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81|回复: 2

白日放歌须纵酒——兼谈平仄【云扬系列诗歌电视讲座讲稿】

  [复制链接]

144

主题

740

回帖

1249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249

爱心勋章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8-6 15: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关于杜甫的系列讲座,是这样开头的:中国历代的诗人,成千上万,数不胜数,然而获得“诗圣”这一称号的唯唐朝杜甫一人。探讨一下杜甫何独以为“圣”,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三节课过去了,这个问题探讨得如何呢?我在讲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两句时说过,杜甫把他的忠君归为天性,这一点被历来士大夫们更尊崇,被历代最高统治者更肯定,杜甫“诗圣”之“圣”,真正的来源在这,就是说在于“忠君”。这节课我先简短地进一步作些说明。杜甫是从什么时候起被称为诗圣的呢?明代末期有位著名的文人王稚登,他在《合刻李杜诗集序》里有这么两句“供奉之诗仙,拾遗之诗圣”,前一句说的是李白,李白曾经作过翰林供奉,后一句说的是杜甫,杜甫作过唐肃宗的左拾遗,这是我们知道的最早把杜甫称为诗圣的文字记载。而这个时候,杜甫已经逝世800年。此后不久,明朝灭亡。进入清代,“诗圣”这一称号被普遍接受,而且众多的文人把杜诗当成经书来研究。这有它的历史原因,我们知道清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极其恐怖,几乎都是凌迟斩首的大罪,动辄株连几百上千人,清末龚自珍说,当时是“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于是文人们都去注疏经书,所以清代经学蔚为大观,所谓“千家注杜”,主要是在这个时候。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清廷皇帝,原本是以夷狄之君入主中原,所最需要的就是汉族知识分子的忠心效劳,于是儒家学说被推崇到空前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是儒家创始人孔夫子“尊王攘夷”的主张不再被提起,而本来并不占《论语》主要篇幅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却大行其道,再一方面就是孟子的仁政理念,被满族皇帝贯彻得比任何一个汉族皇帝更出色,如果单从农民负担来说,清朝前期中期可能是历代以来最轻的。从这两方面,我们反观杜甫,“忠君”与“爱民”统一得竟是如此的完美,至少,无论唐宋还是元明,其他任何一位诗人词家,都无法与之相比。而且所有这些诗人词家,写到百姓苦难的,表达对人民同情的,固然不少,但很少象是杜甫那样的感同身受,因为杜甫跟普通百姓一块流离颠沛。所以,把杜甫称为“诗圣”,既为最高统治者所首肯,又为全社会所赞成,除杜甫而外,绝难再有更适当的人选。以至于到了1962年,杜甫诞辰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的时候,他得到“和人民打成了一片”、“同命运,共甘苦”的赞誉,这绝不是某个人的心血来潮,而一定是经过了最高层领导的圈阅和批准。总之,杜甫的心系国家安危,情同生民疾苦,为历代士人所崇仰,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杜甫对于后世的影响还在于他崇高的艺术成就。《新唐书》说杜甫的诗歌“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馀。残膏剩馥,沾丏后人多矣”。中唐以后,白居易、元稹继承了杜甫缘事而发、写生民疾苦的一面;韩愈、柳宗元则受到杜甫的奇崛、散文化和炼字的影响;炼字在晚唐更发展成苦吟一派,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贾岛;李商隐的七律很明显得益与杜甫七律的组织严密而跳跃性极大的技法。他们都学杜甫的一枝一节,而开拓出新的诗派。说到七律,杜甫在这方面的成就,对中国诗歌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杜甫以前,七律多用于宫廷应制唱和,这类诗内容贫乏,其语言也平缓无力,佳作极少。到了杜甫,不但在声律上把七律推向成熟,更重要的是充分扩展了它的蕴涵容量,使七律成为既工丽严整又开合动荡,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的诗型。杜甫的律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全诗把一种突来的狂喜,表现得淋漓尽致,“从”、“穿”、“下”、“向”四个动词,连接四个地名,造成风驰电掣的气势,诗人以想象的返乡路程,表达狂喜和急切,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毫看不出律的束缚。
   诗人没能返回故乡,后来又困居夔州(今四川奉节)两年,漂泊荆湘(湖北、湖南)水上三年,而杜甫在他生命的最后这五年,作诗约400多首,占其他存诗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律诗创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把异常博大的内容和丰富复杂的感情纳入七律的有限篇幅之中,把七律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是杜甫创作的第二次高峰。我们仅举一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笺注过杜诗的清代杨伦称之为“杜集七言律第一”。风急、猿啸、鸟飞、木落,伴以滚滚而来的江水,整个境界卷入到急速的流动之中。最后是一声深深的叹息。他用了那么多在动作上相互连贯性极强的动词,显得一气呵成。但细究起来,在句式上,又有极精密的考究,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严整的对仗被奔腾流动掩盖起来,你只感到酣畅淋漓,不细究,看不出这56个字结构之严,严到了密不透风。
我个人意见,真有心学习写作诗词的朋友,不妨从杜甫的七律学起,曹雪芹就曾借林黛玉之口发表过类似的主张。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我们就以这两首最杰出的七律为例,讲一讲格律。格律并不难学,只要你记住五个字,以这五个字为纲,就能基本掌握格律。哪五个字?起、收、间、对、粘。
怎么以这五个字为纲?我们一字一字讲。

