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9623
- 积分
- 491
- 威望
- 133
- 桐币
- 191
- 激情
- 329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42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0-15
荣誉会员
- 积分
- 491
鲜花( 1) 鸡蛋( 0)
|
市里有屋是归处
敲下这个题目时,心里很有几分得意,因我在市里有了房子,而且房子所处的地段还不错。市里购置了房产,我的心塌实了不少。人到中年,终于有了一个永久的归宿之地,感叹之余疲惫的心松弛下来,市里有屋的感觉真好。
市里买房早些年很少想,一来自己的单位离市里很远;二来不想过早的成为房奴,因为我还不习惯这种生活方式。不过知晓当年的师范同班同学张劲松、张志宏、姚文斌等一个个在市里安居下来,特别是参观了汪世祥的新居,赞叹其漂亮清爽的同时深感惭愧,身在远乡僻壤的我与他们比显然严重落伍了。惭愧的同时心里较着劲,什么时候我也弄一套,但一离开桐城就忘了。梦里似乎也憧憬过回把,梦毕竟是梦,醒了也就归零。真正动心思是从儿童时代的好友——费宏斌由乡镇书记调到房改办兼公积金中心做主任时开始。我是个很念旧的人,听说他上来了就赶去看,十几年没见,挺想念的。看前心里还打着鼓,人家现在身处高位理不理自己还说不一定。没有想到的是他对我极其热情,更没想到的是他非常忙还留我吃饭。席间他力主我到市里来买房子,不断数说着市里居住的好处,表示买的话将给予帮忙。多年没见,地位变了,他还这样关心我,“拉兄弟一把”,我非常感动。
回来后心便活络起来,脑子只要闲着就转到买房上,但就是下不了决心。那时房价好的地段也就一千七八百,要是买百个平方十几万就能搞定。脑子想着房子,手数着不多的存款,最后硬是在房价大涨了六七百后,终于拿定了主意。买!借钱都要买!再不买,以后可能就更买不起了。
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给有钱的亲戚都打了电话,最后还是公积金帮了大忙。在办理公积金贷款的过程中享受了中心几乎所有工作人员的关爱。办理公积金贷款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公积金是造福人类的光辉事业,公积金中心的服务是春天般的温暖。望着买下的宽敞明亮的新房,打心眼里感谢公积金给我的好。
房子所在的小区是太阳城明珠广场,这是个“明珠”一样的楼盘。对面是在建的实验中学,与这样大的中学在一起楼盘升值空间肯定大。小区内最典型的标志是耸立着安庆市最高的建筑——二十九层大楼。站在上面人有飘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这个城市的主宰,仿佛自己口袋一下子变得充实起来。那种感觉虽然是瞬间的,但对于没钱人的我来说是不可复制,是痛快的。当初升的阳光射向大楼、泼洒到我身上时,感觉是那样的温暖、温馨。
我家的房子在我们那幢,应该说楼层适中,光线不错,空气也不错。当拿到新房钥匙时,“太阳出来喜洋洋”,“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这些歌词一下子全冒出来。第一次站在新房子里的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房子就是我的,我在市里也能有房子。“市里有屋是归处,书房一间上上网”一直是我的梦想。女儿上大学不在家,我把女儿的房间布置成书房,铺上木地板,冬暖夏凉。我在这样舒服的房间里上网,看必看的新闻,品芬芳的文章,也可敲打自己喜欢的文字,尽情地享受网络带给我的欢乐;还可躺在床上做本不该属于这个年纪的梦。老婆说,你还做梦呀,你当你是十八岁呀。信心虽然经常受打击,但自嘲后梦还是照做不误。市里有屋真好,在这样的屋里做梦更好。
市里有屋,小时对于我来说,是做梦都没有梦到的。那个时候家境太差,连吃饱肚子都成问题,谁还会想住的事。记得最小时候家里的房子是人家的,后来在大伯家的地皮上做了三间茅草房,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草房的好处是冬暖夏凉,下雨天可就遭了殃。杜甫“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我们家也差不多。常常是半夜时母亲把我们叫起来,所有人拿着能用的盆、桶接水。水“滴答”、“滴答”的响,仿佛是诗人在不停的哀叹。盆里的雨水是酱黄色的,茅草的颜色,浓得像尿,看了有吐的感觉。雨水滴到床上,觉到没法子睡了。
托改革开放的福,八十年代初终于把茅草顶换成了瓦,全家人着实高兴了一番,这也意味着我们家境况有了相当的改变。但由于屋子低矮,夏天瓦房比草房热多了,中午简直没有办法入睡。于是喜欢做梦的我做了这样一个梦:一人住进了一间大房子里,房子好长好长的,前后都是窗子,屋中间只有一张床,我躺在床上,一阵微风拂过,很快就进入了仙境。
时代在进步,八十年代末我住进了楼房。因为结婚学校在二楼给弄了半间屋,虽小但因为是楼房,我很满足,况且我们家族我是第一个住楼房的。不久我又搬到了学校最好的一间房里,这是个“校长室”,校长的,校长刚调走。十八个平方,有四个大窗子,空气好,光线好,这屋比我早年梦到的房子还要好。在这屋里我充分享受了只有校长才能享受的住房待遇,在这样好的房子里我们的女儿孕育了。这是个不错的女孩,从小到大带给我们的都是快乐与喜悦。不过住进“校长室”我得感谢“老汪”老师,这是他仗义执言与热心帮助的结果。我与“老汪”老师共事时间不长,他现在桐城某媒体做宣传报道,但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忘记他,一直记着他对我的好。
九十年代我的房子又调整为两间,而且搭了个坯,作为厨房。厨房是自己买材料找人弄的,虽辛苦但整个过程是快乐的。有了厨房,家里干净多了。
本世纪初,沾老婆单位的光,集资有了一套不大的单元房,生活指数有了相当的提升。但没有大的装潢,不是钱的原因,总觉得我还要走,我不会在那个地方呆一辈子,我迟早会在市里买房,到市里养老的。市里安居我可以买喜欢的早点,可以到麻将馆打打小牌,如果能赢得小钱更好。那套房子值得一提的是懂事的女儿苦干还是苦干,实现了我没能实现的愿望,顺利地考起了桐城中学。女儿考取的那段日子,不大的房子里飘荡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流的是幸福的泪花。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到处都在搞建国六十周年征文,述说回顾翻天覆地之变化。我想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就我家房屋来说,从无到有,从土坯到砖混再到框架,从农村到县城边缘再到市区,从每人几个平方到几十个平方,从阴暗潮湿到宽敞明亮,这些具体而细小的变化足以折射出整个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足以说明改革开放几十年祖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现在我市里有屋了,市里有屋的我冬天再也不需要在桐城街头凛冽的寒风中寻找歇脚的地方了,每当想到这点,心里便有一股股暖流在奔腾、流淌。
(本文于4月2日发表于安徽文学网)
[ 本帖最后由 吴春富 于 2009-4-4 07:44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