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关于杜甫的系列讲座,是这样开头的:中国历代的诗人,成千上万,数不胜数,然而获得“诗圣”这一称号的唯唐朝杜甫一人。探讨一下杜甫何独以为“圣”,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三节课过去了,这个问题探讨得如何呢?我在讲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两句时说过,杜甫把他的忠君归为天性,这一点被历来士大夫们更尊崇,被历代最高统治者更肯定,杜甫“诗圣”之“圣”,真正的来源在这,就是说在于“忠君”。这节课我先简短地进一步作些说明。杜甫是从什么时候起被称为诗圣的呢?明代末期有位著名的文人王稚登,他在《合刻李杜诗集序》里有这么两句“供奉之诗仙,拾遗之诗圣”,前一句说的是李白,李白曾经作过翰林供奉,后一句说的是杜甫,杜甫作过唐肃宗的左拾遗,这是我们知道的最早把杜甫称为诗圣的文字记载。而这个时候,杜甫已经逝世800年。此后不久,明朝灭亡。进入清代,“诗圣”这一称号被普遍接受,而且众多的文人把杜诗当成经书来研究。这有它的历史原因,我们知道清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极其恐怖,几乎都是凌迟斩首的大罪,动辄株连几百上千人,清末龚自珍说,当时是“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于是文人们都去注疏经书,所以清代经学蔚为大观,所谓“千家注杜”,主要是在这个时候。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清廷皇帝,原本是以夷狄之君入主中原,所最需要的就是汉族知识分子的忠心效劳,于是儒家学说被推崇到空前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是儒家创始人孔夫子“尊王攘夷”的主张不再被提起,而本来并不占《论语》主要篇幅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却大行其道,再一方面就是孟子的仁政理念,被满族皇帝贯彻得比任何一个汉族皇帝更出色,如果单从农民负担来说,清朝前期中期可能是历代以来最轻的。从这两方面,我们反观杜甫,“忠君”与“爱民”统一得竟是如此的完美,至少,无论唐宋还是元明,其他任何一位诗人词家,都无法与之相比。而且所有这些诗人词家,写到百姓苦难的,表达对人民同情的,固然不少,但很少象是杜甫那样的感同身受,因为杜甫跟普通百姓一块流离颠沛。所以,把杜甫称为“诗圣”,既为最高统治者所首肯,又为全社会所赞成,除杜甫而外,绝难再有更适当的人选。以至于到了1962年,杜甫诞辰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的时候,他得到“和人民打成了一片”、“同命运,共甘苦”的赞誉,这绝不是某个人的心血来潮,而一定是经过了最高层领导的圈阅和批准。总之,杜甫的心系国家安危,情同生民疾苦,为历代士人所崇仰,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杜甫对于后世的影响还在于他崇高的艺术成就。《新唐书》说杜甫的诗歌“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馀。残膏剩馥,沾丏后人多矣”。中唐以后,白居易、元稹继承了杜甫缘事而发、写生民疾苦的一面;韩愈、柳宗元则受到杜甫的奇崛、散文化和炼字的影响;炼字在晚唐更发展成苦吟一派,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贾岛;李商隐的七律很明显得益与杜甫七律的组织严密而跳跃性极大的技法。他们都学杜甫的一枝一节,而开拓出新的诗派。说到七律,杜甫在这方面的成就,对中国诗歌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杜甫以前,七律多用于宫廷应制唱和,这类诗内容贫乏,其语言也平缓无力,佳作极少。到了杜甫,不但在声律上把七律推向成熟,更重要的是充分扩展了它的蕴涵容量,使七律成为既工丽严整又开合动荡,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的诗型。杜甫的律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全诗把一种突来的狂喜,表现得淋漓尽致,“从”、“穿”、“下”、“向”四个动词,连接四个地名,造成风驰电掣的气势,诗人以想象的返乡路程,表达狂喜和急切,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毫看不出律的束缚。 诗人没能返回故乡,后来又困居夔州(今四川奉节)两年,漂泊荆湘(湖北、湖南)水上三年,而杜甫在他生命的最后这五年,作诗约400多首,占其他存诗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律诗创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把异常博大的内容和丰富复杂的感情纳入七律的有限篇幅之中,把七律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是杜甫创作的第二次高峰。我们仅举一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笺注过杜诗的清代杨伦称之为“杜集七言律第一”。风急、猿啸、鸟飞、木落,伴以滚滚而来的江水,整个境界卷入到急速的流动之中。最后是一声深深的叹息。他用了那么多在动作上相互连贯性极强的动词,显得一气呵成。但细究起来,在句式上,又有极精密的考究,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严整的对仗被奔腾流动掩盖起来,你只感到酣畅淋漓,不细究,看不出这56个字结构之严,严到了密不透风。 我个人意见,真有心学习写作诗词的朋友,不妨从杜甫的七律学起,曹雪芹就曾借林黛玉之口发表过类似的主张。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我们就以这两首最杰出的七律为例,讲一讲格律。格律并不难学,只要你记住五个字,以这五个字为纲,就能基本掌握格律。哪五个字?起、收、间、对、粘。 怎么以这五个字为纲?我们一字一字讲。
第一,起。起,是指每一句的第二个字如果是平声,这句就叫做“平起”;第二个字如果是仄声,这句就叫做“仄起”。比如“剑外忽传收蓟北”,“外”是仄声,这句就是仄起;“初闻涕泪满衣裳”,“闻”是平声,这句就是“平起”。为什么不是第一个而是第二个字?因为汉语基本上是以双音节为节奏单位,重音落在第二个音节,所以“平起”还是“仄起”,看第二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什么叫平声仄声?初学格律诗的朋友可以这样掌握,现代汉语普通话一声二声就是平声,三声四声就是仄声。我建议,初学格律,就按照现代汉语的音调去写,至于学到一定程度,觉得用古韵更有意思,再按平水韵去也写不迟,也容易掌握,继续按现代汉语的音韵去写,完全可以,中华诗词学会提倡用新知古双轨并行。
