空拍照片,台湾的一家电视台甚至从冲绳首府那霸市租用了一架直升机飞到钓鱼岛上空,拍下了很多珍贵的影像资料。
最后,老谋深算的金介寿成了最大赢家。“自立6号”在4艘普通渔船的掩护下顺利突围,成功靠岸,金介寿和另一名香港保钓人士陈裕南跳上钓鱼岛,爬到了6米高的地方。可惜他们爬上的是钓鱼岛前的一块礁岩,和本岛隔着一条2~3米宽的海沟,没法前进。此时日本军舰因为体积太大,不敢靠得太近,只能放下几艘小艇来阻挡,被船员们用长矛挡住。眼看没法继续前行,金介寿便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旗子,插到了岩石上。陈裕南则先是按计划插上一面写有“中国领土钓鱼台”字样的黄色旗帜,又从怀里拿出一面五星红旗,也插到了岛上。
“自立6号”是早上6点15分登岛的,15分钟后,另一艘名为“全家福号”的海钓船在船长游明川的操控下也成功突围,驶到了距离钓鱼岛15米远的地方。保钓人士赖福明、王光华、李觉民和吕文瑞穿着潜水衣跳进大海,游上了钓鱼岛。4人在岛上逗留了将近半小时,甚至还打算登上最高峰,但终因坡度太陡而作罢。
这次登岛行动以5艘台湾渔船被撞坏为代价,最终让6人成功登岛,但也导致很多没有上岛的人怨声载道,香港演员黄秋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对香港记者抱怨金介寿太自私,自己登岛后就迅速下令撤退,没给其他人留机会。
“他一定是误解我了!”金介寿的语气显得很无奈,“我把最豪华的船都留给香港人了啊,我自己坐的是最破的船。”不管怎样,这次登岛行动让金介寿成了明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