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072
- 积分
- 19801
- 威望
- 3313
- 桐币
- 1265
- 激情
- 28697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41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6-27
荣誉会员
 
- 积分
- 19801
 鲜花( 9)  鸡蛋( 1)
|
眼看中稻就要收割了,望着丰收在望的稻田,枞阳县汤沟镇陈公村的村民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鉴于麻雀是受保护鸟类不能捕杀,村民们只好按时“上下班”,整天围着田埂团团转,想办法驱赶麻雀减少损失。
“我家3亩多杂交中稻,短短几天时间,被麻雀糟蹋得十分厉害,有一块田几乎绝收。这一季的收成,眼看就要被小麻雀给毁掉了。”9月13日,枞阳县汤沟镇陈公村永中组78岁的刘砚田老汉一见到记者就大倒苦水。
刘砚田告诉记者,为了减少损失,村民们能用的方法都用了,就是赶不跑麻雀。挂飘带、扎草人、挂横幅等都无济于事,有人想到了毒麻雀,可麻雀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家都不敢下毒。无奈之下,村民们每天按时“上下班”,围着田埂团团转。稻谷尚未完全成熟,许多农户却不得不提前收割。
村干部刘毛腊向记者介绍,陈公村今年共种植水稻1451亩,由于深受麻雀之害,大全、造庄两个村民组约600亩中稻受灾较重。而这些麻雀是从2009年开始集中飞到陈公村主产稻谷的下华都圩的,它们的危害性甚至比稻飞虱、蝗虫更大,有时候聚在一起黑压压一片,落到哪家田里哪家就遭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份,陈公村村委会将全村1451亩中稻、1365亩棉花、262亩玉米予以投保。灾情发生后,村委会通过汤沟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向国元农业保险枞阳县服务部报了案,然而该公司却以《水稻种植保险条款》的免责条款为由拒绝理赔。
“生态环境好了,农民使用低毒农药少了,保护麻雀的意识增强了,麻雀又没有什么天敌,是导致麻雀增多的原因。镇政府也十分关注农民的利益,将引导农民自发驱赶野麻雀,也会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帮助农民减少损失。”接受记者采访时,汤沟镇政府的吴副镇长说。
据安庆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麻雀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在2000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制定的《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麻雀榜上有名。由于麻雀是受国家保护的,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允许随意捕猎。“正确的办法应该是妥善控制和管理,让人和鸟和谐共处。”(中安在线-新安晚报记者蒋六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