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1日,胜利居委会居民吴显义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赶在最后期限前把个人参保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金4524元交到了社保局。是帮扶就业困难人员这项民生工程帮他解了后顾之忧。
吴显义今年50岁,是典型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一家三口一直住在55.65平方米的公房里。2001年夫妻双双下岗后,吴显义家的日子越发艰难,光是每年夫妻俩要交的9000多元社会保险金就是一个大难题,好在夫妻俩都很乐观。省吃俭用攒点钱,吴显义总是先把妻子的保险金交上,然后才考虑自己的那一份。他身体瘦弱,给人“一小把把”的感觉,因无一技之长,难以找到挣钱的路子。他试着跟人做大工,搞装潢,也曾到私企干过操作工,都因体力不济而告终。妻子起早歇晚打理早点铺,还有亲戚朋友的周济,总算维持了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孩子也幸未辍学。2011年,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积极为他们申报社会保险补贴,一年可以享受5000多元的社保补贴,这对吃低保的他们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为了解决吴显义的就业问题,社居委和就业局联手,为他谋求了一份公益性岗位。从今年一月份起,他在商务局步行街做保洁员。每月从用工单位拿600元工资,同时政府公益性岗位补贴每月300元。吴显义知道这份工作来之不易,总是尽心尽力,高标准保洁。一有空闲,他还帮妻子打理点心摊子,起早歇晚的,干得很是有劲头。
据市就业局负责人介绍:市政府积极实施就业援助制度,按照精细化、长效化的要求,建立“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的原则,全面开展就业援助工作。今年已经帮扶困难人员415人,吴显义就是其中之一。
为确实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我市制定了《桐城市2012年度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承担帮扶工作的街道和社区都要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加大政策宣力度,让帮扶工作真正做到层层落实,提高老百姓的知晓率。通过深入调查摸底,建立了就业失业基础台帐。按认定办法和程序进行了认定,确定就业援助对象,实行“一人一档案”管理制度。多措并举,强化就业服务。免费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推荐或介绍就业岗位;对于那些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人员,免费提供SYB创业培训,提供开业指导,帮助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如小额担保贷款等;对于那些自身条件较好、求职愿望强的,人力资源市场免费给予职业介绍;对于那些靠自身无法实现就业的人员则通过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政府创造公益性岗位实施托底安置。
为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市就业局还对就业困难人员开展结对帮扶,实施跟踪管理,保证他们享受补贴政策的阳光,避免他们再度陷入困难的境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