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91|回复: 0

刘禹锡和竹枝词【云扬系列诗歌电视讲座讲稿】

  [复制链接]

144

主题

740

回帖

1249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249

爱心勋章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8-6 15: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起刘禹锡,很多人立刻会想到他的竹枝词,最有名的当然是:<div class=t_msgfont>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div><div class=t_msgfont>
   这种利用谐音、充满民歌风情的诗,身居高位的人写不出来,不去接近下层劳动人民,不去吸取民歌俚曲的养分,也写不出来。而象这样民歌色彩浓郁情绪健康活泼读来朗朗上口的乐府小章,刘禹锡留给我们几十首。其中有十一首竹枝词。我们再选两首:</div><div class=t_msgfont>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div><div class=t_msgfont>
    从来诗中都是用花比喻女子,刘禹锡却借鉴民歌用花比喻男子,说男人的心意象花红易衰那样容易变,别开生面,另有一番风味。另外象“红花”、“花红”回文,也是民歌常用的手法,更特别的,象“郎”、“侬”这样的口语词汇引进诗中,在别的诗人那里绝少见到。</div><div class=t_msgfont>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div><div class=t_msgfont>
    猿的叫声很凄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可是真正让人愁断肠的,并不是由这个声音而来。很明显,原生态的民歌不会这样凝练集中,这样另含深意。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刘禹锡在学习民歌基础上的升华创造。
    以哪里的民歌为基础呢?就是现在的四川湖南一带,古时称巴楚,那里的巴人,就是现在土家等少数民族的先辈,人人会唱人人爱唱的有一种歌,边唱边舞,有领有和,这种歌舞我们现在看不到了。宋朝有个诗人,叫孙光宪,他所作的竹枝词中,有这么一首:
    门前春水(竹枝)白频花(女儿),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
      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撒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巴人歌舞的影子。每句第四个字后衬以“竹枝”,每句句末衬以“女儿”。但是这两个衬词的确切意义,并不是现代汉语词义。有学者考证,这两个衬词只是代表唱竹枝时群相随和声音,但记的什么音已经不知道了。反正不是每唱一句都来个“小姑娘”。而且古代巴人歌舞肯定不叫竹枝词,叫什么无从知道了。竹枝词,是后来文人学习仿照巴人歌创作的一种新诗体的名字。竹枝词的得名,就缘于巴人歌第一个衬词。</div><div class=t_msgfont>
    刘禹锡是不是第一个学习民歌创造出来文人竹枝词呢?倒也不是。
    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最权威的乐府诗总集,是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其中记载着最早的一首竹枝词:</div><div class=t_msgfont>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div><div class=t_msgfont>
    谁写的呢?是中唐前期的诗人顾况。
    顾况之后,白居易写了四首竹枝词,是他48岁在任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时写的。我们先看其中的第一首和第四首:</div><div class=t_msgfont>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谙鸟一时啼。
    江畔何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div><div class=t_msgfont>
    通州(今四川达州)司马指的是元稹。说明元稹也写过竹枝词。元稹留下的诗作近200首,可是其中没有竹枝词,他的竹枝词没流传。
    在刘禹锡之前,我们现在从文献记载能查到的竹枝词,只有顾况一首白居易四首共五首。
    刘禹锡的《竹枝词》有十一首,是他被贬在夔州(今四川奉节)时创作的。我们前边引的三首就在这十一首之中。
    我们从这十六首可以看出,正是因为竹枝词是直接学习模仿民歌而创作的,由此派生出三大特点:第一,地域特色非常鲜明;第二,百姓生活气息非常浓厚;第三,不象七绝那么格律严。这三大特点,后来的竹枝词,从唐宋到明清一直到现在,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而且越来越发扬光大。
    我们先说第三条不象七绝那么格律严,这个最容易看出来。</div><div class=t_msgfont>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div><div class=t_msgfont>
