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传媒,不论是纸质的报纸、杂志,还是影视作品,甚至于网络,都对情色感兴趣。只要是描写这方面的东西,不管作品多么没品味,只要有情色内容,都能吸引大众的眼球。这使一些年轻人,特别是女人,通过暴露自己的隐私还有自己的身体,来增加自己的名气,反正在当今社会,人只要有名,随后就会有钱,所以年轻的女孩,出卖自己的脸蛋,更有甚者,象芙蓉姐姐之流,竟然在网络里向公众公开自己的胸和乳,美其名曰“展示自我”。
在这里,我倒想与朋友们说说情与色,也算是赶一回潮流吧。先说情,情有多种,亲情、友情、爱情,但是在当代人们的话语里,现在的情已经快成了爱情的专用词了。那么我也就撇开亲情与友情,专门说说男女之间的爱情。其实爱情,在现在也已经与一百年前,甚至于二十年前也大不相同了。看看古代人们之间的爱情,不考虑对方的家世,不问对方有没有财富,只要两情相悦,就爱得天长地久,世俗反对愈多,两人之间的情益固。这为我们留下多少美好的故事和向往,一曲《粱祝》,荡气回甩肠;多少穷书生,都在想着千金小姐的青睐。所以真正的爱情,脱离世俗,不食人间烟火。退一步讲,要想有真情,那就得清贫;千万富豪家的公子小姐,身边的靓女帅哥倒是不少,可怎么才能知道他们不是冲着你家的白花花的银子来的?
情,只有在贫穷和苦难中才能突现出来。世上的大情大义,都产生在贫苦之家;谁能说出钟鸣鼎食之家的旷世之情来?
说完情,再来谈色。色与富贵是一对娈生的兄弟。世上大凡超强的好色之徒,非富即贵。整天为一日三餐奔波在外的人,即便有点色心,也只是色心而已,在行动上是没有什么大人作为的。他们最多的要求也只是生理上的发泄而已,最多有传宗接代的目的。
色到家的,也就是把色当成终身事业的人,是要有经济基础和较高的社会地位的。因为美人毕竟是社会的稀有资源,也是不可再生之源;因为美人的生产周期大致要十八年(除非社会无限制地鼓励超前消费)。所以无论那个历史时期,那个朝代,美人最后的归宿,就象我前面说的,都去了大富大贵之家。即使在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甚至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想想看,当时为革命为理想去延安的青年学生,其中的八大美人,都花落谁家就可明白了。也许现代的人对那时的人所知不多,那我就略举一二。上海滩的电影明星蓝苹成了红太阳的夫人后改名江青;从北平奔赴延安的叶敬宜(还是福州人),也算是一个美人胚子,在延安嫁给林彪,文革中成了第二夫人。诸如此类,请各位想想,那还是在抗战的最紧要时期,美人更紧缺之时,何况在和平时期啊。
情与色,在当代似乎很难分得清。因为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社会的主流是引导人们创造财富,占有财富,诚信都已经是难得一寻了,何况情意?人们于是退而求其次,去寻找更容易把握的美色。情色不分,也很难分得清楚。人们于是把情色看成是硬币的两面。就分硬币一样,只要能看清一面,能消费出去就行;人们也就不再在乎男女之间是基于情还是欲了。所以现在社会注重色(外表)轻视内在素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人们也很难相信世上还有真情,追求感官享受满足眼球都要求,成了时尚和潮流。于是就有了社会上的色男色女和所谓的美女经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