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1|回复: 0

不吃不喝魏文斌一天看病百余人 作者:东城桐人

[复制链接]

475

主题

8497

回帖

1万

积分

桐网进士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4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0-28 22: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范维

进入同仁医院先从尸体上取角膜 擅长眼底病治疗 创新多项技术 追求医术又追求医德魏文斌创造性地设计了一套应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技术进行眼内肿瘤局部切除的方法,在国内首次应用这一技术,已治疗了40余例眼内恶性肿瘤患者。


魏文斌正在给患者检查
魏文斌在讲课
  进入同仁医院先从尸体上取角膜 擅长眼底病治疗 创新多项技术 追求医术又追求医德
  不吃不喝魏文斌一天看病百余人
  出场人物
  魏文斌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医务部主任,曾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9月30日,在国庆节的头一天,魏文斌照旧来到了同仁医院值班,“病房还有很多病人,几乎没有一次过节不是在医院度过的,如果不让我来,还会觉得不踏实呢,”他笑称,已经习惯过节时值班。
  10月1日,魏文斌作为北京市卫生系统的代表,受邀观看了国庆阅兵典礼。
  坐在西观礼台上的魏文斌,上午观看了整个国庆阅兵仪式,“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国家先进的各种武器装备,亲眼看到了祖国的军事装备实力,”魏文斌说,军队先进的装备,让他真切地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而10月1日当晚国庆联欢晚会的歌舞表演中,歌手们演唱了多首老歌,也勾起了魏文斌对过去的回忆。“能够在天安门广场见证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真的让我感到无比的荣耀。”
  国庆节期间,魏文斌还受邀飞往瑞士参加某国际论坛。
  擅长眼底病治疗 创新多项技术
  魏文斌擅长于眼底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和治疗,在视网膜脱离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眼内肿瘤诊治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有3000余例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经验,是国内知名的中青年眼底病专家。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是临床上最难处理的内眼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过去眼科大夫对此束手无策,多以患者眼球摘除或眼球萎缩而告终。
  通过观察和实践,魏文斌提出了处理这一并发症的最佳手术时机和方法,设计了一套手术处理方案及具体手术技术,并采用这一技术治疗了20余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不仅保住了患者的眼球,并使绝大多数患者的视力得到恢复,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
  葡萄膜恶性黑色瘤是眼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眼球摘除术。
  魏文斌创造性地设计了一套应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技术进行眼内肿瘤局部切除的方法,在国内首次应用这一技术,已治疗了40余例眼内恶性肿瘤患者。
  在不危及生命的前提下,不仅保存了患眼,还挽救了绝大多数患者的视力。魏文斌的这一技术为眼内恶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进入同仁医院 先从尸体上取角膜
  魏文斌生于安徽桐城,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1986年分配到北京同仁医院。刚开始,他的主要工作是在尸体上取角膜。
  当时,那是一个在别人看来又苦又累的活儿,而魏文斌却认为它很神圣,因为每摘取一份角膜就又可以帮助一位失明的患者恢复视力。
  取材料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时没点儿,只要得到志愿捐献者去世的通知,就必须立刻前往。因为病人死亡超过六小时,角膜就作废了。午夜时分睡得正沉,或是北京的数九寒天,他都要立刻飞奔赶到。
  常常,取角膜前需要再与病人家属协商,等到正式工作时,时间已经迫在眉睫。只有快、准、稳,才能保证角膜的鲜活性和完整性。三年一千次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直到现在,他15分钟取18个材料的纪录,依然无人可破,魏文斌得了个外号,叫做“小魏飞刀”。
  一天不吃不喝 最多时看过百余个病人
  魏文斌每周二、四出门诊,这位主任级的医生,医院为他安排的专家门诊量是每天看30位病人。而无论是专家门诊还是普通门诊,最多的时候他一天看过一百多个病人。
  为了节省时间多看病人,他可以一天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直到最后累到话也说不出来为止。
  而每周的一、三是他的手术日,一天下来八台手术,从早上8点进入手术室,不到晚上9点出不来。“与做手术相比,出门诊已经很舒服了,”魏文斌说,每次手术下来最累的就是颈椎。
  去年他因大腿骨折做了一次病人,“我在手术中全麻后,眼睛一直睁着,术后发现眼睛疼得厉害,原来是因为眼角膜在手术时一直是干涩的,出现了角膜上皮剥脱的情况,”魏文斌说,在以后他给病人手术时,需要全麻的病人,为防止病人术后眼睛难受,他都会用眼药软膏把病人的眼睛封住。
  长期处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中,魏文斌的健康已严重透支。同事经常强迫他休息,但一见到病人,他就又精神起来。
  在魏文斌的心中,有一个他一直默默追求的最高境界――做一名既有医术又有医德的好医生。
  去年灾区之行 感动无处不在
  2008年6月11日至17日,魏文斌作为香港福佑基金会的“义工”,在原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周建国的带领下,一行4人前往四川地震灾区进行考察、灾情评估,为基金会在灾区进行长期的重建项目进行选址规划和筹备工作。
  魏文斌一行走访了重灾区彭州和江油两市的4个镇,看望灾民,考察受灾的学校、卫生院、养老院、幼儿园、乡村等,实地查看灾情,了解救灾的进程和实际困难,听取当地负责人汇报重建的规划。
  最后,基金会确定在江油市大康镇实施一项为期3年的灾后重建项目,包括参与受灾的学校、卫生院、养老院、幼儿园、乡村的整体规划与重建。
  短短一周的灾区之行,魏文斌说感动无处不在,那些教职员工在灾难面前奋不顾身转移抢救受伤学生的动人场面让他深受教育,灾民们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的凝聚力,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无不让魏文斌深受感动。
  寄语青年人
  人的一生从成长成才到成熟,都会经历勤奋努力,吃苦磨炼和进步喜悦,所有的经历都将是财富,无论是吃的苦还是成功的甜蜜!愿我们的人生拥有更多的财富!
  ――魏文斌
  采访手记
  小眼睛 大世界
  “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认识,70%来自于视觉,而眼睛作为我们身体上又小又精密的器官,存在的意义不容忽视。”当谈到20多年的研究对象――眼睛时,魏文斌用“小眼睛大世界”来概括。
  魏文斌本人也是一个眼睛不大的人,虽然是眼科医生,但是他却戴着400度的眼镜。他笑称,轻度的近视可以延缓老花眼来临的时间,他的“手术青春”会比较长。
  今年44岁的魏文斌除了工作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摄影,他可以用他心爱的单反相机留下美好的瞬间。摄影与眼球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它们都运用了小孔成像原理。
  科研成绩硕果累累的魏文斌还资助了多个教育计划中的失学儿童。从农村一步一步考出来的他,连上大学都靠亲朋资助,非常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一点关怀。
  采访将要结束时,做了一天手术的魏文斌,脸上露出了一丝疲惫。他说,每当这时想想那些绝望的病人,在自己这里得到充满希望的诊断时,那种成就感可以让他忘记所有的辛苦。
  本版文/记者范维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