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9582
- 积分
- 7
- 威望
- 10
- 桐币
- 10
- 激情
- 4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0-14

文都童生

- 积分
- 7
 鲜花( 0)  鸡蛋( 0)
|
琼剧就是海南戏,历史悠久,岭南四大剧种之一,是海南岛大众百姓和海外华侨十分喜爱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 它是在明代海南流行的杂剧(源于弋阳腔)的基础上,吸收闽南戏、徽调、昆腔、潮州正音戏、白字戏(潮剧)、广东梆黄、和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戏、道坛乐曲等逐渐形成的一个弋阳腔支系的地方剧种,被称作“南海的红珊瑚”。
琼剧的剧情, 大多数采取历史和民间的故事为题材, 以脸谱唱腔及动作来表达剧中人之身份和故事的内容, 但它和别的戏种又有着许多的不同,注重生、旦的剧情与剧路, 场景总是由动作、服装、脸谱的色彩与图案以及一串串的声音衔接而成,化妆和表白是极其夸张的,一般程序为先苦后甘, 恶有恶报, 善有善果, 然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最后再来个团圆大结局。
琼剧的可爱就在于这种古朴简单处,也许这种固定的感情公式已不适合我们现在实际生活里的复杂情绪,因而我们无法把自己排到戏中的角色里。当所有的戏份都过于完满,它就将离现实很远。然而我们今天的人是无法理解先人创办它时的思想的,或许在他们古老的思维里就认定了团圆是人生的幸福梦想,或许在他们古老的思维里就认定了善恶轮回的永恒意义。一切都只是几百年之后,走出深深庭院,走出青灯古卷,在高楼林立和缤纷万变的互联网中湮没的后人的猜测而已。
明《正德琼台志》:"迎春日,卫所扮装关王会游街,至十三日毕。集庙中演所装游艺机会之红。"《琼州府志》也说明正德以前,有演杂剧酬神赛会。《猥谈》称:"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1755年续修的《琼山县志》称"正月下浣,乡民况抬本境之神,聚会饮酒,演唱土戏。" 这土戏就是琼剧的前身。于后,它吸收闽南戏,广东潮州正音戏和海南民歌、道坛乐曲而逐步形成了琼剧,琼剧诞生后,主要流行于海南岛各县,清咸丰至光绪年间(1851-1908年),开始向海外和国内一些地区传播,雷州半岛也十分流行,其后随华侨出洋流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地。现在南洋群岛还有一些班团在演出琼剧。传统剧目可分为文戏、武戏和文明戏。文戏以唱功为主,有《槐荫记》、《琵琶记》等;武戏以武打做功为主,有《杨家将》、《封神演义》等;文明戏剧兴起于本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又叫时装旗袍戏。到底这些戏都有多少出,哪些戏听来会更吸引人,却没人能有确定的说法。
据月季旅行网(www.yuejitrip.com)《景区活动》预告:新加坡海南协会应海南省海外交流协会邀请,将于11月中旬来海南省演出大型琼剧《原野》和《花为媒》,同时为海南教育界筹集善款,海口戏迷可免费领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