第一,起。起,是指每一句的第二个字如果是平声,这句就叫做“平起”;第二个字如果是仄声,这句就叫做“仄起”。比如“剑外忽传收蓟北”,“外”是仄声,这句就是仄起;“初闻涕泪满衣裳”,“闻”是平声,这句就是“平起”。为什么不是第一个而是第二个字?因为汉语基本上是以双音节为节奏单位,重音落在第二个音节,所以“平起”还是“仄起”,看第二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什么叫平声仄声?初学格律诗的朋友可以这样掌握,现代汉语普通话一声二声就是平声,三声四声就是仄声。我建议,初学格律,就按照现代汉语的音调去写,至于学到一定程度,觉得用古韵更有意思,再按平水韵去也写不迟,也容易掌握,继续按现代汉语的音韵去写,完全可以,中华诗词学会提倡用新知古双轨并行。

第二,收。收,是指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平声还是仄声,押韵还是不押韵。律诗的第2、4、6、8句,收尾字必须用平声,就是必须平收,而且必须押韵。押韵好理解,顺口溜都讲押韵,按现代汉语来说,韵母相同就押韵。可是如果按平水韵来写诗,就必须得押同一个韵部的字,比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第2、4、6、8句,收尾字:裳、狂、乡、阳,这四个字都在下平七阳。第3、5、7句,必须仄收,这首诗,在、酒、峡,都是仄声,“峡”现代汉语读平声,它的古音是仄声。至于第一句,可以平收入韵,也可以仄收不入韵,“剑外忽传收蓟北”,“北”就是仄声没押韵,“风急天高猿啸哀”,“哀”就是平声押韵了。再强调一遍:第2、4、6、8句,必须平收押韵,3、5、7句,必须仄收不押韵,第一句押不押两可。
第三,间。间,是指每一句之内,都要“平平仄仄”或“仄仄与平平” 平仄两两相间。
无边落木萧萧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尽长江滚滚来
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
仄仄平平平仄仄
青春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的格律诗只有这四种基本句型,我们根据它们的起和收分别取名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仄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平收

第四,对。对,是指每两句为一联,出句平起,对句必须对仄起,出句仄起,对句必须对平起,也就是说第2、4、6、8句必须分别与第1、3、5、7句的起相对,而且必须平收。比如,出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平起仄收,对句必须对仄起平收,只能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出句“白日放歌须纵酒”,仄起仄收,对句必须对平起平收,只能是平平仄仄仄平平。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急”古音仄声,仄起平收,对句必须对平起平收,有人会奇怪,怎么仄起平收没对平起仄收呢?你忘了一条吧?对句必须平收,只能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同样,首句平起平收,对句不能仄起仄收,只能仄起平收。记住四个字:异对平收,平起对仄起,仄起对平起,这叫异对,对句必须平收,所以说异对平收。记住。

第五,粘。粘,是指下一联的出句必须与上一联的对句同样起,就是说第3、5、7句必须分别与第2、4、6句的起相粘,平起粘平起,仄起粘仄起。而且粘句既然是第3、5、7句,就必须仄收。比如,上一联对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平起平收,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平起仄收,只能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上一联对句“不尽长江滚滚来”,仄起平收,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仄起仄收,只能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也记住四个字:同粘仄收,平起粘平起,仄起粘仄起,这叫同粘,粘句必须仄收,所以同粘仄收。记住。
</div><div class=t_msgfont>掌握了对和粘的规律,也就是说你只要牢牢记住了那八个字,异对平收,同粘仄收,也就基本上掌握了律诗的平仄规律,首句一出,2句异对平收,3句同粘仄收,4句异对平收,如果你是作绝句,这就完成了,如果你要作律诗,那就继续,5句同粘仄收,6句异对平收,7句同粘仄收,8句异对平收,也就完成了。古人有作几十句甚至几百句长律的,也就是这么一对一粘平收仄收地延续下去,大观园里的姐妹们联诗,一联联一宿,其实没什么新鲜的,也就是这么一对一粘平收仄收地没完没了。回过头来看那四种基本句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样排列本身就是七言绝句的一种格律;首句平起仄收,2句对仄起平收,3句粘仄起仄收,4句对平起平收。如果我们继续下去,必然是把这个排列再重复一遍: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就是七言律诗的一种格律。

