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00|回复: 6

[桐城文] 澄怀园语(节选)

[复制链接]

29

主题

876

回帖

906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06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28 22: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廷玉《澄怀园话》读后,禁不住一连录入了自以为其精要处,原因有二:一是该书是随笔,不是官方文牍,记载的是平时居家、交游、读书、处事、接物的点滴感受与心得,无矫饰,自然朴实,能接近;二是张是大家,处高位,浸染于繁华闹市、丰腴糜丽之中,用张的话说,是席丰履厚之人,其文虽超凡脱俗,不染尘埃,读后不觉脱世虚空,反觉平易落在实处,使人踏实。* N5 L% g+ O9 r, g
明人陈眉公说: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堕。言下之意,入世要有出世的胸怀,否则,在尘世中就受种种诱惑而堕落。这一句也就是张廷玉《澄怀园话》的最好总结了。
% b7 B: D' ^: I) U/ m% U# v: R8 S+ n
澄怀园话(节选)·张廷玉
卷之一
一、凡人得一爱重之物,必思置之善地,以保护之。至于心,乃吾心之至宝也,一念善,是即置之安处矣;一念恶,是即置之危地矣。奈何以吾身之至宝使之舍安而就危乎?亦弗思之甚矣。
; z) m' U. H6 h1 o5 R7 s+ [二、一语而干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生平之福,当时时留心体察,不可于细微处忽之。; ?$ }; M( q- Z2 \/ ?6 d/ t- i. Z
三、昔我文端公时时以知命之学训子孙,晏闲之时则诵《论语》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盖穷通得失,天命既定,人岂能违?彼营营扰扰,趋利避害者,徒劳心力坏品行耳,究何能增减毫末哉!先兄宫詹公,习闻庭训,是以主试山左,即以不知命一节为题,惜乎能觉悟之人少也。0 e' L4 _7 x: y/ ^  i
四、周易曰:吉人之辞寡,可见多言之人即为不吉,不吉则凶矣。趋吉避凶之道只在矢口间,朱子云:祸从口出。此言与周易相表里,黄山谷曰: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当终身诵之。# T2 h: g* |5 ?# D
五、一言一动,常思有益于人,惟恐有损于人。不惟积德,亦是福相。$ o+ n' X8 r1 C  n, B4 M
六、文端公对联曰:万类相感,以诚造物,最忌者巧。又曰:保家莫如择友,求名莫如读书。姚端恪公对联曰:常觉胸中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又虚直斋日记曰:我心有不快,而以戾气加人可乎?我事有未暇,而以缓人之急可乎?均当奉为座右铭。$ N- S1 I7 c/ \! k: M7 Z" `7 b
七、天下之道,宽则能容,能容则物安,而己亦适。虽然宽之道亦难言矣,天下岂无有用宽而养奸贻患者乎?大抵内宽而外严,则庶几矣。
4 j, O1 R( g: g: `  u八、凡人病殁之后,其子孙家人往往以为庸医误投方药之所致,甚至有衔恨终身者。余尝笑曰:何其视我命太轻,而视医者之权太重若此耶。庸医用药差误,不过使病体缠绵,多延时日,不能速痊耳。若病至不起前数已定,虽卢扁岂能为功,乃归咎于庸医用药之不善不亦(yuan)哉?0 a2 P$ }8 k; L' O& {3 y
九、世之有心计者,每行一事,必思算无遗策,夫使犹有遗策则多算何为,不过招刻薄之名,致众人怨恨而已。若果算无遗策,则上犯造物之怒,其为不祥莫大焉。5 s0 K7 }% G3 S8 E& o
十、凡事当极不好处宜向好处想,当极好处宜向不好处想。
( Q( r1 d; G! ^0 T* ~1 b7 f' ?十一、人生荣辱进退皆有一定之数,宜以义命自安。
( n" U' _5 c% m十二、为善所以端品行也,谓为善必获福,则亦尽有不获福者。譬如文字好则中式,世亦岂无好文而不中者耶,但不可因好文不中,而遂不作好文耳。2 N4 `: B/ G& T2 I+ |! T1 a
十三、制行愈高,品望愈重,则人之伺之益密,而论之亦愈深。防检稍疏,则声名俱损。$ L7 B; L( D' G' ~4 R) J
十四、凡事贵慎密,而国家之事尤不当轻向人言,观古人温室树可见,总之真神仙必不说上界事,其轻言祸福者,皆师巫邪术,惑世欺人之辈耳。5 e* G) @3 f3 b6 L; s& I6 B9 w
