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1225
- 积分
- 504
- 威望
- 1
- 桐币
- 6
- 激情
- 95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8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6-4

桐网贡生
 
- 积分
- 504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1-7-19 11: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亳州“活雷锋”桐城传美名
张西军来桐城
上午8:00。龙安广场处的环城西路上。人们每天都能看到一位帮环卫工人推车的老人,胸前挂着“亳州光荣一院”的胸牌。他就是亳州市大名鼎鼎的张西军。 在百度里搜索“亳州张西军”,“亳州活雷锋”、“马路整容师”等标签便映入眼帘。 张西军71岁,他是被亳州市政府奖励,作为特例,与“亳州光荣一院”的24位荣休军人一道来桐,在省荣康院休养。 张西军是7月5日来桐的。7月6日,他就像在亳州一样,上午8:00准时出门,到大街上寻一些“鸡毛蒜皮”、“举手之劳”之类的事做做。 张西军在桐城做的第一件事是,平整了一个窨井盖。环城西路与羊子路交叉口有一方型水泥质窨井盖落了槽,且有一角破了一个窟窿。由于没有材料,他无法修补这个窟窿,他试图把窟窿的位置转换到路牙边,这样可以避免行人崴脚。窨井盖太沉了,一个人弄不动。张西军喊过路的两个中学生帮了忙,才把盖子拔起来换了方向,没承想,换了方向的盖子与路面平行了! 龙安广场早晚锻炼的人多,四周石凳上休息的人也多。前阵子干旱,灰尘重。有一天下午,张西军带着同道马金坡,将龙安广场绿化带里隐藏着的垃圾清理出来,借了条把将广场打扫了一遍,将四周的石凳擦洗了。第二天,他们又到市民广场,打扫了中心地带,清理了绿化带,擦洗了石凳。 “对别人有利的我都干” “对别人有利的事我都干!”张西军坦率地说。 来桐十几天来,张西军分别接到闺女和两个儿子的电话,说老爷子,这次你是去享福的,别成天累着自己啊。张西军口头答应着,手脚却没闲下来,一日三餐后,他帮厨房里的师傅刷碗、拖地后,就到路上去了。这段路是上坡路,环卫工人拉车很吃力。他的主要任务是帮过往的环卫工人推垃圾车,一直推到垃圾中转站。胜利居委会环卫工人王延胜一开始怎么也不让张西军帮忙,毕竟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了!他现在终于相信,张西军是真心地做好事,并且渐渐知道了张西军做的那些好事。 闲下来时,张西军就在路边都老开的小店门口坐一会儿,拉拉家常。这条路上下几十个门店,都认识了这个叫“张老”的亳州人。 他说:“桐城人好,大街上也干净。”他手上拿的一张纸上记下了好几个人的姓名和手机号码,他们都是受过张西军帮助的人。家住环城西路83号(老邮电局宿舍)的戴老先生,那天雇人拉麻将桌回家,张西军和马金坡从龙安广场处帮忙推车,一路上坡,送到家门口,还帮忙抬下车,抬进屋。 家住气象局附近的一位老太太闻听张老的事迹后,找到张西军,说是家里墙壁渗水,看能不能帮帮忙。张西军随老太太到家里看了,认为自己帮不了,他就请老太太找人写个材料(张西军没读过书,不大会写字),向有关部门反映反映,以便尽早解决问题。
“他们相信我,我很高兴。”张西军乐意被人相信,更乐意有更多的人一起来做好事。 “有困难,找老张” “有困难找老张”,这是在亳州很流行的一句话。 退休14年来,张西军一直没闲着。他有一辆专用的三轮车,每天骑着它出门。亳州城每条路上都有张西军修补过的地方,因此用坏了好几把铁锹;有窨井盖合不拢的,他会想办法弄平整;遇到有打架吵嘴的,他会上去跟人家讲道理;看到广告牌耷拉下来了,他就借来梯子重新用铁丝捆上;看见碎玻璃,他会立即打扫起来,送到垃圾桶边;有邻居把钥匙丢在屋里,他也敢翻窗户进口拿钥匙。 在亳州,张西军是一位上至市领导,下至基层群众都认得的名人。他是亳州市群众代表,多次旁听市人代会。 张西军是退伍军人,50年党龄,退休前是电影院的放映员。他每月退休工资1377元,老伴是退休教师,老俩口带孙女住在亳州城租赁的房子里。儿女都在乡下务农。张西军一开始做好事时,家里人都反对,现在都支持了。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帮助别人,锻炼自己!”儿女们都认可了父亲的话。 “身体还可以,还能干几年好事!”从小讨过饭的张西军心怀感恩。为了证实他身体好,他就地做起了俯卧撑,而且是拳头撑地。他还有一手绝活,那就是拿大顶。
张西军在桐城共休养25天。“我要做满25天”,张西军告诉记者。 如果这几天,你看到一个在路边拿大顶的人,他就是张西军了。 汪桂云 齐龙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