而且,四种基本句型,任何一种都可以作首句,同样,首句一定,其他各句也就定下来:前边是平起仄收作首句,如果我们以平起平收作首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然后异对平收同粘仄收联下去,必然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发现了吧?后七句跟刚才一样,这说明其他各句都是根据首句怎样起决定的,无论首句入韵不入韵。同样,如果首句仄起,也不论入韵不入韵,后七句都是一样: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或者: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前一种就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格律,后一种就是《登高》的格律,我们对照一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仄仄平平平仄仄
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
平平仄仄平平仄
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
仄仄平平平仄仄
青春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穿巫峡,
平平仄仄平平仄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仄仄平平仄仄平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仄仄平平仄仄平
渚清沙白鸟飞回。
平平仄仄仄平平
无边落木萧萧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尽长江滚滚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万里悲秋常作客,
仄仄平平平仄仄
百年多病独登台。
平平仄仄仄平平
艰难苦恨繁霜鬓,
平平仄仄平平仄
潦倒新停浊酒杯。
仄仄平平仄仄平
观众朋友们听到这儿,是否感觉到了解了平仄规律,再读唐诗更觉有味啊?即使不是要学习写作诗词,了解平仄规律对于欣赏诗词也是十分重要的,就好象懂得了12345会识谱以后对于音乐的美更敏感一样。俗话说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平仄规律,就是诗词最初步的门道。门道还有更深一点的,例如拗救、对仗等等,我们下节课再讲。

[此帖子已被 柳梦璃 在 2008-8-6 15:46:21 编辑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44

主题

740

回帖

1249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249

爱心勋章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8-6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介律诗的拗救和对仗

