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江城如画里 ■xcj887 孩子学习书法多年,当每次为孩子购笔墨纸砚时,我却会想到宣城。那也许是缘于宣城是宣纸宣笔的故乡;亦或是李白、韩愈、白居易、杜枚等迷恋那里的自然风光,相继在此寓居过,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是我心仪以久的地方;再者孩子的三姨夫在宣城工作,他们每次回故里,回去时都邀请我们去宣城玩,因工作忙,每次打算去宣城的念头都被搁浅。 可今年在一个艳阳的五月天,我真的去了宣城一趟。我们是多人同行,去贺孩子三姨夫的乔迁之喜。由于路况不太熟,车行驶了约四个小时,于傍晚时分才到达了宣城。夜幕渐渐地暗淡了下来,在酒店吃过晚饭,便进入了苏皖宾馆休息。刚到宣城,人生地不熟,一路同行的人都说累了,不愿上街,我虽萌生了逛街的兴趣,便也作罢。 休息了一个晚上,昨天那因忙于赶路的困倦,现已荡然无存。我早早地起床,准备在异乡也来一个习惯的晨练,可天公却不作美,窗外零星的细雨纷飞。站在临街的窗前俯瞰着宣城的街头,那花坛中装饰街头的植物,在细雨的沐浴下,显得格外的翠绿,如出水的芙蓉,在行人那流动的五彩伞的衬托下,更显得娇艳欲滴。 雨停,算是对压抑我想上街逛一逛欲望的一种解脱,便急不可待地想沿着那湿漉漉的街道,去领略一下宣城的美,让宣城的美来冲击一下眼球,让宣城的美在自已的记忆中多存储一些美好的东西。 上街前,虽说难抑住激动和兴奋,但我还是比较理智地得先去宾馆的总台,咨询一下宣城景点的方位,亦或是想用自已这有限的时间,玩一下宣城有代表性意义的地方。可我努力却是徒劳,在总台服务员那摇头与摆手中,我想我只能去独自寻找了。 从苏皖宾馆左拐,便上了一座设计得有点别具匠心的桥。(回到单位后,我在[闲来茶舍]中发了帖,贴上了几幅用手机摄的照片,从茶舍朋友的回帖中才知道,那桥名叫“凤凰桥”。)沿桥用不同的角度摄了几幅照片,便一直往前行。我当时行走的姿态是漫无目的,没有方向的,没有任何的渴求。我只想着用那种心态在异乡行走,让美的瞬间多留存于心间,不想在异乡捎走一丝的遗撼。 我的运气是较好的,刚好赶上宣城的府山广场骏工开放。他的开放,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也增加了我对宣城这座城市人文景观的进一步了解。谢朓楼位于广场的最高处,那宋代的古建筑,最先映入我的眼帘。从远古中一路走来,这座楼可是与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在与这座楼的零距离接触中,让我了解到谢朓是南齐的著名诗人,南齐明帝建武年间任宣城的太守。他“视事高斋,吟啸自若,而郡亦治”,为官清廉,劝民教士的惠绩较多,世称“谢宣城”。他传存的诗作四分之一写于宣城,故其诗集名曰《谢宣城集》。他的诗作被认为有“继汉开唐之功”;与他同时代的诗人沈约称谢诗“三百年来无此作也”;连诗仙李白竟然“一生低首谢宣城”,诗圣杜甫也自称“诗接谢宣城”。 宣城的青山绿水,亦由于谢朓的吟咏而扬名于世。从此,历代名士贤达,慕名接踵而至,他们咏赋怀贤,游览湖光山色,留下了丰富的不朽诗篇,宣城便成了人文荟萃之地,故有了“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称誉。 在宣城街头的商铺群里,我独对销售绿茶的店铺稍有停留,那是缘于“黄花云尖”的缘故。今年,在四月的售茶旺季,因我曾拥有一盒包装精美,产于宁国黄花山的“黄花云尖”。这盒“黄花云尖”是昔日的同学相赠。这样包装精美的茶,我想着同学赠我,是代表了一份何等的同学间的真挚情谊。但我也相赠了,那是一位受我尊敬的人。我想我的相赠,栓释了一句古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权作一份崇敬之情。 敬亭山,在府山广场的里侧,我看到了这个名字。不觉中,李白先后七次登临此山,留下的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让我默念在心头,心里想着,诗仙李白对敬亭山的美是何等的盛赞。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我那刻身处在何等的优美环境之中呀!我目睹的是宣城的发展成果,心里想着的是:现代的宣城人,正以其博大的胸襟、广远的情怀,承接着南来北往的过客,书写着声蜚遐迩的华章。
——2008/7/16 [此帖子已被 小竹 在 2008-7-16 21:00:2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