    四句都是平起,明显不是绝句。他的十一首竹枝,除了“杨柳青青江水平”一首之外,其他十首如果按绝句要求,全都不合格律。清人宋长白《柳亭诗话》说:“竹枝,人多作拗体”。可见,竹枝词的拗体特色,成为它与七绝诗体的重要区别之一。这种特色,给了它广泛流传发展的便利条件。由于格律较自由,束缚较少,作者易于掌握,有广大的写作队伍,而且最受老百姓的欢迎。据竹枝词研究家们估计,从唐至今,竹枝词的创作遍于全国各地,无论是通衢都市还是穷乡僻壤,甚至达于海外,作品至少有十几万首。</div><div class=t_msgfont>
    前两条,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我们结合起来说。竹枝词从巴山蜀水三峡发源,这十六首中,“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都是那一带特有的地域风貌。而“山桃红花满上头”、“巴人夜唱竹枝后”,都是那一带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特别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唱的简直就是不分时代不分地域不分民族的青年男女的感情波澜,生活气息浓郁醇厚得令人陶醉。</div><div class=t_msgfont>
我们再看刘禹锡的一首竹枝词:</div><div class=t_msgfont>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div><div class=t_msgfont>
    我们比较一下,“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很美,美在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而“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是另一种美,美就美在它不是远离人间烟火的仙境,它明明白白就在我们的身边。山坡上是一层层桃花李花,山头白云缭绕处是冒着炊烟的人家,多么温馨,多么现实。“银钏金钗来负水”,女人们下山来背水,男人们呢?“长刀短笠去烧畬”,什么叫“烧畬”?播种前把田地里的荒草荆棘烧掉,这就是刀耕火种。除了刘禹锡的《竹枝词》之外,还有哪个诗人哪首诗歌把那个时候那个地方的少数民族巴人的劳动生活描绘得这么生动这么亲切?还有一点必须提到,这个“畬”字,现代汉语中有两个音,一个是shē,意思就是刚才那个烧畬,另一音yú,意思是开垦后两三年的田地。专家们论过,可以用“平水韵”来分析唐人作诗的用韵,我们在“平水韵”中一查,这个“畬”字只在上平六鱼,说明在诗韵中它的读音是yú,那么刘禹锡如果是按诗韵来写的这首《竹枝词》的话,就得这么读:“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yu)”,象话吗?这说明刘禹锡没按诗韵写,按的是当时当地老百姓的口语读音来写的这首《竹枝词》。我猜测,那个口语读音应该与“花”、“家”同韵。把老百姓的日常口语都写进诗里,生活气息能不浓吗?</div><div class=t_msgfont>
    我们刚才说过,从唐至今,竹枝词的创作推广到了全国各地,诗人们都有意识地学习刘禹锡,大量运用口语、俚语和地方乡音,形成浓厚的乡土韵味和生活气息。
      比如这么一首老北京竹枝词:</div><div class=t_msgfont>
    叫卖出奇声彻霄,街头客店任逍遥。“胡梳坠什捎家走,十个铜板拣样挑”。</div><div class=t_msgfont>
    后两句就是小贩的叫卖词,“捎家走”,“拣样挑”,就是老北京、河北地区的土话。“叫卖出奇声彻霄”,老北京的小贩就是这么吆喝,只有这样出奇的高声,才能打进深宅大院,让那些住在紧里院的太太小姐们听见,打发丫头出来买他的东西。
象这样抓住地方风物特点的竹枝词,我们再举一首晚清广州的:</div><div class=t_msgfont>
    蕉叶青青蕉子黄,晓妆茉莉鬓边香。双趺如雪满街走,黑辫红绳未嫁娘。</div><div class=t_msgfont>
    诗后有注:“粤俗,未嫁女虽二十余,皆辫,不梳头。” 趺,脚背。“双趺如雪满街走”,说明什么?那个时候广州的女孩是天足,北方内地裹脚的陋习还在延续。
象这样的竹枝词,根本用不着分析,只要一读,浓烈的生活气息就扑面而来,时代风貌跃然纸上。我们读一首当代作者写的《山村竹枝词》:</div><div class=t_msgfont>
    柏油路入苇塘西,烟柳拂堤月影迷。如此星辰如此夜,阿哥教妹驾轻骑。</div><div class=t_msgfont>唐以后直至今天,中国诗坛的十几万首竹枝词,形成一道壮观靓丽的风景。作为艺术,它们扎根生存的土壤,自然是诗人们各自的时代和社会生活;而如果我们追根寻源,找它们传承的源头,能找到谁呢?顾况白居易吗?虽然他们的竹枝词更早一些,但不是后世竹枝词作者宗法的典范。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再看白居易的一首:<div>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div><div>
    就艺术水平来讲,当然很高,它的音律符合竹枝词的特点,“蛮儿巴女齐声唱”,也确实是当时三峡一带的风土人情,可是“愁杀江楼病使君”,这还是一个士大夫的愁啊,与一般七绝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区别呢?与蛮儿巴女们的喜怒哀乐有什么关系呢?文人味太浓,几乎没有了民歌的影子。而刘禹锡的十一首竹枝词,篇篇写的是当时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的情感。“志土风而详习尚”,几乎是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民歌的优良传统,又完全剔尽了其中的粗鄙,代之以文人的精细和优雅,民歌色彩与文人诗的韵味水乳交融。
    </div><div>    为什么刘禹锡创作竹枝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首先他的创作目的很明确。他自己说:
