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2|回复: 0

[乒乓球区] 德国世乒赛史话:六次举办 多特蒙德独占三次

[复制链接]

609

主题

3667

回帖

1万

积分

桐网进士

身为一代大侠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250

终身荣誉激情之星钻石会员自我鼓励美食专家摄影之友社区之星真我风采(男)

鲜花(28) 鸡蛋(4)
发表于 2012-5-10 11: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国世乒赛史话

  资料来源/德国《乒乓球》杂志  翻译/飞鱼

  l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年第六次在德国、第三次在多特蒙德市举行。此前德国还承办过第4届(1930柏林)、第25届(1959多特蒙德)、第30届(1969慕尼黑)、第40届(1989多特蒙德)、第48届(2006不来梅)世乒赛。

  l  1930年的柏林世乒赛分两处地点进行:白天借用一个商场的大厅;晚上则挪到一个教会社团中进行。柏林《每日镜报》的记者对乒乓球这一新兴体育项目做出了如下描述:“乒乓球的确是一项令人兴奋的运动,球员们用艺术性的技巧愉悦着观众。不少其他项目的知名运动员都兴致勃勃地前去观看,并对乒乓球选手敏捷的反应与细腻的手感表示钦佩,同时也对他们羸弱的身材表示同情。就连让他们通过长跑锻炼体质的想法,都似乎过于大胆。因为他们的心脏能否承受,着实令人担心。”

  l  1959年的多特蒙德世乒赛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在乒乓球经历了多年的“海绵战争”之后,国际乒联终于将球拍每面覆盖物的总厚度限定为不超过4毫米;另一方面,世乒赛从此由每年一届改成了每两年一届。当然意义最重大的还是风格独特的中国选手容国团(他在整届比赛中,包括决赛时都不曾脱下训练长裤)夺取男单金牌,一举成为了数亿人心目中的英雄。他的胜利不但阻止了日本队包揽该届比赛所有项目的冠军,同时也为中国队今天的乒坛霸主地位奠定了历史基础。除此之外,双打比赛中首次出现了一对欧亚组合,而且竟然就是男单决赛中的对手容国团与匈牙利名将西多,但是他们在男双1/4决赛中就被淘汰出局了。

  日本队在开赛前十天就抵达了多特蒙德,这立即引起媒体的关注。一家报纸评论道:“远道而来的日本客人们希望早早适应一下鲁尔区致命的气候。”(多特蒙德所在的鲁尔区从前是德国主要的煤矿产地,空气污染十分严重)日本队进驻饭店之后立即投入了训练,而他们的训练方式更是让赶来的记者与看热闹的群众瞪大了眼睛。《鲁尔新闻报》惊叹地写道:“他们先是在蜿蜒曲折的玫瑰花园中跑步,随后在饭店前的广场上做体操,最后四人一桌开始练球,球像烟火一样令人眼花缭乱。”对于当时的德国队来说,这样的训练的确太超前、太震撼了。

  l  1989年的多德蒙德世乒赛被当地一家报纸称为:“1959-1989:乒乓球回来了”。比赛30年之后回到威斯特法伦体育馆,时代完全变了,准备工作却更加细致。德国乒协主席盖普与副主席绍勒尔很早就策划出了一套方案:用“红色地胶”、“中央球场式布局”等新的手段改善乒乓球的现场观赏性与电视转播效果。绍勒尔自己曾在1969年慕尼黑世乒赛上饱受白色地板的痛苦(作为削球手,绍勒尔远离球台时往往难以将白色的球与白色的地面分辨开来,但是他依然克服困难夺得了男单亚军,这也是德国队在世乒赛男单项目上至今为止的最好成绩),他的提议也立刻受到了德国电视台的高度赞同。为了做好一切准备,组委会史无前例地提前半年时间就开始在场馆地下层的几间办公室进行工作。最终,这届有69支男队、55支女队,共700余人参加的比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再次捍卫了德国“赛事主办世界冠军”的荣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世乒赛首次尝试使用了电脑抽签系统。在这之前,抽签是一项极其费时费力的工作。例如1987年新德里世乒赛的抽签,耗时长达30多个小时(中间的休息时间不算在内),这是如今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电脑在那个时代还是一项新事物,但是一位名叫泰斯的德国乒乓球爱好者认识到了它简化抽签工作的潜力,并且与一家公司合作,为1987年在德国举行的汉城奥运会乒乓球预选赛编写了一套赛事管理软件。它不仅能够抽签排阵,甚至能够打印裁判用的比赛成绩单。在多番改进之后,该软件被德国乒协购买并准备用于1989年世乒赛。

  然而当时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拒绝了德国乒协的建议,决定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用扑克牌进行抽签。在进行抽签的过程中,国际乒联董事会议开始了。负责抽签的两位技术委员会官员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扑克牌前去开会。直到半夜,会都没有开完,媒体办公室里等着抽签结果的记者们早已哈欠连天,苦不堪言。绍勒尔一咬牙,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自作主张启动泰斯的软件,短短几分钟之内完成了抽签,并把结果复印散发了下去。电脑抽签就这样以戏剧性的方式“闯”入了世界乒坛,从此完全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

  完美的组织固然令人欣喜,但是赛事真正的成功还要看体育成绩。德国乒乓球当时实力不强,德国《乒乓球》杂志赛前评论说:“梦想永远应该有,不过真的期望德国队去摘取一枚奖牌,似乎还不现实。”然而就在多特蒙德,现实又一次超越了梦想:罗斯科夫/费茨纳尔这两位无名小将,在一万名热情观众的加油声中连续战胜多对世界知名组合,一路黑到底,最终夺取了冠军。1989年的多特蒙德世乒赛,也由此成为了德国乒乓球历史上至今未曾逾越的一座里程碑。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2 收起 理由
后乐翁 + 2 辛苦了,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