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99|回复: 5

[桐城人] 桐城人物: 姚清芬方维仪 ■ 白 梦

[复制链接]

74

主题

194

回帖

315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1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11 10: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清芬和方维仪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一个人有两个名号,这不足为奇。奇的是她有两个姓氏。其实这也不足为奇,这两个姓氏,一个是她娘家姓氏,一个是她夫家姓氏。
1 B+ b" t: R! I6 K2 x8 s& ~1 f* [
' p! q4 S" ^0 p8 ]  方维仪(1585-1668),字仲贤,明桐城人。著名女诗人、书画家。方以智的二姑母。
! |8 ?8 y4 M7 e- x
  f4 O- N! i& N+ v$ |8 y  明末的桐城方家,已是赫赫大族。著名学者方学渐,方维仪的祖父即方以智的曾祖父,读经治史,习《礼》研《易》,著书立说,游走四方,讲学终身。他曾在著名的东林书院讲学,并在桐城创办桐川会馆,开桐城设馆讲学之先河。学渐生三子:大镇、大铉、大钦,皆传家学,考取功名,其中大镇官至大理寺少卿,属九卿之列了。方大镇即是方维仪之父、方以智之祖。大镇生一子二女:长女乃张秉文之妻方如耀;次女方维仪;幼子方孔,方以智父也。
0 R# T9 t& E. Q& M3 M/ @ " o, J. C3 D, f- w4 y
  出身名门,家学渊源,学风浓盛,不独男儿治学,女子亦然。方家二女皆工诗善绘,经史在胸,不让须眉。大姐方如耀嫁了才貌双全的张秉文,二姐方维仪却没那么好命。她17岁嫁给表兄姚孙时,孙已是久病缠身,不足一年,便呜呼哀哉。丈夫死后,维仪生下一女,不足一岁,又遭殇殂。一个大家闺秀,年轻寡妇,自此重归娘家,守节终身。
8 i0 U* M: z! p& |4 n0 j/ M
/ y! i8 e7 V: ]  关于她的凄凉身世,她有一篇《未亡人微生述》,写得呼天抢地、如诉如泣:“余年十七归夫子,夫子善病已六年……明年五月,夫子疾发……至九月大渐,伤痛呼天……遗腹存身,未敢殉死;不意生女,抚九月而又殂。天乎!天乎!一脉不留,形单何倚?”丈夫和女儿都死了,公公在福建做官,婆婆也随在官署,她一个年轻寡妇如何在夫家长住?风言风语是难免的,她以诗言志:“翁姑在七闽,夫婿别三秋。妾命苟如此,如此复何求?泰山其可颓,此志不可劂。重义天壤间,寸心皎日月。”从此“复归父母家,稍延残喘。叨蒙父、弟友于,使无冻馁颠沛之蹶。”守节是要有资本的,在封建社会,女子嫁人不过是为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虽然寡妇守节被大加宣扬,但真守起来却也是难上加难的。夫家不留,娘家不收的情况多的是。所以也就只好背着失节的骂名,去改嫁他人,不过是寻个穿衣吃饭的去处而已。
1 |$ @" C1 ^7 g; j % x9 o5 K  l. u2 G
  方家是大家世族,当然不缺她的吃穿用度,这才能成全她“重义天壤间,寸心皎日月”的泰山之志。
* x% L6 m5 ?. b, {) v4 ]2 N! ^$ k  人们往往喜欢拿现如今的道德标准来批评古代女子的节烈观,我大不以为然。试想一个男人抛家弃子去争权夺势,受封旌表,便是建功立业,可赞可叹的。一个被社会责任排除在外的女子,她能怎样?她要争的不也就是时代赋予她的荣誉吗?那荣誉就是贤良淑德,守贞守节。2 J! m, p( w, Y# |7 M: ^& M2 l
* ]1 u9 x% W* g  o3 u
  其实回归后的方维仪并不是活得凄凄惨惨,窝窝囊囊的。相反,她活得自由自在,有尊有严。“弟妻吴宜人愉惋同保,不幸早世,余抚其诸英,训诲成立,完其婚嫁,必当终于一诺也。”这说的是她的弟妻,也即方以智之母吴令仪,与她情同姐妹,年仅三十便去世,留下以智兄妹五人,全由维仪代为抚育成人。" p; I% \( L8 N0 L; W  w
$ i6 _( e" V! d, a
  方以智12岁丧母,最小的弟弟才2岁。方维仪不仅像母亲一样抚育他们,还亲自教授学问:《桐城方氏诗辑》中载:方维仪“教其侄以智,俨如人师。”方以智自己则这样描述:“智十二丧母,为姑所托。《礼记》、《离骚》,皆姑授也。”% i9 c) y+ W- P8 l8 C3 G$ Z6 ?. m

