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hishu 于 2009-10-18 21:28 编辑 & T) T% u8 E9 \6 m h8 a) V4 x
! O5 N' @" _) u' R! s3 t4 s
下载 (95.6 KB)
% M3 I& H; ^' W" o2009-10-18 16:02
4 f' L: d3 q7 {* H. ?. h; @ h. y4 m# w& r2 A
$ {& b1 D2 o( _6 z& W8 _http://video.ssreader.com/playvideo.asp?id=2588(上集)' U2 f; n* D T" s5 S# f; }% e
http://video.sslibrary.com/playvideo.asp?id=2589 (下集)
# h" `$ f" G* g, f. k- L& ~' {) T# L- E( K3 Y3 b0 ?2 ?
( s7 A3 `% g o* D `·
2 l. }, t& E4 ?' h6 F5 G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邸永君,今天给大家带来的题目是文章巨族“桐城派”。桐城派它是一个散文流派,它形成于清代,它对于它以后乃至当代的中国写作的行文风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现代由于很少有人9 j; Z4 `, L6 o, I* r+ z, u
' L5 h5 B3 }( r, a; T. f) P·
& i4 l0 y# L# G8 R# k提及这个事情所以好多人就不太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我因为搞清代翰林院制度研究,桐城派的这些大腕,按现在的话说,这几大家基本都出自翰林,所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单地梳理,形成了一篇文章,今天就以它为脉络,把桐城派的来龙去脉 8 d, y9 P6 I: {7 P& f2 S) v) I
·; u/ n+ T4 l* N1 A2 k& B+ ?5 |
给大家稍稍地展示一下。咱们知道清代它是少数民族满族进行统治的,而且中国已经到了传统社会的晚期,所以清代它这个专制程度是很高的,经常大兴“文字狱”,什么叫“文字狱”呢?就是以文字而获罪,明明写的跟它没什么关系,它就给你捕风捉影,最后,按现在的话说无限上纲,像有的写的这叫 " i* \8 j @! }9 q& U
·
% t2 L- x6 A/ E, B& f7 ]比如写诗叫“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就是清代一个士大夫写的,突然间看见他这个书可能放在,因为过去的窗户也不像现在这么严,结果风一过来把他这个页给弄乱了,他就突然间有所感触,“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结果被举报了,这帮人说“清风不识字”,那你说我们清朝这些人不识字, % i. j9 Y* l( M5 l' _8 |
·
( X9 U4 P. E6 B/ L结果为这个就获罪,这可以说就是“文字狱”,像在文革当中这种情况也是很多的了,咱就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这些学者往往是动辄获罪,你这还没怎么说呢是吧,你已经罪就下来了,所以当时的学术界它就放弃了在这明末清初时期有个大儒叫顾炎武,他所倡导那个经世之学,所以整个知识界就向着“考据”方向迅速转变, : ~5 L- R- V% F. R8 g6 u
·" s" s. t+ h" L, ?+ w# k
而形成了“乾嘉学派”。学者们表面上他仍是在标榜“实事求是”,但事实上已经退入了故纸堆中,以避开腥风血雨的严酷现实。到了清代中叶以后,诗词文章在体裁、风格、内容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桐城散文派,也叫散文桐城派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 @% L8 U5 | G5 h' T% V9 Y6 s因为这以后咱们知道中国是以崇新为主,而对过去的东西持批判态度,桐城派它失去了依托,日趋暗淡。到了这后来咱们知道白话文已经形成了主流了,大多数作品基本上属于行文无章,立论随意,结构松散,而且我不喜欢现在的文章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满纸“的”、“了”,“的”和 “了”特别多,这个“的”和“了”一多的话,这个文章的文采 就特别受影响,读起来非常的不舒服,但是现在的散文往往都是这种风格,现在你要再想看文章,你不要再追求什么“行云流水”、“辞理兼胜”,“文从句顺”已成赞语,说这个文章文从句顺这已经很不错了,有好多文章整个文不从句不顺,你看着它就费劲。但是像过去咱们知道你不只是文从句顺,最基本的,要“行云流水”、“辞理兼胜” “义理、考据、辞章”好多个讲究,如果那样的话,天下无文章,那谁都不敢写了。所以我就提到,我说如果桐城派三祖九泉之下有知,看到现在这些文章必再气死一回,那肯定又得回去,根本眼都睁不开,但是这是没有办法,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现在没有特别严格的一种熟套让大家来遵循,现代文发展了这么多年,我觉得也应该有一个套路, 但是这些人又没有能力真正地总结出一个让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一个套路,所以这也是咱们中国现在的文坛众说纷纭,各自为战的这么一个现象的一个根源,今天限于时间,对于桐城派散文的来龙去脉就讲到这,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