    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作《九歌》,到于今荆楚歌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扬之。      ------《竹枝词序》
    目的就是留给人们传唱,这就是要以诗教化当地百姓。所以在民间流传很广,《旧唐书"刘禹锡传》说:“武陵谿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刘禹锡独特的经历和性格。这点,我们稍详细讲。
    </div><div>    刘禹锡几次被贬,前后共达23年。占满了他整个青壮年时期。   
    刘禹锡第一次被贬,是宪宗皇帝上台,连年号还没来得及改,就把他爸爸(当了不到一年皇帝的顺宗)重用的搞永贞革新的一批官员全部降职赶到边远地区做州司馬,这是唐史中有名的“二王八司馬”事件。八司馬里面有两个大文学家,刘禹锡和柳宗元。刘禹锡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柳宗元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州司马是什么官?台湾《国语词典》解释:“唐朝每州置州司马一人,多以贬斥官员任之,徒具虚衔而无实际职掌。”州司马这个官很小,不到七品。他们一贬就是十年。刘禹锡在朗州十年写下近两百篇诗文。
    在这个时候他就开始学习民歌,作有《采菱行》五首:我们选两首看看:</div><div>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div><div>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div><div>
    这是他刚刚开始学习模仿民歌进行创作,看得出没有前边引的《竹枝词》纯熟自然。刚才说了那是他被贬在夔州时创作的。贬夔州,是刘禹锡第三次被贬了。
    那么第二次被贬是怎么回事?说起来很有意思。第一次不是贬了十年嘛,好容易调回长安了,可刘禹锡回来一看,朝中很多新提拔起来的都是他过去看不惯、合不来的家伙,心里挺别扭,于是和朋友跑去玄都观赏桃花,并且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div><div>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div><div>
    嘲笑满朝新贵,你们这帮子啊,都是我离开长安以后提拔起来的!刘禹锡当时已经很有诗名了,这首诗很快在长安上层传开,那些新贵能高兴吗?就跟皇帝说坏话,宪宗皇帝本来就讨厌搞永贞革新的官员,这回更生气了,贬了你们十年,还不老实,都给我滚得更远点!刘禹锡,去播州!播州在哪儿?就是今天的贵州遵义。这个时候刘禹锡已经44岁,更难的,是刘禹锡还有个老母亲,已经八十多了,跟着刘禹锡一起,恐怕走不到播州就得折腾死。后来,大臣裴度在唐宪宗面前替刘禹锡说情,宪宗总算答应把刘禹锡改派到广东连州任刺史。2月回来,3月就又轰走了,在长安满打满算一个月。
    刘禹锡到了连州,在任六年,继续借鉴民歌写诗,同样也是以诗教教化当地的百姓。连州土著有瑶族,刘禹锡就把瑶族的风俗人情写进自己的诗歌:</div><div>
    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div><div>
    留到今天,这些就成了非常珍贵的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的原始资料。
连州原来文教不兴,刘禹锡就积极兴办学校。就在他的栽培下,连州出了当地第一个进士。因为刘禹锡那时名声已经很大,浙江位叫曹璩的士子,千里迢迢跑来拜访求学,留在连州苦读一年,返乡时,刘禹锡写诗送别,最后两句“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赞扬连州的山峰景色太美了,画都画不出来。连州百姓很为此自豪,后来还专门建了座“画不如楼”。
    刘禹锡最末一次贬谪重回长安后,又去游玄都观,还写七言绝句,《再游玄都观》:</div><div>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div><div>
    向着那些打击他的权贵们傲然宣布:“前度刘郎今又来”,你们还能把我怎么样呢?苏轼不到40岁就自称“老夫”,刘禹锡这时候57了,仍然自称“刘郎”,我们都知道苏轼豁达,现在看来,刘禹锡至少不比他差。就在这以后,他吟出了一首更为著名千古流传的佳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div><div> </div><div>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div><div>
    白居易评这首七律说:“神妙,在在处处应有灵物护之。”</div><div>
    唐代在中央政府做官的,个个怕贬官,一说迁谪,吓得要死,这一点不夸张,《旧唐书》记载,永贞时的宰相韦执谊害怕南谪,连岭南的地图都不敢看。诗仙李白,多狂傲,一旦流放夜郎,唱的却是“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也曾先后被贬谪的韩愈和白居易,一个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跟侄孙子交代后事了;一个更不象话,见着个原来也曾在长安住过的妓女就哭了个一塌糊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可是刘禹锡呢,他去欣赏去赞美山川风景,去参与去歌咏丰富多彩的各族百姓生活,真是难能可贵的豁达乐观。白居易称赞他是“诗豪”,恰如其分。甚至到了晚年,虽然是闲废多病,但他的诗句仍然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可以说,刘禹锡一直到老,都没有改变他的“诗豪”本色。 </div></div>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