: s- L  E& F/ x' s" w+ r" u* D  除了帮忙父兄持家,抚育侄儿侄女外,方维仪还写诗作画,研史治学。她起诗社名《清芬阁》,与姐姐方如耀的《纫兰阁》、堂妹方维则的《抚松阁》互相唱和,史称三阁为桐城最早的名媛诗社。三方除会作诗外,还善绘画。她们的诗画水平之高,一点不在桐城的须眉才子之下。! y0 `4 z3 Q2 M9 r

# F0 K- L* z' w/ k  方如耀有《纫兰阁集》十二卷、方维仪有《清芬阁集》七卷,均载入《明史·艺文志》。方维仪还曾编纂《宫闱诗史》,点评古今女性诗作。而后人点评历朝历代的女诗人,也必要提到方维仪,说她诗近孟郊,画不逊于李公麟。8 v! h( i" A* c% u+ [0 D

5 R3 D- C* D# V  方维仪遭逢明末清初,改朝换代,乱世战火,个人命运和家国命运同样不幸。姐姐姐夫为国捐躯,爱侄方以智为反清复明奔走逃亡。方维仪的诗作虽不乏细腻多情的个人命过之叹,但更多的则是关注民生感怀时政的激昂悲壮之作。+ U! Q. a) Z  b8 ^* R
* v. J/ P. h5 @& X6 G$ @
  感叹个人命运的代表作有《别离》:“昔闻生离别,不闻死别离。无论生与死,我独身当之。北风吹枯叶,日夜为我悲。上视沧浪天,下无黄口儿。人生不如死,父母泣相持。黄鸟各东西,秋草亦参差。余生何所为?死亦何所辞!日日复如此,我心徒自知。”
- g9 Q: F# O: f: b 5 N8 }4 z5 Z: h7 i- R
  关注民生时政的代表作有《旅夜闻寇》:“蟋蟀吟秋户,凉风起暮山。衰年逢世乱,故国几时还。盗贼侵南甸,军书下北关。生民涂炭尽,积血染刀环。”, N" H( O$ {! h  q1 ^/ L5 u. I
; Q6 u0 S6 j' s1 G6 O% ]
  她的代表作还有《拟谥述》、《楚江吟》、《归来叹》、《老将行》、《从军行》等。0 C- _; L  X# q( x6 u3 C: Y, T

3 u7 x/ h2 A/ N& b  方以智为其《清芬阁集》题跋时感叹:“嗟夫!女子能著书若吾姑母者,岂非大丈夫哉!”
; p7 J; S3 t0 h0 K/ t% G
2 V; |1 r1 X* M6 P! L& o4 {  一部中国文学史上,有几个女人的身影?方维仪跃然其间。中国的女性,入史册者,大多是以某某夫人寄名。历史上的中国女人,无法去与男人争功名,争的只是诰命夫人的品级。而方维仪,历史很慷慨的给了她一席之地。无须借助夫家,她是以自己的才学安身立命,留名青史的。5 w- v1 D1 Q1 |; Q/ t4 d4 F

8 d" H- y: C! U( s  @: Z5 ]6 U  史书载她,或曰方维仪,或曰姚清芬。那个早逝的姚孙棨之名,反而是因为附在她的后面才得以载诸史册,留诸后世的。
& t) `8 T' l& u8 y
( \/ v3 j) S3 R9 ~  方维仪,小女子,大丈夫,一生坎坷,名节高标。84岁寿终。死后有专祠奉祀,祠中匾曰:“今之大家”。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74

主题

194

回帖

315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15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0: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方维仪夫死,她立石桐城鲁洪山,誓与夫同穴。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99

主题

3559

回帖

3861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861
鲜花(8) 鸡蛋(1)
发表于 2009-12-11 11: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一而终妇人之義 然闺房之内其事暗蔽情动于中 物诱于外而能以礼自持至死 不愧此丈夫 之所难也 妇人女子无师友为助 道义之业 固守其志于幽独之中 纲常风化孰有大于此者叙贞节 嗟呼!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

主题

1683

回帖

2707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70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11 12: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叹   从明末走来:'(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

主题

1683

回帖

2707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70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11 12: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不错  亦为桐城今大家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99

主题

3559

回帖

3861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861
鲜花(8) 鸡蛋(1)
发表于 2009-12-11 14: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ishu 于 2009-12-11 14:51 编辑
9 @0 p  k+ `! [: a. }
% `) o# [4 ~% c6 p7 D9 [- o  j何曰姚清芬!, {) C7 O% s2 n. T: Y

7 Z9 U: p% `' G- C9 f1 V) t桐城麻溪姚氏先德傳载节孝前甫公諱孙棨元配方氏大理寺卿方諱大镇女名仲贤淹贯经史能诗文工书畵年十七妇前甫公逾年而寡矢志苦守厯盡艰辛營室移夫柩藏之以待同穴守节六十六年著有清芬阁等集夫弟尚寳職方两公建专祠曰良隐以祀前甫公夫妇载县志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