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巷里菜根香 冬至过后的夜色依旧来的匆匆,细雨随着薄暮的淡雾时有时无的飘洒,食堂里刚刚吃晚饭出来,走在小巷里时,迷蒙的暮色已从四周的山峦浸洇过来,迷迷糊糊的混沌里,街灯昏黄的灯影透着一团温暖和善。古宅老屋的大门半闭半开着,几户人家的门口亮着灯火,人声笑语断断续续的诉说着夜的宁静,一股淡淡的烘蒸干菜的香味散发在夜的空气里,随着微冷的晚风飘荡在小巷的深处,氤氲在马头墙影重叠的房舍间。 这是一股浓浓熟悉的香味。冬闲时节的乡间田边地头,一垅垅一畦畦晶莹碧透的油冬儿,高脚白,麻芥菜,春不老,在萧瑟的枯黄中绽放绿色的生意,勤俭的乡人从来不会让自家的菜地闲着,四季都是油汪汪绿盈盈的。一茬茬的白菜采割下来,摆在路旁的晾衣架上,长溜溜一串串的煞是好看,等到菜儿都有些蔫瘪了,主妇们便连梗带叶把白菜剁碎后,洒放在篾盘或是石板地上去风吹日晒,三两日后的碎白菜已少有水分了,收起来放入木甑中可以焖霉干菜了。 记忆里焖蒸霉干菜总是在午后或傍晚,灶膛里火烧得透亮,蒸干菜的木甑比蒸饭的大得多,满满实实的一大甑干菜,就在灶火的升腾和雾气缭绕间慢慢延续乡村人家千百年来至真至纯的生活馨香。在这浓浓的馨香味儿里,我看到千余载的漫漫光阴里,无数的徽州少年肩担菜筒被褥,手挟纸伞经卷,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踽踽而行,这经久香浓的菜梗香里,陪伴着少年走入了中年,成人行成了老者,撷了几分功名,获了几许重利,一代代的走来,一直走到了如今。 徽州一些古村落里还保留好些年前的生活习惯,比如制作霉干菜,有些老人往干菜里掺入一种山间野生的香草茅菲,蒸晒出来的霉干菜又黑又软,和猪肉或和咸鱼搭配更有一种特别的香味。而在裔村,官坑一带的村落,唤霉干菜叫腌渍,可能是说此菜经久耐放食而不厌的缘由吧,如今乡下中学里寄宿的学生多少还是要带些干菜的,不过搭配的多是鱼肉了。 整棵的白菜经水煮沸起锅晾晒之后,乡人称之为“菜胚”,阳光带走了水分,菜胚坚硬如柴梗,收拢起来用红绳子一捆,菜梗白嫩嫩如象牙般泛着光泽,菜叶乌黑团团如徽州的松烟墨般晶莹剔透可爱。这样的干菜和腊肉一起或粉蒸或煮炖,那清爽筋韧的滋味让人食之难忘。 乡村人家制作的干菜不象浙地的霉干菜要经过盐腌,她就是平平淡淡的菜根滋味,和任何菜肴都可搭配而成佳味,放之愈久,食之亦香,一如徽州古村经年洇润的水土,在流淌不息的岁月里,在四季的默默交替中,显露着婉约诗意的美好。来来往往的游人迷醉在徽州温婉的山水间,在这悠悠的菜根香味里,他们似乎还在探访徽州古老的往事,或是寻求某种心灵的默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