十五、同居共事则猜忌易生也,至于与我不相干涉之人,闻其有如意之事,而中心怅怅,闻有不如意之事,而喜谈乐道之,此皆忌心为之也。余观天下之人,坐此病者甚多,时时省察防闲,恐蹈此薄福之相,惟我俩先人忠厚仁慈,出于天性,每闻人忧戚患难之事,即愀然不快于心,只此一念,便为人情之所难,而贻子孙之福于无穷矣。" K2 k4 K* n0 p: A
十六、古人以盛满为戒。尚书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盖席丰履厚,其心易于放逸,而又无端人正士、严师益友为之督责,匡救无怪乎流而不返也。譬如一器贮水,盈满虽置于安稳之地,尚虑有倾溢之患,若置之欹侧之地,又从而摇撼之。不但水至倾覆,即器亦不可保矣。处盛满而不知谨慎者,何以异是。$ a+ K5 D1 G* p& U
十七、吾人进德修业,未有不静而能有成者。太极图说曰: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大学曰: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且不独学问之道为然也,历观天下享遐龄膺厚福之人,未有不静者,静之时义大矣哉!
# }, O# P0 l, k7 ^: T" Y  S2 U2 \十八、人生乐事如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服饰之鲜、饮馔之丰洁、声技之靡丽,其为适意者,皆在外者也,而心之乐不乐不与也。惟有安分循理,不愧不怍,梦魂恬适,神气安闲,斯为吾心之真乐。彼富贵之人,穷施极欲,而心常戚戚,日夕忧虞者,吾不知其乐果何在也。1 r9 D7 {, {9 J2 L- N' s' G
十九、凡人耳目听睹,大率相同,若能神闲气静,则觉有异人处。
. Q  `; C$ F. g0 I二十、余近蒙圣恩赐以广厦名园,深愧过分,昔文端公官宗伯时,屋止数楹,其后(cun)登台辅,数十年不易一椽,不增一瓦,曰:安敢为久远计耶?其谨如此,其俭如此,其刻刻求退如此,我后人岂可不知此意,而犹存见少之思耶?
, y7 X% j: ~2 R+ ]二十一、大聪明人当困心衡虑之后,自然识见倍增,谨之又谨,慎之又慎,与其于放言高论中求乐境,何如于谨言慎行中求乐境耶?( e# m2 |, S8 G% k: f
二十二、人臣奉职惟以公正自守,毁誉在所不计,盖毁誉皆出于私心,我不肯徇人之私,则宁受人毁,不可受人誉也。/ |4 ~4 D/ x% Z: b/ f. l9 i
二十三、他山石曰:万病之毒皆生于浓,浓于声色生虚怯病,浓于货利生贪饕(tao)病,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矫激病。吾一味药解之曰:淡,吁斯言,诚药石哉!
" k/ `$ l) v4 x9 J, X1 F二十四、人以不可行之事来求我,我直指其不可而谢绝之。彼必怫然不乐,然早断其妄念,亦一大阴德也。若犹豫含糊,使彼妄生觊觎或更以此得罪,此最造孽。人之精神力量,必使有余于事,而后不为事所苦,如饮酒者,能饮十杯,只饮八杯,则其量宽,然后有余,若饮十五杯则不能胜矣。% q5 E: k4 m  M$ _7 e# g$ m, Q
二十五、处顺境则退一步想,处逆境则进一步想。
& q, G$ ]. `  c: K$ q( [6 _二十六、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尝记姚和修之言曰:有钱用钱,无钱用命。人能拼命强忍,不受非分之财,则于为官之道,思过半矣。
1 x+ B6 A+ {% T4 q二十七、人之葬坟,所以安先人也。葬后子孙昌盛,可以卜先人坟地之吉祥。若先存发福之心以求吉地,则不可。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平生锱铢必较,用尽心计以求赢余,造物嫉之,必使之用若泥沙以自罄其所有,夫劳苦而积之于平时,欢忻鼓舞而散之于一旦,则贪财果何所为耶?所以古人非道非义一介不取。
. P$ K# x, o/ _9 w: j4 i- z3 V, j; x二十八、人家子弟承父祖之余荫,不能克家,而每好声伎,好古玩。好声伎者及身必败,好古玩者未有传及两世者,余见此多矣,故深以为戒。
; D5 H9 T  \/ y% l+ X二十九、昔人以论孟二语合成一联云:约失之鲜矣,诚乐莫大焉。余时佩服此十字。
8 Q" L$ c% y6 v. \, X0 R( N+ F! A, y  A三十、君子可欺以其方,若终身不被人欺,此必无之事。倘自谓人不能欺我,此至愚之见,即受欺之本也。4 s' ]. f$ X4 F; j# ?1 }0 t
三十一、天下有学问、有识见、有福泽之人未有不静者。2 D( S8 @2 |9 o
三十二、天下矜才使气之人,一遇挫折,倍觉人所难堪,细思之,未必非福。
  i9 K7 m; u9 U* n: P三十三、凡人好为翻案之论、好为翻案之文,是其胸襟褊浅处,即其学问偏僻处。孔子曰:中庸,不可能也。请看一部论语,何曾有一句新奇之语。6 j# [: z) j. Q$ Q) p2 ~$ N9 G" S5 }
三十四、不深知“知人论世”四字之意,不可以读史。8 k0 e" f, L  o, W

