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524
- 积分
- 492
- 威望
- 761
- 桐币
- 448
- 激情
- 4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2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5-4

文都秀才

- 积分
- 492
 鲜花( 0)  鸡蛋( 0)
|
王民生县长在庐江(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恳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带着秋天丰收的喜悦,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来到省城合肥,举行庐江(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恳谈会。首先,我代表县四大班子,代表全县人民,也代表正在外地出差的县委范书记,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次恳谈会,我们酝酿很久。县委范书记亲自安排,包括今天的会议时间,都是他最终敲定的。由于出差,范书记不能参加今天的会议,他感到很抱歉。昨天晚上我俩通电话时,他要我代表他向各位的光临表示欢迎,同时也希望各位经常回去走一走、看一看。
刚才,我们看了《魅力庐江》专题片。我觉得这个片子拍得长了一点,但是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反映了近年来庐江的基本情况。我想借这个机会,再简单地把庐江近年来的工作给各位报告一下。
近几年来,我们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我们工作的思路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实施东向发展的同时,奋力融入合肥省会经济圈
我们庐江临近省会合肥,虽然我们从行政上隶属巢湖市领导,但是我们觉得庐江的经济、文化等发展,应该融入省会经济圈,庐江发展的出路、希望都在合肥。去年以来,我们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在实施东向发展战略,面向苏浙沪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融入省会经济圈上。一是着力实现规划对接。我们的城市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还有农副产品生产销售的规划,都主动对接合肥。特别是交通对接我们很重视,我们的道路规划主动地和合肥的道路进行对接,我们规划的主干道、滨湖大道、汤池景观大道等,都是为了要融入省会交通圈。二是注重产业规划对接。我们产业发展的定位主要是搞配套发展、错位发展。比如说,我们的同大汽配产业,就提出要纳入江汽“供应巢”规划。这个设想在董昭礼主席的亲自关心下,进展比较快。三是注意旅游发展规划的对接。汤池旅游规划已经完成了,目前正在做环巢湖旅游规划,都是面向合肥。同时,还注意人文、历史文化的对接。前不久,周瑜墓园隆重开园了。下一步我们还准备把吴公祠、武壮公祠产权收回来以后,筹建淮军纪念馆。这实际上就是把我们和合肥一脉相承的文化进行对接。
这是我们工作的第一个重点,就是奋力融入省会经济圈。今天我们到省会来开恳谈会,也是融入省会经济圈的重要表现、一个实际步骤。当然,能否融入还要靠各位老乡的帮助。
(二)着力实施“一头两翼”发展战略
“一头”,这个鸟头就是我们的庐南重化工基地。在庐南地区900多平方公里范围集聚了33种矿产资源,有铁矿、硫铁矿、铜矿,还有非金属矿等等。这33种矿产资源按现行价初步测算有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价值。这儿是我们安徽的“地下聚宝盆”、“地质博物馆”。在离省会这么近的地方,有这么多的资源,确实是很难得的事情。
前不久,王三运省长来庐江调研。我向他汇报,我说省长从稻香楼宾馆到我们罗河矿只要一个小时还不到的车程。离合肥这么近的地方,有这么多资源,我作为安徽资源大县的县长,如果我们不尽快把资源开发出来,不尽快把资源转化深加工,我觉得愧对人民;如果安徽钢铁产能老是在全国排名为第八,我觉得脸上无光。省长很理解、很支持,他说你们的想法很好,省政府支持你们的想法。
庐南矿区近几年发展也是不错的。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庐南重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评审通过并获得省发改委批准。目前,我们在矿业经济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是:
第一,把矿开起来。首先要把矿石采出来。近几年,我们引进了很多项目,一些重点工程也推进得比较快,目前铁矿、硫铁矿有4个已经建成了,另有4个矿正在建设。已建的矿中,龙桥铁矿是由福建客商投资的,今年预计可以给我们缴税1.5-1.8个亿,搞得好交税2个亿是有可能的。我们在建的最大矿是马钢在罗河建设的罗河铁矿,资源储量将近5亿吨,近期进展比较快,一期工程建设目标是年产300万吨原矿,二期将达到600-800万吨。根据今年前不久的市场价,如果年产100万吨原矿就可以交纳税收2个亿,按这样计算,庐南地区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除此之外,我们还有铜矿,刚才专题片上已经介绍,铜陵有色公司已经在沙溪正式开钻了,明年沙溪铜矿就可以开工建设了,市政府张飞飞常务副市长已经带我们和铜陵有色进行了对接。
第二,延伸产业链。目前,主要有这样几个重大项目:一是300万吨特钢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推进得比较快,市政府成立了300万吨特钢项目领导组,飞飞市长亲自担任领导组组长,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由于钢铁产业的特殊性,也由于目前国际国内市场暂时的低迷,项目推进还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我们非常有信心把这个项目干起来。10月9日下午,省政府黄海嵩副省长到罗河铁矿考察,我们又当面向他进行了汇报,他对我们这个项目非常重视,也很支持。我们准备近期专程向他汇报。二是铜矿开采及产品后续加工项目。我们不要求铜陵有色搞冶炼,因为我们铜矿资源不多,但是他应该可以承诺上一些铜产品加工项目。事实上,他们已答应了。三是化工产业项目。我们正在马鞭山建一个硫基化工园,到今年年底,硫基化工园的第一个项目就可以试车了。除这些之外,还有其它一些项目正在洽谈。我们认为,庐南重化产业形成之日,就是我们庐江经济腾飞之时。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
另外,给各位老乡报告一个喜讯:除了已探明的资源储量以外,国土资源部正在庐江进行深部探矿。全国现在有3个地区正在进行深部探矿的大会战。第一地区就是庐枞盆地,以庐江为主;第二个地区是大小兴安岭地区;第三个地区是云南的三江地区。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地勘局局长汪民去年10月份到庐江来,看了新发现的泥河铁矿以后非常高兴。我们庐江过去已探明的矿石资源大都在-500米以上,现在发现的泥河铁矿是在-700米深左右。这个铁矿的发现撕开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探矿的口子,这是汪民副部长的原话。所以他看过以后就组织大会战,目前进展很快,成绩也很喜人。前不久,我和朱仲平副县长到中国五矿去汇报,五矿的矿业部老总告诉我们,在泥河矿的地方,除了已探明的2亿吨以外,估计周边还有3亿吨以上的铁矿资源储量。这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庐江真是风水宝地啊!