<div>上节课,我们借杜甫的诗讲了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的格律,有意学习格律诗词的朋友,我建议从七言绝句学起,而且依新韵,这样很快就能入门。首先牢记那四种基本句型:</div><div>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div><div>
这四种句型哪一种都可以作首句,首句一定,然后2句异对平收,3句同粘仄收,4句异对平收,一首绝句就出来了。我主张,你只要标明了“绝句”,好不好还在其次,第一要看是不是,合格律才是绝句。有朋友可能说,四句28个字每个字都要按规定的平仄,太难了,其实倒也不是,除了前面讲过的第7个字必须平收或仄收之外,只要重音处按规定的平仄就可以了,也就是说2、4、6字要严格按规定的平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2、4、6分明。至于常说的1、3、5不论,我看可以这样理解,1、3、5基本不论,1全都可平可仄,3和5只有两种情况平仄不能变:第一种情况,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句型,第3字必须平,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了一个平声字,这叫做孤平,是作格律诗的第一大忌,现存唐宋以来的格律诗至少几十万首,犯孤平的很少,过去科举考试要考格律诗,如犯了孤平,凭此一条就不及格。第二种情况,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句型,第5字必须仄,如果用了平声字,就成了平平仄仄平平平,这叫三平尾,是格律诗的第二大忌,三平尾是古风常用的,作格律要避免。只要不犯孤平不犯三平尾, 3、5就不论,可平可仄。这样四种基本句型就成了这样:</div><div>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div><div>
框起来的八个字都是可平可仄的,两处红字得特别注意,这是提醒你别犯孤平别犯三平尾的。还有一点必须注意,仄起仄收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3、5两处是框起来了,说明可平可仄,但是,同是平声可以,不能都用仄声,至少保留一个是平声。
如果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第3字一定要用仄声,非得孤平不可,怎么办?有办法,第5字用平声,这叫孤平拗救,前边拗了,后边救起来,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就不算出律,仍然算是合格律。这样孤平拗救的句子,在唐宋诗中很多,我们仅举一个例子:
新蝉忽发最高枝,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不觉立听无限时。
仄仄仄平平仄平
正遇友人来告别,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心分作两般悲。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是贾岛的《闻蝉感怀》。
</div><div>你看“无限时”,“无”字,平声,救了前边的“立听”孤平,但是救得丝毫不露痕迹,因为“无限时”跟“不觉”、“立听”组合在一起,很准确地表现了一种痴痴的神态,好象它本来就应该这样写,不是专为救孤平的。拗救,越是救得不露痕迹越好,这就需要炼字的工夫。我们上节课提到过,杜甫的炼字在晚唐更发展成苦吟一派,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贾岛。杜甫说他的炼字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贾岛继承得最好。大家都熟知的典故,就是关于“推敲”的:有一次,贾岛骑着一头瘸驴访友,在驴背上得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僧敲月下门”似乎比“僧推月下门”更好,一时拿不定主意,就在驴背上边吟诗边举手作推敲之状,反复品味,结果闯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被众卫士拿下,推至韩愈跟前,贾岛具实禀报事情原委,韩愈不但不怪罪,反而并辔而行,共论诗道,建议用“敲”,因为“僧敲月下门”,就有了声音,更能反衬环境的幽静。于是二人结为布衣之交。其实这是后人为了说明贾岛的苦吟编的故事,并不是真事,因为韩愈任京兆尹是在唐穆宗长庆三年(823),而贾岛与韩愈的结交,要早得多,证据是贾岛有诗《寄韩潮州愈》,韩愈被贬潮州刺史是元和十四年(819),而且早在唐宪宗元和六年(811),韩愈有诗《送无本师归范阳》,这个无本师,就是贾岛。贾岛,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生,河北范阳人。唐代设置的范阳郡,包括现在北京的大兴、房山、昌平、顺义等,最近听说考证出就是房山人。范阳曾是安禄山的老巢,安史之乱平定后,这里又长期为藩镇所据,处于半隔绝状态。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无可考。传说他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迫于生计,只好出家为僧,取法名无本。贫困的家庭景况,枯寂的禅房生活,养成他孤僻冷漠内向的性格,耽幽爱奇,淡于荣利,喜怒鲜形于色,世事颇少萦怀,把全部志趣灌注于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唐才子传》说“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其实,苦吟是古代诗人作诗的共同特点,象李白那样的天才毕竟极少,杜甫都说 “新诗改罢自长吟”,白居易“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被称为“诗鬼”的李贺,“吟诗一夜东方白”,他母亲心疼地说:“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贾岛只是一个苦吟的典型。我们倒不是要简单地模仿他们的苦吟,而是要通过诗词写作的训练,培养那种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写作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止是写作需要的,其他任何工作都需要。
</div><div>回过头来,我们从贾岛的“不觉立听无限时”一句了解了孤平拗救,这样我们可以认为四种基本句型之外多了一种变格,即仄仄仄平平仄平,这个句型,你说它是孤平拗救也可以,说它是变格也行。这样的句子在唐宋诗中很多,贺知章:“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许浑:“山雨欲来风满楼”,何、风救得不露痕迹。不少有名的句子属于这种变格。
