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通四海 鸿润五洲"
---记全球最大的羽绒被生产基地--鸿润集团
刊发时间:2008-11-11 21:09:48 光明网
安徽鸿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91年,集团总部设在桐城市。短短17年间,公司由2万元资产、4个员工的乡间小厂发展成为总资产8亿元、2400多名员工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省80户重点骨干工业企业、省861行动计划重点企业、省农业产业化集团之一。公司是全国最大 的羽绒被生产和出口基地,主导产品羽绒被的生产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24%,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位。
集团现有五个自然厂区,下属三个水禽养殖基地及羽绒加工厂、羽绒制品厂、家纺制品分公司等6家分(子)公司,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合肥、南京、四川和美国纽约等10多个驻外办事处。公司建设有省级优秀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产品已发展成羽绒被、绗缝被、化纤被、羊毛被、靠垫、睡袋、床上件套、酒店用品等200多个系列产品,年产水洗羽绒8000吨,羽绒被320万条,绗缝被350万条, 90%以上产品出口到欧洲、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鸿润集团共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其中出口创汇7560万美元,实现利税7830万元,在桐城市内纳税2665万元。2008年,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上,利税可达9000万元。
 鸿润集团已经连续十一年是银行AAA级信用企业,海关A级信誉企业(最高等级),是多家欧美大型经销商和零售商的战略合作伙伴。"鸿润"商标已经在德、法、英、意、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日、美、香港等十个国家和地区注册,鸿润集团是国内羽绒被行业唯一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三项含金量最高荣誉为一身的企业。公司已经通过了5项国际认证:国际纺织品环保标准100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美国联邦的法律生产认证、美国联邦的消毒生产认证、欧洲的SA8000社会责任认证。
桐城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境内水面广阔,水草丰盛,素有家家户户养殖水禽的传统,是全国有名的优质羽绒产地。鸿润集团在创立之初,便将羽绒加工带动鹅鸭养殖进而发展产业化经营作为企业的发展思路。公司外联国内外市场,内接基地农户,运用"国际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水禽养殖基地建设为基础,提升基地的水禽养殖档次和规模,保证羽绒原料质量。鸿润集团始终认为,水禽养殖基地是第一车间,羽绒深加工是第二车间,国际市场是第三车间,通过扶持第一车间,从而进一步促进开拓国际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作为国家级优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了加快安徽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帮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近几年来,公司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通过中介组织为养殖基地的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2003年底,鸿润集团出资成立了"桐城市鸿润蛋鸭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006年5月,鸿润集团与桐城市政府成立了桐城市蛋鸭养殖基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公司坚持一个基本的原则:作为上游产品,只扶持,不索取,涉及经营业务的一律以合同契约方式,为养殖户提供保护,与他们同甘共苦。养殖户降低了风险,公司也获得了稳定优质的原料来源,公司和养殖户的合作获得了"双赢"。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鸿润集团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始终以服务三农、带动三农发展为己任。2006年底,鸿润集团在安徽省试点,领办桐城市兴店鸿润水禽养殖合作社,本着"民办、民享、民受益"的原则,服务广大养殖农户。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投入了400多万元,建设了年出栏量40万只的标准化水禽养殖示范小区,共有标准化养殖棚80个。2007年3月,对那些经济困难的养殖户,公司还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在该公司的带动下,2007年每个进区的养殖户的年均纯收入达4万元以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通过合作社的成功实践,桐城市及周边的广大养殖户,纷纷参考该公司的养殖示范大棚,改进养殖技术、提高检疫水平、增强市场意识,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益。
今年下半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影响,国际市场呈现消费萎缩、需求不振等明显变化,我国出口企业普遍受到了冲击,订单量大幅下降。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前,鸿润公司通过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外贸出口同比去年取得了12%的增长、内贸市场更是增长了五倍以上。在外贸出口方面,集团自去年起,就开始积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一是加强规避贸易风险。在承接外贸订单时,一般只接受信用证或货前TT,对风险较大的贸易方式,集团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去咨询客户的资信情况,得到一定的信用限额保障后,然后按照限额以内给予出口,这样就大大规避了风险。同时,缩短合同的签订期限,避免汇率大幅震荡的损失,例如,最近一个月以来,欧元的汇率贬值了20%以上,但该公司由于早作计划,避免了该项损失。二是积极开拓新兴市场。