/ ]0 S+ {6 s& q( L& W" r  P
卷之二
一、居官清廉乃分内之事,每见清官多刻且盛气凌人,盖其心以清为异人能,是犹未忘乎货贿之见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问如何著力,曰:言忠信,行笃敬。) L+ d/ \6 B7 t
二、孝昌程封翁汉舒笔记曰:人看得自己重,方能有耻。又曰:人世得意事,我觉得可耻,亦非易事。此有道之言也。$ [3 m: s2 \/ k4 T9 v" I! |
三、读《论语》觉得《孟子》太繁且甚费力,读《孟子》又觉诸子之书费力矣。不可不知。
/ g9 r/ d+ v: W/ R* D四、孝昌程封翁汉舒曰:一家之中,老幼男女无一个规矩礼法,虽眼前兴旺,即此便是衰败景象。又曰:小小智巧用惯了,便入于下流。而不觉此二语乃治家训子弟之药石也。
8 d' ^' m4 k  ?8 V% p7 C3 v五、凡人看得天下事太容易,由于未曾经历也。待人好为责备之论,由于声在局外人也。恕之一字,圣贤从天性中来,中人以上者则阅历而后得之,资秉庸暗者虽经阅历,而梦梦如初矣。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9

主题

876

回帖

906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06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22: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注解古人诗文者,每牵合附会以示淹博,是一大病。古人用事用意,有可以窥测者,有不可窥测者,若必欲强勉著笔,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可不慎也。
4 Z. p- ?  g& Q6 @  y5 K/ v七、欧阳公论诗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工。此数语,看来浅近,而义蕴深长,得诗家之三味矣。- F7 c2 ^) J3 x2 p" a; B
八、忧患皆从富贵中来,阅历久而后知之。
( Z8 y8 @' b2 q+ z九、不虞之誉少,而求全之毁多,此人心厚薄所由分也。, o, [: J* q$ y( M, s7 I- q
十、孔子曰: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是圣人之心宁偏于厚,其异于常人者正在此。1 m1 M# U8 l$ h  r; c  k( V/ L
十一、开卷有益,此古今不易之理。犹记吾友姚别峰有诗曰:掩书微笑破疑团。尤得开卷有益自然而然之乐境也。余深爱之。
, |! l# e( n: j- `6 ]% J4 c十二、韩魏公遗事曰:公判京兆,日得姪孙书云,田产多为邻近侵占,欲经官陈理,公于书尾题诗一首云,“他人侵我且从伊,子细思量未有时,试上含光殿基看,秋风秋草正离离”,其后子孙繁衍,历华要者不可胜数,以其宽大之德致然也。先文端公日以逊让训子孙,《聪训斋语》往复数千言,剀切缠绵即是此意,从今日观之,从前让人无纤毫污损,而子孙荣显,颇为海内所推,孰非积德累仁之报哉!' a4 g* o# U" z1 O4 ?( P
十三、欧阳文忠公之子名发,述公事迹,有曰,公奉敕撰唐书,专成纪志表,而列传则宋公祁所撰。朝廷恐其体不一,诏公看详,令删为一体,公虽受命,退而曰,宋公于我为前辈,且各人所见不同,岂可悉如己意?于是一无所易。余览之为之三叹,每见读书人于他人著作,往往恣意吹求以炫己长,至于意见不同则坚执己见,百折不回,此等习气,虽贤者不免,览欧公遗事其亦知古人之忠厚固如是乎!
% W8 D2 ?2 g  i+ c" y十四、盖天下之乐,莫乐于闲且静,果能领会此二字,不但有自适之趣,即治事读书必志气清明,精神完足,无障碍亏缺处。若日事笙歌,喧哗杂处,神志渐就昏惰,事务必至废弛,多费又其余事也。至于蓄优人于家,则更不可,此等轻儇(xuan)佻达之辈,日与子弟家人相处,渐染仿效,默夺潜移,日流于匪僻,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余居京师久,见富贵家之蓄优人者或数年或数十年或一再传,而后必至家规荡弃、生计衰微,百不爽一。人情孰不为子孙计而乃图一时之娱乐,则后人无穷之患,不亦重可叹哉!9 S& _' C, [8 r' K
十五、邵康节尝诵希夷之语曰:得便宜事不可再作,得便宜处不可再去。又曰:落便宜处是得便宜。故康节诗云:珍重至人常有语,落便宜事得便宜。元遗山诗曰:得便宜处落便宜,木石痴儿自不知。此语常人皆能言之,而实能领会其意者,非见道最深之人,不足以语此也,余不敏,愿终身诵之。
- z: v/ d$ f8 U; `+ q
  _: ^, z& Y( L/ r/ y卷之三
5 t4 d+ z* F# \一、凡人于极得意极失意时,能检点言语无过当之辞,其人之学问气量必有大过人处。
- M7 t7 _% }" A2 f, @' a+ D3 ^( I二、乐道人之善,恶称人之恶。皆出于论语,可作书室对联,触目警心也。7 ^! G4 m1 k0 k0 _9 u
三、明儒吕叔简先生坤曰:家人之害,莫大于卑幼各恣其无厌之情,而上之人阿其意,而不之禁;尤莫大于婢子造言,而妇人悦之,妇人附会而丈夫信之。禁此二害,而家不和睦者,鲜矣。又曰:今人骨肉之好不终,只为看得尔我二字太分晓。此二叚语虽浅近,实居家之药石也。5 ]9 U- D4 T5 X- L! C9 x; B6 v
