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6|回复: 0

化学练习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22 15: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误点]以发光、发热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错选A。
[辨析]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的辨析。化学变化过程中在有新物质生成的同时,还常伴随着发光、放热、变色、物质状态的改变等现象,这些现象所表示的变化均是物理变化,因此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判断某一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是看该变化有无新物质生成,而不能只凭表面现象。A选项中发光放热的变化也可以是物理变化,如灯泡发光;B选项中固体变成气体也可以是化学变化,如木炭燃烧;D选项中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水凝结成冰等。
[答案]C。
[例2]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参与反应的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辨析]本题实际考察对并列概念: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物种类和类别的本质特征的理解。化合反应——反应物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有单质;分解反应——反应物为一种,且一定是化合物;置换反应——反应物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复分解反应——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
[答案]C。
思维技巧:紧紧抓住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内涵进行解题。
[例3]在灭火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将未燃烧的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D. 使可燃物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辨析]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只要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很明显,A、C、D三个选项均可行,而B选项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可行,一种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是不变的。
[答案]:B
思维技巧:从燃烧的条件入手考虑灭火的措施。
[例4]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炼钢

B. 钢用于制导线


C.
氮气用作灯泡填充气
D. 镁用于制照明弹
[辨析]A选项是利用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C选项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稳定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D选项是利用镁燃烧时发出强的白光,也是根据它们的化学性质决定的用途。B选项用途是利用铁的导电性,而导电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用途。
[答案]:B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