自今年以来,公司及时审时度势,在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客户保持战略合作的同时,积极开拓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今年对中东和南美的出口同比都增长50%以上。三是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纯粹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已经没有发展潜力。今年,该公司的出口产品中,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高档产品的比例超过了30%,比去年同期增加出口了600多万美元。四是鸿润集团具有的强大综合实力,使很多国外大客户主动与我们合作。受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很多出口企业,由于规模小、质量水平低,纷纷倒闭。国外大客户为了整合供应商,普遍放弃那些小的供应商,而主动与集团合作,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在国内市场,鸿润羽绒被及家纺产品实现了快速发展,销售业绩大幅增长,鸿润产品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现有100多家专卖店,内贸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了5倍以上。鸿润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给了出口型企业一个重要启示:国内的13亿消费者有着巨大的消费能力,只要、质量优异、定位明确、战略对路,完全可以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同飞共进。
早在2000年,鸿润就明确提出了要发展国内市场,为实现国际国内双轨市场,制定了长期、详实的实施计划和战略目标。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2005年,鸿润牌羽绒被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7年,鸿润牌羽绒被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鸿润"商标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依托名牌优势,2007年9月,鸿润第一次召开了全国性的招商大会,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200多名代理商参加了会议,此后,鸿润的内贸业务实现了爆炸式的快速增长。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鸿润集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面对市场竞争,鸿润有着其他企业和品牌所不具备的强大优势,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强大的生产规模优势。
安徽鸿润集团的羽绒被生产和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24%,已经连续十年在全国排名第一。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国家级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省861行动计划重点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集团之一。公司在桐城、无锡、四川等地有五个自然厂区,下属鸿润羽绒有限公司、鸿润羽绒制品厂、鸿润绗缝厂等6家生产型子公司。公司现有生产厂房总面积8万多平方米,拥有15条国际先进水平的羽绒加工生产线,工业缝纫机1500多台(套),电脑绗缝设备50台(套),年产水洗羽绒8000吨,羽绒被320万条,绗缝被350万条,生产规模在全国稳居第一。
十几年的诚信优势。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回顾鸿润集团的创业发展之路,可以说是无处不体现着真诚守信的经营原则。鸿润集团是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在多年与外商的交往过程中,更能深入的体会到真诚和守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早在1993年,鸿润集团就已经做出口外贸定单。在当时,市场环境是以卖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内众多的羽绒生产加工企业为了牟取暴利,不惜胡乱搅乱市场环境,以较低价格报价,再以低等级的劣质羽绒原料生产加工到出口,置诚信于不顾,这样的做法只能导致"一锤子"买卖。可以说离开了诚信,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无异于痴人说梦,随着中国的入世,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市场经济更加讲究国际通行规则,市场交往中诚实守信尤为重要,企业只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取"利"尚"义",义利并重,方可义利双得,才能建立长久的信用关系,形成良好的信誉。鸿润集团就是因为多年来始终恪守诚信经营的原则,在与外商的交往中,千方百计从产品质量、交货期等诸多方面满足客户的需求,不为一时之利所动,终于以自己的金子般的诚信赢得了众多客户的心,每一位客户都是在相互合作中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加大合作力度,从而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体。
从1992年鸿润集团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多家银行的支持,一直与各家银行和金融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多年来,各家银行以专业、高效、廉洁和热忱的服务,对鸿润集团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公司已经连续十二年荣获银行"AAA"级信誉企业称号,有着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个人的成功在于勤奋,企业的成功在于诚信。在多年与所有金融单位的合作之中,鸿润集团始终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原则,把诚信看得比企业的生命还重要。鸿润集团自创办17年来,一直用现金还贷付息,从未逾期过一笔贷款本息,为营造金融安全、构建和谐社会树立了典范。恪守承诺、诚信经营,是鸿润的生存和发展之本,集团将一如既往的把诚信放在第一位。  鸿润系列产品
11月3日捐赠给汶川灾区人民过冬的价值10万元的800条绗缝被整车待发
鸿润集团获得的各种荣誉
[ 本帖最后由 snowwhitefly 于 2008-11-26 05:2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