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记者任祥斌通讯员张植骏报道桐城市文昌街道三里社区的叶鲜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浏览下三里社区QQ群里的留言,因为她除了是社区妇代会主任,还是三里社区QQ群的管理员。她熟练地在群公告栏里发布:去年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卡已到社区,可随时领取。 说起当初创建该群的初衷,叶鲜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社区只有5名工作人员,社区内有11000余居民,3300余户。居民对社区的工作不理解,不配合,我们也感到有苦说不出。要通知一件事,挨家挨户地敲门,最快也得三四天,有时爬一栋楼,也没有几个人在家,屡吃‘闭门羹’。有时侯我们做入户调查时,家里有人被拒门外的情况也经常发生。”自今年2月8日开通QQ群以来,为社区开展工作解决了不少难题,目前已有近百名社区居民加入了该群。如今桐城市所有的社区都创建了社区QQ群。 该市沿河社区的项圣林对社区QQ群的感触颇深,他们夫妻俩都在合肥工作,就在前几天,单位需要社区开一份证明,这要是在以前,必须要赶回桐城,仅来回路费开支不算,还要向单位请假,耽误一天的工作。现在他只在QQ群里留了言,立马得到了回复,并在电脑上下载了表格,社区的工作人员及时帮他办理了各种手续,然后把他需要的材料直接从电脑上传给了他,几分钟就办好了。方便快捷、高效热情的服务完全让他改变了以前他对社区工作“一年到头看不到人,一到过年就上门收钱”的认识。 网络消除了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间的隔阂,对社区工作的繁杂和辛苦也多了一份新的认识和理解;网络更拉近了社区居民心与心的距离,彼此间多了交流,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和谐。该社区居民叶琳在自家的阳台上养了几盆花,每天早晨都会给花浇水,这可让住在楼下的刘丽霞苦不堪言,家里的被子衣服从来不敢放在阳台外面晾晒,刘丽霞碍于情面一直不好意思跟叶琳当面说,她看到叶琳也在社区群里,于是在群里私下里说了这个事,叶琳很愉快地在花盆下加了几个托盘。 社区QQ群的建立,让生活在高楼里的人们重新找到了大杂院时的感觉。如今,邻里间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居家心得,发生在居民周围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事也成了群里的热门话题。“我有个剥鸡蛋的好方法,可以在几秒钟内很快地把鸡蛋剥得完整漂亮。”大家在网络上虽然不知道彼此的真实姓名,但在嬉笑中在交谈中消除了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