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3124
- 积分
- 2881
- 威望
- 20578
- 桐币
- 721
- 激情
- 947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44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2-22

桐网贡生
 
- 积分
- 2881

 鲜花( 4)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daifuquan 于 2009-8-9 16:46 编辑
科学规划,打造桐城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文/戴福全
笔者是一个对桐城无比热爱、对桐城的发展无比期待的身在他乡的游子。我深以身为桐城人而自豪,出差在外我也竭力宣传桐城,向同事、朋友和国内外的客户介绍桐城的文化传统、人情世故和经济发展。
这些年桐城也确实取得了让人骄傲的成绩:火车站改造的胜利完成、民营经济开发区的欣欣向荣、龙眠河改造的热火朝天、村村通工程的顺利进行、孔城老街的完美演绎……….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说明领导班子也是务实上进的。这是桐城人民的福气!
但在这些成绩的背后,也隐藏了一些尚未完全暴露出来的问题。尤为突出的便是桐城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没有产生出与其名气相符的效益。桐城被誉为文都,历史上出过多少名人我就不赘述了,大家很清楚。这里是桐城派的故乡,黄梅戏的故里,是皖江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境内山山水水美不胜收,更有着孔城老街和六尺巷、文庙为代表的古迹,其实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似乎说道旅游,去小城旅游,湖南的凤凰、云南的丽江、山西的平遥更能吊起大家的胃口。
远的不说,就说浙江的安吉,凭一些竹子硬是打出了品牌,把蜀南竹海的名气都给压下去了。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了,得有品牌,得创造自己的品牌,最重要是把品牌成功的推介出去。桐城最大的品牌便是“文都”,江西临川被誉为才子之乡,桐城丝毫不逊色于他。
下面我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表述下,以求抛砖引玉,大家一起建言献策,把桐城的旅游搞上去,经济发展上去,让人民的生活真正的好起来:
一、做大做强桐城的“文都”品牌。若要做大做强文都的品牌,就要有创新且合适的营销。我们应该全民动员,让在外务工的老百姓也为文都做一名宣传员。这只是民间的一些力量,政府应该其主导作用。我建议政府在财政预算里设立“桐城旅游宣传专项基金”,从制度上和经济上保证文都品牌的顺利打响。
二、完善旅游区综合服务功能。一方面我们要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把路修好,把旅游区建设好,从硬件上保证旅游事业的稳定持续高效发展。尤其是汽车站和火车站更要建设好。上次日全食事件后,有一个网友在我们的市民论坛上发帖,表示对桐城的车站和公交系统很失望。这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与动力。车站是我们给来桐的朋友的第一印象。笔者自己出差在外的时候,到一个地方,一下车就会仔细看看这里的车站环境,然后对这里就有了一个主观的印象。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却是我下次愿不愿意来旅游的一个依据。另外,各重要资源与市区之间应该有专车直达。义乌火车站和汽车站附近一般都有直接到横店影视基地的巴士。这样可以极大的方便想去欣赏美丽的自然人文风光的远方来客。我个人觉得,起码孔城、嬉子湖、龙眠山应该有专门巴士直达市区。
三、拓宽各种融资渠道,打造桐城的旅游新天地。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前提下,可以引进外来资金,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共同把旅游这块蛋糕做大。孔城老街改造,引进战略投资8.8亿就是极好的一个尝试。我相信孔城老街产生的效益绝对不止一个8.8亿!
四、开发有特色的旅游服务。可以试着在已经开发好的景区内,表演黄梅戏这一特色戏曲,还可以编排一些有我们地方特色和桐城烙印的民间节目。
五、与一些旅游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呵呵,由于笔者并不懂旅游,只是一时兴起而言之,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欢迎大家踊跃跟帖。真诚希望能够把桐城的文化品牌打响,让更多的人来领略文都的深厚底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