四、董华亭宗伯曰:结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余曰此长厚之言也。: v6 a( _7 z/ J' {$ J# f# K6 M
五、山东曹县吕道人不知其年,问之亦不以实告,大约在百龄内外,善养生修炼之术,鹤发童颜,步履矍铄,终日不食亦不饥,顶心出香气,如麝檀硫磺。然此子亲见者以鍼(zhen)砭为人疗病,辄效赠以财物不受。曰:天下之物哪一件是我的?人曰:聊以表吾心耳。答曰:天下之物哪一件是你的?此二语予最爱之,可以警觉天下之贪取妄求而不知止足者。凡人度量广大、不嫉妒、不猜疑,乃己身享福之相,于人无所损益也。纵生性不能如此,亦当勉强而行之。彼幸灾乐祸之人,不过自成其薄福之相耳,于人又何损乎?不可不发深省。$ T3 P) z- X; C5 N
六、吾乡左忠毅公举乡试,谒本房陈公大绶,陈勉以树立,却红柬不受,谓曰:今日行事节俭,即异日做官清,不就此站定脚跟,后难措手。呜呼,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前辈之谨小慎微如此,彼后生小子生富贵之家、染纨绔之习,何足以知之?' l7 N+ l! @( l2 a
七、朱子口铭曰: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此语人人知之,且病与祸人人所恶也,而能致谨于入口出口之际者盖寡,则能忍之难也。书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武王书铭曰:忍之须臾,乃全汝躯。昔人诗曰:忍过事堪喜。忍之时义大矣哉!
* ~* R- m5 s" C$ l$ U; ]+ t# s, z八、余五十年来留心默识彼语言不实之辈,一时可以欺世,而究竟飘荡于终身。凤鑑书所谓到老终无结果也,若怀私挟怨捏造蜚语害人名节身家者,厥后必有恶报,以予所见,屈指而数,未可以为天道渺茫,在可知不可知之间也。" ~; u! y9 H# z0 i
九、武侯戒子书曰: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予尝以静字训子弟,今再益以静以修身,学须静也二语,其中义蕴精微,非大有识见人不能理会。7 u6 j$ `- @3 R8 ]8 a, u3 N2 H% d! a
十、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吾人必深知孟子不得已之苦衷,方可以读孟子,不然则书中可疑可议者,不可胜数也。
# q+ _1 [" b% x: |( Q十一、邵康节诗曰:静处乾坤大,闲中日月长。“闲中日月长”人所知也,“静处乾坤大”人或未知也。予一生好静,于此中颇有领会,奈此身牵于职守,日在红尘扰攘中,常为设想曰,若能改静处为闹处,则有进步矣,惜乎其不能也。9 c- d7 I6 [  D* C- i: C  u
! J! `% {# ]& B( G& w2 H
卷四
+ X4 B0 b" c1 U  ?) S1 f0 {$ \$ J一、隐恶扬善,圣人也;好善恶恶,贤人也;分别善恶无当者,庸人也;颠倒善恶以快其谗,谤者小人也。赴大机者速断,成大功者善藏,同时中庸,而君子小人之别微也哉!
" A" ^9 R& E7 C二、予少时夜卧,难以成寐,既寐之后,一闻声息即醒。先兄宫詹公授以引睡之法,背读上论语数页或十数页,使心有所寄。予试之,果然。后推广其意,诵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钱考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或陆放翁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皆古人潇洒闲适之句,神游其境,往往睡去。盖心不可有著,又不可一无所著也。" y5 I# i, {* @( X
三、薛文清曰:多言最使人心志流荡,而气亦损,少言不惟养得德深,又养得气完。+ T! \7 K7 F( Z! f1 }8 m% u
四、陈眉公曰:颐卦,慎言语,节饮食。然口之所入,其祸小;口之所出,其罪多。故鬼谷子云:口可以饮,不可以言。又曰: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 h! C& h1 L  \% a/ e- ]五、伊川先生曰:只观发言之平易,躁妄便见,德之厚薄所养之深浅见。人论前辈之短曰:汝辈且取他长处。薛文清公曰: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此处不可不深省。
" O' K. }+ e1 T六、陆士衡豪士赋云:身危由于势过,而不知去势以求安;祸积由于宠盛,而不知辞宠以招福。此富贵人之通病也。
; E0 }% ]/ A) ]9 ]" q6 S1 |. U七、李之彦曰:尝玩錢字,旁上著一戈字,下著一戈字,真杀人之物也,然则两戈争贝,岂非賤乎?3 S0 @1 T% D+ n- a+ F+ C
八、陈眉公曰:醉人胆大,与酒融洽故也。人能与义命融治,浩然之气自然充塞,何惧之有?! u* ^/ |5 }5 C7 p  P
九、象山先生曰:学者不长进,只是好己胜,出一言,做一事,便道全是,岂有此理。古人惟贵知过则改,见善则迁。今各执己是,被人点破便愕然所以,不如古人先生。此言乃天下学者之通病,若能不蹈此病,则其天资识量过人远矣。倘见此而能省察悔悟,将来亦必有所成就。
5 y2 k0 p4 f0 s% w2 c' F十、古人云:教子之道有五,静其性,广其志,养其材,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5

