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9560
- 积分
- 1369
- 威望
- 27
- 桐币
- 103
- 激情
- 255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42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2-23

桐网贡生
 
- 积分
- 1369
 鲜花( 1)  鸡蛋( 0)
|
一幅《老人》的油画或照片能让人驻足良久,老人的头发银丝般的白,历经了太多的风霜,那黝黑的脸上沟壑纵横,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像是我的父辈抑或我的祖辈。看着看着,我的内心泛起一股股涟漪,心潮也随之波动起伏着。为什么画家或摄影家独具匠心,能捕捉到令人心动的那一瞬,而天天生活在老人身边的我们却无动于衷难以发现呢?
总觉得对老年人欣赏者为少,一般人都喜欢如花的容颜。喜欢如花的容颜相信人们都有太多的认识,这里我就没有必要啰嗦了。《庚子山
.竹杖赋》有云:“子老矣,鹤发鸡皮,蓬头历齿。”老人皮皱枯干,发白蓬乱,牙黄缺落,实在没有让人有兴奋的看点,面对那一张苍老的面孔,许多人抑或做子女的,便生出诸多的厌恶来,往往是出门“呯”的一声,还狠狠捎带一句:“老不死的,真的拖累人。”但也有例外的,“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大多是条件优越注重保养,老人受尊重,家庭也很和睦,我为这样的老人和家庭感到庆幸。
俗话说“家有一老是个宝”,但社会上对这个“宝”有着不一样的认识,有人觉得这个“宝”是个稀缺资源,应很好的发掘运用,发挥老人的作用,老人倍受关爱。但有人觉得这哪是什么“宝”,是个多余的人,就像空心的树疙瘩,作柴火,似乎少了些火焰,弃之如敞履,老人只好别居,窝在低矮的黑屋里,一口饭要自己做,一件衣要自己洗。
想想人人都会经历一段如花的岁月,有着青春靓丽的容颜。世上没有永远不凋谢的花朵,花有开就有落,这是必然。人也如此,从少年,到中年,再进入老年,正是人生要走的历程。想青春永驻,始终保持如花的容颜,那是怎样的一种痴心妄想。我很欣赏爱尔兰诗人叶慈最著名的一首《当你老了》的诗,诗中写到:“世人也许爱你如花的容颜,我却爱你沧桑的脸庞。”这是多么开阔的视野,多么宽广的胸襟,多么博大的人间真爱!
进入老年,要有一颗自然平和的心态,坦然地面对,不要有一种“狼来了”的心态,更不要自怨自艾,产生“人老无用处,树老当柴烧”的悲观情绪。老人也是一种资源,我时常听到有些缺乏经验的年轻人说 “行不行,问问老人。”的话语,觉得老人的作用还是有的。老人应调整好心态,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健康自信地活好每一天,老人晚年都是“红霞满天”也就不足为怪了。
面对老年,我们谁都避免不了。家有老人,况且我们也会一天天变老,面对老年是个永恒的话题,是浑浑噩噩甘为平庸,还是发挥才智服务社会?是傲慢不羁,还是诚信待人?是无动于衷,还是心有所系?是冰一样的冷漠,还是火一样的热情?无论怎样,我们都不应视老年为包袱,为废物,还是以尊重生命的方式尊重老年。
我觉得老年是一部书,是每位老人用毕生精力写就的,以春秋为经,以风霜为纬,有艰辛、挫折、果敢与不屈的章节,有悲欢离合的情节,有红蓝黑白等七彩和甜酸基苦辣等五味的内容,让人细心地去体察,用心地去品味,只有用一颗宁静虔诚的心去拜读,或许能悟出一些道理。
但愿我们以更加包容、友善的心态地去面对老年,面对沧桑的脸庞,多一点微笑。
摘自 桐城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