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hishu 于 2009-10-23 14:01 编辑
& D# _. j% X' ?; a/ Y: d @& P, g3 ?6 d0 R, Y6 Z) S+ V. |
一代名相张廷玉:最勤勉低调,一代名相张廷玉:最勤勉低调,唯一配享太庙的大清汉臣 作者: 编辑:段然7 S( m O: n- }, O7 c
本为一代名相,出身国相之家;亲历康雍乾盛世,其才其学堪比先贤;常思淡泊,位极人臣无骄奢之态;沉稳平和,荣宠加身而不改本色;清心寡欲,拂却繁华两袖清风。因其低调,史书所记寥寥,但青史所存每一笔都光彩耀眼,如同闪电,瞬间便照亮了后世人的心灵——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研斋,又号澄怀居士,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康雍乾三朝五十年为官,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太子太保等极重要和显赫的官职。完善了军机处规制和奏折制度,主持编写了清朝时期的很多重要文史典籍,如《明史》、《康熙字典》、《雍正实录》、《授时通考》等,著有《传经堂集》、《澄怀园诗选》等多部作品。去世后乾隆遵雍正遗诏特准其配享太庙,成为清朝享此殊荣的汉族大臣。
* y) t& c& P2 W+ z6 P- N- L 图左:张廷玉像。图右:清太庙遗址。 清朝的太庙是皇帝的祖庙(今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为皇帝祭祀祖宗之处。太庙前殿为祭祀主殿;中殿供奉努尔哈赤以下历代帝后神龛;中殿后界供奉努尔哈赤以上四世祖先;前殿东庑以王公(并非所有)配享;前殿西庑为功臣(仅为满臣)配享;中、后殿两庑储藏祭器。每年除夕前一日祫祭,中、后殿神主奉至前殿合祀。后殿遣亲王行礼。国有大事大典,遣官祭告。所谓张廷玉配享太庙,就是按照雍正皇帝的遗诏,张廷玉死后其神位可以安放在太庙的前殿西庑,接受皇帝每年一次的祭祀。终清一世,汉大臣以功臣配享太庙的,惟张廷玉一人而已,这是清朝历代皇帝对汉大臣给予的唯一一次最高礼遇和殊荣。
' a$ B/ [* ~1 I" Z
" w: p0 k/ u: w6 w9 F% a# ~$ |6 b4 ?+ D
清廉门庭的中正子弟
5 i. a; d# L a8 K
I2 @ C2 Z- R9 _. v8 T安徽桐城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文化名城,文化气氛极其浓郁,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素有“文都”之称。尤其是明清两代,出现了一大批儒者名家、高官达宦。张廷玉的父亲——张英便是其中之一。
% ~, L/ |2 O+ R1 d" e+ E8 K4 m3 v& r( v) C1 |/ p
" y0 S. @# I' H0 O
) x) ?) R' P: c3 A# A桐城文庙 桐城文庙是桐城文化的象征,也是当地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内设有桐城县博物馆,中藏有包括张廷玉的虎铜印等在内的多种珍贵文物。
( @3 `) X$ M# |# B张英是康熙时著名的贤臣良相,也是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于康熙六年中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据《清史稿》[. J) t9 b' z7 `3 E- o8 N
《清史稿》:“(张)英性和易,不务表襮,有所荐举,终不使其人知。所居无赫赫名。在讲筵,民生利病,四方水旱,知无不言。”
; v4 X5 {* D3 ?# p, A! y+ i记载,张英为官清廉,人品端方,是一位十分平和、务实的人,从不夸许自己的功德业绩,生活简朴。但是关系到民生疾苦时却大声疾呼,知无不言,因而深受老百姓爱戴,亲切地称他为“张宰相”。康熙曾以“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之语评价他。 c# x- ^6 M( r& i
张英的家教也秉承了自己的一贯风格,他建造了一处书斋名叫“双溪草堂”,书斋门联题着“俭勤自是持家本,和顺端为受福基”。康熙皇帝还给“双溪草堂”题了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是这样说的:“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也说出张家一门淡泊的、致远的、少与人争执的处世哲学。张英还专为后人所写的家训《聪训斋语》,其中的《立品篇》中专门有一节说“能容让”,其中写道:“欲行忍让之道,先须从小事做起。”, X! T3 e: l" Y6 h- o% ]9 F
