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9765
- 积分
- 73
- 威望
- 16
- 桐币
- 14
- 激情
- 12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6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0-21

文都童生

- 积分
- 73
 鲜花( 0)  鸡蛋( 0)
|
说说池州师范那些同学
从池州师范毕业已经二十多年了,当时我们那个班有四十多个同学,来自安庆市各个县,桐城的同学在班上占了半壁河山甚至还多那么点。
这么多年,大家东南西北,各自为生活而忙碌着,很少谋面。但龙河初中的汪世祥我还是能经常见到。
女儿初三下学期,为了看看孩子学习程度,麻烦他给弄了好几套模拟卷。中考我们两家孩子一起考上桐中,去年又一起被安徽理工大学录取,所以不可避免的我们常常走到一起,为孩子的成长而高兴,为能经常见面而开心。
张进起同学当时在班上年龄最小,坐在最前排,一天到晚搞学习,好象很少与同学打交道,但近些年他调到我附近的学校,并在莲湖小区买了房子。最初与张同学见面时本人吃惊不小,胖!很胖!原来可是很小很瘦的。更让我吃惊的是原来几乎不说话的他居然话特别的多,而且时不时的开怀大笑。我想人是变化的,也因为他活得很开心的缘故。
记得在师范时张劲松同学喜欢打篮球,个子比较高。当时在班上姚佩平与吴同学比较帅,,没想到前些年相见发现他帅起来。毕挺的西服穿着特别精神,打着领带更显潇洒。一副美男子的模样,我想在高桥那一带他应该是女性特别是女教师心中的偶像吧。
姚文兵同学很少能见到。在红星路的一家饭店里,我带孩子去吃饭他也参加了,我们都感叹一晃就是二十多年。没有想到的是临走时他硬塞给孩子二百元钱,让我们父女感动的不得了。我对女儿说,姚叔叔一向很大方,当初在班上极有号召力,也因为他大气,所以尽管年纪不大当时大家都尊称他“老姚”。
有意思的是,张志宏同学父亲那时是村长,也因此全班男生都呼他“村长!”而且叫得很亲热。说老实话,老张人品好,什么人都处得来。毕业后老张只做了很短时间的教师就改行收税去了,现在我们这些人工资说不定就是他收的呢。
“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毕业二十年时我们班桐城籍同学还真在鸿庆楼搞过一次聚会,我有幸参加了,其实是凑巧。见面我非常高兴,见到了那么多的同学,张方平、朱国友、赵桂珍,朱爱武,黄月萍、黄小琴,汪世全等等。不知听谁说过,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其实这话对于我们算是说错了。因为我们班的女生在师范时都被预定了,而且男的几乎是大学生,这些年听说她们的丈夫都很出色,所以靠我们这些人想拆人家是没有门的。
同学会,有同学感慨:“一班出了个叶群武(教研员)三班出了金仁来(特级教师),我们二班同学都鬼混唐朝的。”其实他说错了!我们二班有个胡细苟同学,所教化学中考在望江连续几年都是第一,这确是不容易的。要说作官,也出了张方嘛,其人早些年就是潜山县人民法院副院长了。汪然(汪小兵)从政混得也不错,不过我们毕业后就没有见过面。
值得骄傲的是我们二班的女生比较漂亮,好象当时其它班女生出色的不多。尽管我们班男生包括本人没有那个福分,但是我们还是为有这些漂亮MM而自豪。
我们班女生不光漂亮,而且很大气,第一次同学会应该是赵同学组织的,破费了不少,我参加的第二次是程同学组织的,作为法官她不关办案公平,而且对待同学也是非常公平。尽管我离桐一百多里,她还是打电话再三邀请我,只是我因为车子赶不上,可惜了她这份盛情。我们班王淋彬同学、朱爱武同学对同学春天般的温暖,谁家有个什么事要帮忙总是少不了她们。
忘不了方凡同学,我们老家在一起,师范又三年住在一起,更忘不了去世前还留我吃过一餐饭。那天他忙了一上午,在桐城交通局四楼的宿舍里,尽管他的手艺不怎地,但那份情义却是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还有阎百庆同学在东至混得也不错,好象与某作家的丈夫在一个学校,还是副校长,这让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因为原来他在班上可是很普通很内向。
去过国友家一次,参观过方长球的学校,方平不知道现在在哪个学校?我知道张硕在安庆市郊,春付同学在枞阳那边。
班上还有好多同学一时记不起来了,因为我们毕业一晃已经二十四整年,我们的孩子都到了读大学的年龄。尽管我们现在天各一方,但思念与牵挂永远伴随。母校池州师范虽然不复存在,但我们三年建立的感情却是与日月同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