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9316
- 积分
- 9398
- 威望
- 68
- 桐币
- 1784
- 激情
- 903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453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2-15

版主
  
- 积分
- 9398
 鲜花( 59)  鸡蛋( 3)
|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奔波于深圳与桐城之间,漫漫旅途让人苦不堪言。
去年年底去开年会,其间,得以半日清闲,一个人跑到福田去玩,什么有没有买,往回走时,在地铁站入口,看见有个书摊,随手翻了翻,发现了一本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以前在网上看过一部分,电子书我看得不太习惯,所以也没看完,就丢下了。书摊老板开价十块钱,还没有定价的一半,就买了。
回房间后准备看书,不想又被琐事打断,就又放下了,直到在回家的火车上才从包里拿出来接着看,书的开头是凯鲁亚克的手稿和水彩绘稿,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凯鲁亚克,用他那台老式打字机以主人翁萨尔的几次横穿美国大陆的旅途所见,所闻,所想而记录了1957年的美国年轻人的生存状况和意识形态。
二战后的十几年,美国经济飞速发展,年轻的一代不再受战争的煎熬,日益富裕的日子让年轻人开始变得颓废,毒品,摇滚乐,在年轻人中横行,后来人们把五十年代的青年称为“垮掉的一代”。
主人公萨尔为了追求个性,与几个年轻人结伴几次横跨美国大陆,最后又各奔天涯。在途中,他们高谈东方宗教,拦车,开车,夜宿村庄,从明尼苏达一直逛到墨西哥。在他们看似颓废的外表下,其实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虽然他们迷茫,困惑,可他们一直在路上,寻找着他们的精神家园。书中大量描写了美国广袤大地的山川湖泊,自然风光,几近炫烂。
近观我们的80,90一代,他们何尝不是那样,经济的飞速发展,并没有带来精神层面的提升,但他们不会是垮掉的一代,当他们开始反思时,注定又是一个时代的基础,如同50年代美国年轻的一代,已成为美国现代主流一样。
思想是不会因为时代进步而退化的,它只会向前,哪怕有时是不自觉的。无论是哪个年代的年轻人,他们一定在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