主题

2033

回帖

2259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9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29 09: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贴,收藏之。
1 G% ^8 A: R) c2 b: ^楼主静心读书、思考,在当今浮躁之中,实属难得,学习之。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5

主题

2033

回帖

2259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9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29 09: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桐城有人专门写写这个《澄怀园话》的解读、随笔之类的,和原作一起,放到六尺巷或文庙,供游人购买。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9

主题

876

回帖

906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06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15: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快雨堂 于 2008-12-29 09:02 发表 3 F, R& W9 k  P9 m6 ?1 Z$ d' i( [
楼主好贴,收藏之。
' U* h( O& n2 n楼主静心读书、思考,在当今浮躁之中,实属难得,学习之。
9 t5 b  Z) d/ X1 M# H# z9 D

. n  F- r% {7 v; Q0 g. e5 r8 N  l+ A
宰相之文,久读大有裨益,好文共享。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3

主题

280

回帖

68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8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30 19: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凡事当极不好处宜向好处想,当极好处宜向不好处想。
% `, c5 ?* b( P! v
9 ?/ g2 y) {3 m* H: V7 O) y: n不错,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81

主题

330

回帖

708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31 13: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予少时夜卧,难以成寐,既寐之后,一闻声息即醒。先兄宫詹公授以引睡之法,背读上论语数页或十数页,使心有所寄。予试之,果然。后推广其意,诵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钱考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或陆放翁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皆古人潇洒闲适之句,神游其境,往往睡去。盖心不可有著,又不可一无所著也。
' G7 s/ y; q/ T+ k7 a7 G7 x3 A1 C5 k% C----------------------+ J! k# t) u+ G$ G2 p
此法甚好,可疗失眠之苦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