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沼气建设和推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大力推广沼气池和改圈、改厕“一池三改”新技术,实现生产循环发展,生活文明富裕的可持续发展。
我市自1996年开始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以来,就把沼气建设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种植—养殖—沼气—沼肥—再种植”、“猪—沼—果”、“猪—沼—茶”等生态农业经济模式,既增加农民收入,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农业环境。同时通过将沼气建设和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整合项目、整合资金,通过典型示范、经验推广,使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大关镇麻山村,60岁的刘老汉逢人就夸沼气建设好处多:既利用了畜禽粪便、秸杆等废物,改善了乡村卫生环境,还节约了电、气资源。据了解,一座正常使用的沼气池,一年可为农户增加经济效益1400元—1700元,可有效保护1.33亩森林免遭砍伐,可处理污水12吨,沼气建设真正达到了富农家、美环境的效果。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民生工程沼气项目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民主动建沼气池,并确保组织、资金、技术、质量、任务五落实,坚持建、管、用、护、服务到位,激发农户建沼气池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1.6万口,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家园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较好较快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