</div><div>还有一种变格,就是仄起不入韵句型仄仄平平平仄仄第5、6两个字平仄调换一下,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先强调,用这种变格,第3字必须是平声,刚才说过,这种句型3、5两处至少保留一处是平声,5用仄声了,第3字必须保留是平声。它突破了“2、4、6分明”的口诀,6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这种变格在唐、宋以来的律诗中,用得非常普遍,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几乎每一首都用到这种变格:</div><div>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div><div>
元稹有绝句《刘阮妻二首》其二为:</div><div>
  芙蓉脂肉绿云鬟,罨画楼台青黛山,千树桃花万年药,不知何事忆人间?</div><div>
这种变格甚至并不比正格用得少,连科举考诗也允许用。只是再强调一遍,用这种变格,第3字必须是平声。我们看这些句子的第3字,平、琵、窥、之、桃,是不是都是平声?
到此,我们可以总结了,格律诗有四种基本句型和两种变格,统共就这六种:</div><div>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div><div>
不想学就算了,只要想学习写格律诗,四种基本句型必须背,其实很好背,同时记住只要不犯孤平不犯三平尾,1、3、5字就可平可仄。孤平了一定要救。两种变格不用背,第一种是救孤平用的,第二种是说仄仄平平平仄仄可以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只是这样变了第3字必须是平声。只要记住些,你写出来的句子就一定合格律。第一句合格律,然后2句异对平收,3句同粘仄收,4句异对平收,一首绝句就出来了。
我上节课最后说,门道还有更深一点的,例如拗救、对仗等等,拗救,我已经讲了一半,还有更难一点的拗救,对句拗救,以后适当时候再讲,只要先按前面说的统共六种句型去写,就用不着对句拗救。至于对仗,那是写律诗必须用的,这节课开头说过,有意学习格律诗词的朋友,我建议从七言绝句学起,绝句可以不用对仗。但是可能有不少观众朋友不是初学格律,已经能写出合格的绝句了,现在想进一步学写律诗,我们就把律诗对仗的要求和忌讳也讲讲。不过这就不详细讲了。句型,那是固定的格式,必须详细讲清,也能讲清,而且你听懂了,按照这个格式去写,就一定不会错;而对仗,是一种修辞,有基本的要求,这个不难掌握,一些忌讳,也容易弄清楚,比如不能“合掌”,就是说一联当中不能上下两句意思完全一样,同义重复,这个不行,相邻两联语法结构完全一致也不行,但你的对仗即使写得合要求没犯忌讳,也不见得就好。句型是对不对的问题,对仗除了对不对之外更有好不好的问题,当然绝句律诗都有意境好不好的问题,所以重要的是多读,多钻研体会,才能写得好。
咱们看看《红楼梦》里林黛玉怎么说的。第四十八回林黛玉教香菱写诗:“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起承转合,指律诗八句,两句为一联,我们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这是律诗行文意思上的一种结构,但不是唯一的结构。
“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就是说颔联、颈联要是两组对仗。
“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这个咱们讲起、收、间、对、粘的时候就讲过了。
“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这可是胡说了,可能曹雪芹写这句话时是喝醉了。对仗的基本要求是出句与对句相对应词的词性必须相同,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数量对数量,副对副,介对介,连对连,叹对叹。这不能错。名词相对,还要讲究实的事物对实的事物,虚的事物对虚的事物。
至于“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所有初学格律的朋友尽可以放心,你不会有什么“奇句”,能写明白通顺就很不容易了,没工夫奇去,凡是拿林黛玉这句话为自己的句子辩解的,只可能是三种情况,或者根本不懂平仄虚实,或者懂得但掌握不好疏忽了,或者词汇量太少实在对不出合适的来。
怎样学习掌握对仗?我倒是同意林黛玉的意见;“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熟读,揣摩,自然就会了。我们上节课讲的两首七律,那里的对仗,是律诗对仗的经典典范。</div><div>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iv><div>
八句四组对仗,千古不朽的句子。
最后我们读读韦应物的一首七律,学习颔联、颈联的两组对仗,看看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是怎样的情怀。韦应物比杜甫错后20多年,曾任滁州刺史三年,任满,因贫不能归长安。贞元五年至贞元七年(789至791)为苏州刺史,相当于苏州市长,我们要读的这首七律,就是他在担任苏州刺史期间写的。诗题《寄李儋元锡》,李儋,字元锡,唐朝的宗室,曾官殿中侍御史,韦应物的好友,韦应物与他唱和的诗很多。</div><div>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div><div>
去年春天开花时和你分手,不知不觉又是一年。世上的事本来就说不清,很难逆料,春愁格外使人黯然神伤,长夜难以成眠。身体素来多病总想退隐,但自己管辖的地区还有流离失所的百姓,享有俸禄真让我内心抱愧。听到你要来探望我,翘首盼望,西楼上的月亮已经圆了好几回。
颔联,“世事茫茫”对“春愁黯黯”,名对名,形对形,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难自料”对“独成眠”,这个对得稍宽,作为颔联是可以的。少数情况,颔联甚至可以不对仗,这叫蜂腰体。</div><div>
    颈联,“身多疾病”对“邑有流亡”, “身”对“邑”,名对名;“多疾病”对“有流亡”,谓宾结构对谓宾结构;“疾病”对“流亡”,并列结构的名词对并列结构的名词;“思田里”对“愧俸钱”,动宾对动宾,非常严谨。一般来说,颈联的对仗要求比颔联更严。
“邑有流亡”,“邑”指苏州,他当时是苏州刺史。这两句诗用现代语翻译就是“我年老多病,总想退职还乡;可是城里还有流亡无业的百性,我真愧对国家发的工资呀。”
    我们在学习对仗的同时,是不是也会因为这组对仗所表达的情怀,而有所感慨呢?</div>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66

主题

4541

回帖

5495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5495

论坛建设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9-30 07: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辛苦
学习了,有空再来
明年春来花几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