“二翼”就是城西开发区和城东新区。第一个“翅膀”就是城西开发区。我们过去的开发区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经过10多年发展,空间已经满了。去年,县委、县政府经过研究,在县城西边大片荒岗地的地方,规划了18平方公里的开发区,由县政协夏主席亲自领衔,推进开发区建设。现在,我们已经投资了2亿多元,征了6000多亩土地,引进了10多家企业。目前,园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即将完成,几个项目已经开工了,其中有一个项目就是浪莎集团投资建设的浪莎产业园。前天我到开发区去看,四栋厂房已经建起来了,到年底可以生产出袜子了。
另一个“翅膀”就是城东新区。城东新区面向黄陂湖,离黄陂湖还比较远,东靠东顾山,背靠冶父山,西接老城区。我们这次还是“摊大饼”,县里老同志批评我们胆子小了一点,步子慢了一点。但我们认为,庐江现在的城市建设还不能跳得太远。我们没有合肥市的气魄,也没有合肥市的财力,一下跳得那么远搞滨湖新城,我们也不敢干。我们这次城东新区建设还是从老城向东拓展,规划建设5个多平方公里,目前正在启动征地拆迁。同时,我们把资金的问题也解决了。我们这次城东新区建设不是靠政务中心拉动,主要是补我们庐江老城区功能不全这个缺。庐江城在县城时代建得是好的,但是随着人口的膨胀,老城这块太密了,学校、医院以及文化设施等都不配套。我们在城东新区主要是搞文教卫配套,规划把庐江中学搬过去。前天晚上我们已经讨论了庐江中学的规划,规划做得很好,是请我们庐江籍的中国规划大师吴庐生做的,她的丈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复东。我觉得庐江中学这么好的百年学校,今后还要把它继续打造得更好。除庐江中学外,还想在城东新区建县医院,建博物馆、文化馆等,补我们城市功能不全的缺。我们想在这里盖最好的房子,把东顾山2到3公里长的林带打造成像我们庐江汤池相思林那样的一个环山公园,让庐江成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
这是我们近几年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把庐南重化作为“鸟头”,城西新区和城东新区作为“两翼”,紧紧抓在手里,奋力推进。我想,把这三件事情做好了,我们庐江的城镇化、工业化就会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三)狠抓农业、农村工作,扎实推进“六龙齐舞”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根基在农村,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在抓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绝对不能放松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但是,面对新的形势,我们抓农村工作要有新的思路。县委、县政府这几年研究农业农村工作的新思路就是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把主要产业培育好。县政府出台了几项政策,实行以奖代补。
第一,实施“安徽一袋米”工程。大家都知道,庐江是双季稻生产地区,双季稻面积占全省的1/6左右。农民种两季稻是很苦很累的。去年夏天我在庐江政府网上看到一个帖子,是庐江一个在外工作同志写的。他说,我想起“双抢”就想哭。他回忆80年代中期在家读书时夏天回家做“双抢”,那是多么艰难的日子。他说现在家乡又开始“双抢”了,我的父辈们、我的兄弟姐妹们怎么样了?他还提了一些意见,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快结构调整,光种双晚不行,一亩田搞不到几百块钱,搞得不好还亏损。这个意见是对的。我们确实也想调整结构,但是受种植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调整结构不是一句话的事。有个领导跟我讲,你与其做出力不讨好的事,不如承认客观存在,去开发这个资源。我觉得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所以去年我们学习湖北金山县的做法,开始实施“安徽一袋米”工程。什么概念呢?就是说我们的早稻米很好,我们就开发这个早稻米,把品种改良一下,单产提高一下,同时扩大市场销售,占领省内各大市场,这不是很好吗?在这方面我们已经下了一些功夫。比如我们在合肥、巢湖搞早稻米展销,做成小包装,市民很欢迎,效果很好。我们宣传早稻米的优势,它是无公害的,最适宜炒蛋炒饭,特别适宜熬稀饭等等。同时,我们还有其他一些举措。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庐江的大米创品牌,走进市民家里。如果能使安徽市民都能普遍接受这种大米,那我觉得这样做就成功了。农民兄弟种田累,哪怕一袋大米涨几块钱也是好的。
第二,推进六大主导产业发展。去年我们出台了优质米、家禽、水产、茶叶、花卉苗木产业扶持意见。近期,我们又出台了蔬菜产业扶持意见。应该说采取以奖代补这个办法效果不错,对农民增收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蔬菜方面,在董昭礼主席关心下,同大镇和合肥市农委签订了一个协议,今年先搞了个3000亩蔬菜种植基地,合肥市农委给我们每亩补助100元。近期,我们在同大镇召开了全县蔬菜产业发展会议。我们提出把庐北地区打造成为合肥的“菜园子”。合肥的郊区现在不种蔬菜,那我们就种这个,这比我们种其它的要好。县政府已经出台文件,准备拿100万元以奖代补,加上合肥市的补贴资金,促进蔬菜产业发展。通过向合肥市民提供新鲜、无公害蔬菜,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另外,这几年,我们在公共财政支出安排方面,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村村通工程、农村公益事业等,投入比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