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4519
- 积分
- 19
- 威望
- 14
- 桐币
- 14
- 激情
- 0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4-3

文都童生

- 积分
- 19
 鲜花( 0)  鸡蛋( 0)
|
发表于 2009-9-13 17: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住小巷——转贴
也许是自己幽居深巷的缘故,今晚散步拐进桐都书店时,我一眼就看中了这本书——《说巷》。《说巷》是本说巷的书。薄薄的小册子,页仅过百,却配附了120幅大小图片,通体黑白,比彩照更加耐看。历史感、沧桑状,一目了然。
小巷是什么?小巷是城市城镇的毛细血管与神经末梢,是大脑深处的曲折沟回与尖端之想。城市的大街是明亮的、繁华的、光怪陆离的、熙熙攘攘的,而城市的小巷则是沉静的、幽僻的、与世无争的、是让一颗颗浮躁的灵魂安身立命的妥放之地。
小巷不小。小巷里有里仁贤人,有青藤书屋,有秦楼楚馆摇曳的如豆灯光,还有清澈见底清冽人心的古井凉水,更有安贫若素却又怀济天下的圣者的遗风流韵。“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浓重乡音的吆喝声回响在小巷上空时,小巷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古典幽梦的从前。
我爱小巷。小巷的深邃总能牵引人思越千载,平渡古今。我访问过江南的不少小巷,苏、锡、宁、扬、常熟、桐乡、溪口、同里、乌镇、西递、屯溪、汉阳等等,这些前朝逸闾,都留下了我的足印。数不清的仄道高墙、深宅大院、花局酒幌、衣香鬓影,无一不风姿绰约、楚楚动人。只可惜我寡才少识,没有为它们留下半点笔墨文辞。而南国丽江、大理的旧弄古巷,更让我叹为观止、瞠目结舌。即便它们湮没了历史的风尘,以至游人如织,笑语喧阗,却也总能不时地邂逅那青衫大袖、挥毫泼墨的现代隐者,他们的风度与遥远的古代一脉相传、一气呵成。
我爱我居住的这条寺巷。这可是吾乡绝代大哲方密之、文武双料姚石甫的故居所在。我日日走过他们青砖班驳、素瓦接叠的老屋,我心灵的角角落落古朴得无可言说。秋雨的日子里,我蹀躞其间、跫音自听的时候,偶或有邻家少女与我擦肩而过。伊对我浅浅地一笑,然后款款地消失在我的身后,我立时欣赏着也便成了上个世纪初的某位诗人。
然而,又让我扼腕叹息的是,吾城“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的如烟往事,却真地成为逐渐消逝的车窗外风景。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日益掠夺着老城文化的深广根系,小巷也在钢铁战士推土机的残暴面前昭然若揭、袒露无余,深藏含蓄的书台香阁、乌衣寒柏、花窗老梅、银镜冠梳,刹那间被斫砍得伤痕累累,老泪纵横。如此煮鹤焚琴的毁灭荒凉之事,焉能不让人心毁灭荒凉?!
小巷,你且慢走!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