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6348
- 积分
- 9
- 威望
- 0
- 桐币
- 4
- 激情
- 15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7-8

文都童生

- 积分
- 9
 鲜花( 0)  鸡蛋( 0)
|
牯牛背库区问题专题之一
立足民生,关注库民生计;顾全大局,保护弱势群体
治国之要略在于爱民,使民可以获利,使民有所成,使民可生存,使民有所得,使民有所乐,使民有所喜,切勿伤害百姓、杀戮百姓、侵夺百姓、奴役百姓、激怒百姓。 “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弟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己物。此爱民之道也。”——《六韬》
一、牯牛背水库慨况
1958年9月,桐城县水利局和省水利厅工程第五支队组织施工。1965年4月竣工。总投资1200万元。坝埂以上控制面积125平方公里,总库容8181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8、8万亩,实际最大灌溉面积19.4万亩,总收益地区包括范岗、青草、金神、双港、石河5区17个乡。水库蓄水区有汪河、黄铺两公社的汪河、东福、栋树、纸棚4个大队24个生产队,4498人迁移。牯牛背水库是一项积防洪、灌溉、发电、养殖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二、水库修建中劳役的付出
在政府的号召下,自1958年起,库区投入了大量了男女劳动力。在当时生产力极为落后、物质极为匮乏的情况下,他们与劳改犯一起炸山取石,肩挑手提,忍饥挨饿、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水库工地, 多少人累死累坏在这没硝烟的战场!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创造了举国瞩目的水利样板。几纸奖状,置换了几年的辛酸,几年的血汗!
三、竣工后库区百姓的辛酸
1、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库区百姓在一整子狂热之后,看万亩碧波,忆万亩良田。阵阵伤心涌上心头!失地,失房,失家园!千百年来祖宗辛勤耕耘的黑土地瞬间化为乌有。多年来靠买柴买米苦度时日。 谁还我土地?谁还我家园?卷取铺盖,集体上访!“我们要生存,我们要土地,我们要家园!”但那时我们的政府每每只是敷脚口 ,搪塞一下苦不堪言的库区百姓!五十几年来根本没解决库区百姓的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以致积怨甚多,可谓民怨载道!
2、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水库淹没区本是沿河冲积平原区。沿河全是街道,店铺林立,良田万亩,灌溉便利,是桐潜舒之交通枢纽。水库竣工后,交通完全瘫痪,可怜库区百姓进出靠一天几民落入水中,命丧黄泉!恶劣的交通环境严重地制约了库区的经济发展,使得库区农民至今仍陷入在贫困的泥潭中,经济发展处于边缘化状态。与时代相隔太远!
四、近年来国家的人文关怀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71号《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规定,桐城市委市政府 及时做好了相应的工作。每个移民每年享受国家600元的后期补偿,期限20年。这项“多予少取放活”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惠农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曾经付出很多的库区农民的人文关怀。
2、 市政府近年来对库区扶持力度有所加大。 道路的兴修,饮水的改善……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政府的人性化支持。
五、国家投入与乡镇政府的控制 (来源:《库区百姓愤怒的呼声》)
1、水库增容给库区百姓带来损失,市政补偿莫名蒸发。
2、水库管理费本应落实到各村,也莫名流产。
3、国家和市政府的相关投入,地方政府雁过拔毛,与民争利。
六、水库综合利用引发官民矛盾
1、牯牛背水库现作为桐城市自来水供应基地,库区理应得到收益返还,但至今没落实。
2、牯牛背水库发电厂一直未对库区一分钱电费返还。
3、失地库民的土地补偿、养老保险政府仍未关怀到位。
4、十多年以前核定的渔场分红,每股800元。(105股) 是基于每斤鱼一元钱所定,而今鱼价已是原先6倍,政府至今未答复k民 的基本要求。
七、水源保护执法的野蛮性
1、原有养殖场被取缔,所谓的执法队控制渔民捕捞本属库区百姓财产的鱼,并打着水源保护的旗号,实际上是对库民财产的野蛮掠夺。
2、靠山吃山,靠河吃河。自古而然。库民五十年在自己的家园里捕些小鱼改善生活,已然成为天经地义之事。况且用丝网捕些小河鱼跟污染有何关系!政府执法,理应有法可依。
3、2012年6月20日,所谓的执法队用船上舀水的粪瓢,殴伤用假鱼饵钓小鱼的汪河村库民张高生,造成了流血事件,受害人已在市医院住院多日。政府职能部门的野蛮行径,令人发指!黄铺派出所接到受害人报案后虽介入此案,但处理结果是否合法尚未定论。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各级政府文明执政,关注民生,共建和谐社会,可是地方政府部门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