第二,收。收,是指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平声还是仄声,押韵还是不押韵。律诗的第2、4、6、8句,收尾字必须用平声,就是必须平收,而且必须押韵。押韵好理解,顺口溜都讲押韵,按现代汉语来说,韵母相同就押韵。可是如果按平水韵来写诗,就必须得押同一个韵部的字,比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第2、4、6、8句,收尾字:裳、狂、乡、阳,这四个字都在下平七阳。第3、5、7句,必须仄收,这首诗,在、酒、峡,都是仄声,“峡”现代汉语读平声,它的古音是仄声。至于第一句,可以平收入韵,也可以仄收不入韵,“剑外忽传收蓟北”,“北”就是仄声没押韵,“风急天高猿啸哀”,“哀”就是平声押韵了。再强调一遍:第2、4、6、8句,必须平收押韵,3、5、7句,必须仄收不押韵,第一句押不押两可。 第三,间。间,是指每一句之内,都要“平平仄仄”或“仄仄与平平” 平仄两两相间。 无边落木萧萧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尽长江滚滚来 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 仄仄平平平仄仄 青春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的格律诗只有这四种基本句型,我们根据它们的起和收分别取名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仄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平收
第四,对。对,是指每两句为一联,出句平起,对句必须对仄起,出句仄起,对句必须对平起,也就是说第2、4、6、8句必须分别与第1、3、5、7句的起相对,而且必须平收。比如,出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平起仄收,对句必须对仄起平收,只能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出句“白日放歌须纵酒”,仄起仄收,对句必须对平起平收,只能是平平仄仄仄平平。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急”古音仄声,仄起平收,对句必须对平起平收,有人会奇怪,怎么仄起平收没对平起仄收呢?你忘了一条吧?对句必须平收,只能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同样,首句平起平收,对句不能仄起仄收,只能仄起平收。记住四个字:异对平收,平起对仄起,仄起对平起,这叫异对,对句必须平收,所以说异对平收。记住。
第五,粘。粘,是指下一联的出句必须与上一联的对句同样起,就是说第3、5、7句必须分别与第2、4、6句的起相粘,平起粘平起,仄起粘仄起。而且粘句既然是第3、5、7句,就必须仄收。比如,上一联对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平起平收,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平起仄收,只能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上一联对句“不尽长江滚滚来”,仄起平收,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仄起仄收,只能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也记住四个字:同粘仄收,平起粘平起,仄起粘仄起,这叫同粘,粘句必须仄收,所以同粘仄收。记住。 </div><div class=t_msgfont>掌握了对和粘的规律,也就是说你只要牢牢记住了那八个字,异对平收,同粘仄收,也就基本上掌握了律诗的平仄规律,首句一出,2句异对平收,3句同粘仄收,4句异对平收,如果你是作绝句,这就完成了,如果你要作律诗,那就继续,5句同粘仄收,6句异对平收,7句同粘仄收,8句异对平收,也就完成了。古人有作几十句甚至几百句长律的,也就是这么一对一粘平收仄收地延续下去,大观园里的姐妹们联诗,一联联一宿,其实没什么新鲜的,也就是这么一对一粘平收仄收地没完没了。回过头来看那四种基本句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样排列本身就是七言绝句的一种格律;首句平起仄收,2句对仄起平收,3句粘仄起仄收,4句对平起平收。如果我们继续下去,必然是把这个排列再重复一遍: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就是七言律诗的一种格律。
而且,四种基本句型,任何一种都可以作首句,同样,首句一定,其他各句也就定下来:前边是平起仄收作首句,如果我们以平起平收作首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然后异对平收同粘仄收联下去,必然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发现了吧?后七句跟刚才一样,这说明其他各句都是根据首句怎样起决定的,无论首句入韵不入韵。同样,如果首句仄起,也不论入韵不入韵,后七句都是一样: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或者: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前一种就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格律,后一种就是《登高》的格律,我们对照一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仄仄平平平仄仄 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 平平仄仄平平仄 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 仄仄平平平仄仄 青春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穿巫峡, 平平仄仄平平仄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仄仄平平仄仄平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仄仄平平仄仄平 渚清沙白鸟飞回。 平平仄仄仄平平 无边落木萧萧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尽长江滚滚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万里悲秋常作客, 仄仄平平平仄仄 百年多病独登台。 平平仄仄仄平平 艰难苦恨繁霜鬓, 平平仄仄平平仄 潦倒新停浊酒杯。 仄仄平平仄仄平 观众朋友们听到这儿,是否感觉到了解了平仄规律,再读唐诗更觉有味啊?即使不是要学习写作诗词,了解平仄规律对于欣赏诗词也是十分重要的,就好象懂得了12345会识谱以后对于音乐的美更敏感一样。俗话说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平仄规律,就是诗词最初步的门道。门道还有更深一点的,例如拗救、对仗等等,我们下节课再讲。 [此帖子已被 柳梦璃 在 2008-8-6 15:46:2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