: W8 g2 ~! V- ~0 J清刻本《聪训斋语》 教子有方的张英为清朝培养出了一位国相——张廷玉——他们是中国封建时期唯一的父子宰相,留下了“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佳话。张廷玉深受父辈淡泊致远、克已清廉的家风影响并将之传承下来,后来张家在举业不断,名宦迭出,张廷玉又有四个儿子、四个孙子、一个曾孙相继考上进士,一门三代十进士。影响之大,震惊朝野。张家在京城、乡里誉称四起,时人盛赞之语如:“父子双宰相”、“三世得谥”、“六代翰林”、“自祖至玄十二人先后列侍从,跻鼎贵。玉堂谱里,世系蝉联,门阀之清华,殆可空前绝后而已”、“一门之内,祖父子孙先后相继入南书房,自康熙至乾隆,经数十年之久,此他氏所未有也”等。张氏之所以如此兴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良好的家训家风的教诲和熏陶。
, k4 q3 l/ R! f至今桐城还流传着张英让墙的小故事。一年张英的老家忽然来信,信上说因为盖房子占地皮的事情,与隔壁叶家发生了冲突,张老夫人便写信要儿子出面干预。原来,张家扩建房屋,因为自家地契上写明“至叶姓墙”,便将院墙盖到了邻居墙下,邻居是叶侍郎家,叶家提出让张家后退几尺。张家便说是按照地契修房,并无不对,如果后退留路,也应该两家都后退几尺才行。于是,争执不下,叶家最后告到了官府。张英看完书信,便提笔在信背面写了几句话,让来人给老夫人带回。原来,信中是一首诗:
& F, v! T4 U! g N3 H& i2 ] h, y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a% f7 ~) ~' K张老夫人看后,主动退让了三尺,叶家深受感动,也羞愧不已,同样退了三尺。做为桐城一景的“六尺巷”- w& T1 }9 N- h
至今仍在,并历久弥新,时时传扬纪念其中蕴含的宽容和谦让。在这样的环境里,张廷玉从小耳濡目染,自然受到了十分有益的教育。0 m* G t. N8 W8 c# }0 m) A
; d7 s2 Q/ i, i4 M4 I图左:六尺巷遗址。图中:“礼让”牌坊。图右:“懿底流芳”牌坊。 张英不但是注重对子女品性的塑造,更注重对其学识的培养,常常在繁冗的公务之余,亲自督促小廷玉及兄弟们读书。张英本是一流的文史大家,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张家子弟个个文采超拔,博学广识,尤以小廷玉为翘楚。小廷玉沉稳机敏,平时不肯多言,但开口时往往一鸣惊人,切中肯綮。张英常常将小廷玉带在身边,留意加以悉心调教。在张英的一手栽培下,小廷玉10岁便可诵《尚书》、《毛诗》,而且知古论今,工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小廷玉围在父亲身边看家人放炮。张英看到眼前的热闹情景,便想出对联考考儿子,他看着小廷玉吟道:“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不敢怠慢,正在低头思索时,忽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灵机一动联上心头,朗声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而且气势不凡。
8 ]) q$ P8 y/ `1 |1 ?, R! n& T: {# {张英身处官场,深知世情险恶,所以也常常教导张廷玉官场的是非,教其匡国济民与明哲保身之策。转眼张廷玉便16岁了,颇得家风熏陶的他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中正底蕴,恺悌风范。一日,张廷玉兄弟陪着父亲在自家花园里观赏荷花,品书论事,父子其乐融融。父子对着满池的碧叶红荷,不由逸兴遄飞,张英略一沉吟,便说出“白藕入泥,斜插玉簪通地理”的佳句,说完便止步看着张廷玉。张廷玉马上会意,顷刻便对出下联:“红莲出水,倒悬朱笔点天文”,上下联意境浑然,如天作之合,都蕴涵着务实、勤勉、志在高远的情怀。听到此句,一贯内敛的张英不禁朗声大笑,阅人无数的他知道,自己的心血没白费,眼前这个英姿挺拔的儿子日后定成大器。) i4 y; P- K, x( T/ T#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