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5370
- 积分
- 1176
- 威望
- 10038
- 桐币
- 184
- 激情
- 1549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57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11-28

桐网贡生
 
- 积分
- 1176
 鲜花( 5)  鸡蛋( 0)
|
笪良龙生于1967年,安徽桐城市人。著名学者,从事于海洋水声环境工程。在研究领域取得众多成就,曾被海军推荐为国家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等诸多奖项。
笪良龙生于1967年,安徽桐城市大关镇缸窑村牛山队人,1985年投笔从戎。当兵第二年即以全军第一名(全军统考状元)的成绩考入海军潜艇学院通科部门长班。入学后,他似蛟龙入海,如饥似渴的学习钻研,为日后勇攀科技高峰夯实了坚实的基础。刚届而立之年,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笪良龙,就作为学科带头人之一开创了海洋环境的军事研究的先河。而之所以选择海洋水声环境工程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缘于读本科时老师的一句话:潜艇作战,特别是潜艇战与反潜战,与海洋水声环境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海洋声场环境效应,就可以出奇制胜,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老师的话,是希翼,又仿佛是冲锋的号角,使年轻的笪良龙热血沸腾,从此他便下定了决心,坚定的选择海洋水声环境研究方向。由于这个方向的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涉及的学科门类众多,且该方向的研究一直被西方发达国家视为核心技术,因此该项研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同时又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为此笪良龙的很多战友和同学都不理解,劝他改方向,导师也告诉他:“选择这个方向必须做好两种准备,一是要守得住寂寞,二是要有一辈子出不了成果的思想准备。”但笪良龙坚定的向导师表示:“只要能为提高潜艇战斗力提供一点支持,即使一辈子出不了成果,我也无怨无悔。这块硬骨头,我一定要啃!” 笪良龙简直是玩命似的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里,从此他的生活里没有了节假日,也牺牲了许多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一方面既要带研究生,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拼命地学习钻研相关专业知识,同事们称他是“拼命三郎”。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顽强拼搏下,难关一个又一个被克服,科技的高峰越过了一座又一座。十年磨一剑,辛勤的汗水终于凝聚成一串串金灿灿的硕果:
笪良龙教授为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最年轻的候选人。这是继徐南平院士、吴曼青院士之后,桐城的又一青年才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