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79|回复: 31

桐城是地震地带吗?

[复制链接]

6

主题

13

回帖

27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2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5-14 08: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时候常听长辈说李四光死前划的三条线,一是唐山,二是四川,三是桐城的那条线。不知是真是假啊?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8

主题

1655

回帖

207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074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5-14 12: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不要是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37

主题

2808

回帖

3186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3186

论坛建设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5-15 18: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图
全球三大地震带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8-5-23 11: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似乎有点桐人忧地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5

主题

233

回帖

325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2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5-14 08: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桐乡?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

主题

13

回帖

27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27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08: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1

主题

132

回帖

144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44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5-14 16: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位于山东郯城—安徽庐江和江苏扬州—安徽铜陵两大断裂带的末端,历史上是少震、弱震区。我市附近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为5.25级的枞阳—庐江地震,发生在清初的1654年!可感地震还有是1963年3月份在原怀宁县山口乡(已划入安庆大观区,靠长江)发生的一次4.5级地震。另外,2005年11月底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后,桐城也有震感。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447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桐网进士

活在牛A和牛C之间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882

发帖超人自我鼓励发帖达人桐网元老

QQ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5-14 12: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  到余江。。。。地震带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26

回帖

26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2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5-30 07: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约自唐山大地震后,安徽社会上一般人士已开始知道郯—庐断裂带这个地球科学上的专有名词了。因为断层与地震的关系密切,人们担心郯—庐断裂带活动引起大地震。
说起郯—庐断裂带,它已经历了40 多年的风风雨雨争辩。早在1956 年,现在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徐嘉炜与当时的北京航测队杨华同志同时发现公布了这条大断裂。徐嘉炜教授自此以毕生的大部分时间与精力从事这一专题学术研究,经过曲折艰辛的探索,终于确立了地球上最巨大的断裂之一——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或称郯—庐大断裂,早期发现时以山东郯城与安徽庐江两地名命名的。后来的研究证实它是纵贯东亚的移动的大断裂。它从湖北东部沿大别山东缘,经过安徽、江苏、山东,过渤海,至辽宁、吉林、黑龙江,进入作俄罗斯境内,在我国境内已达2400
公里。在安徽境内,穿越泗县、五河、嘉山、定远、肥东、庐江、桐城、潜山及宿松等县境,全长约400 公里。
郯—庐断裂带的发现与研究,一直在争辩中。在60 年代初期,徐嘉炜教授提出这个活动的大断裂有明显的水平位移,移动200 多公里。当时发表的文章,被视为邪说。有人对断裂带的存在,提出非议,甚至根本否认它的存在。在对断裂带的展布范围、延伸规模、平移的距离、活动时间及演化、成矿作用、与地震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过不同意见。据初步
统计,研究并应用郯—庐断裂带的中外文献资料,即达400 多条。
郯—庐断裂带是个巨大的水平移动的大断裂。它的东侧地块向北移动,西侧地块向南移动。例如现今胶南、苏北一带就是大别山的延续;现今胶南烟台一带,原先同安徽蚌埠一
带连成一体;现今辽宁鞍山一带,原先同山东西部泰安一带相连。它们都是受水平方向的地壳运动断裂错开后位移的。
对于郯—庐断裂带平行移动的幅度,开始有的学者认为只有几十公里,有的学者认为有几百公里。徐嘉炜教授研究认为最大平移幅度达740 公里。在地质历史上移动的一般
速率为一年一厘米多,有时快速时即达一年5—10 厘米。
郯—庐断裂带的平行移动,在安徽大地留下了巨大的“伤痕”,有很多迹象(证据)可见。在卫星的照片和航空照片中,可以看到那断续相连的直线性影象。在肥东县古城以北地区,断裂带内可见有地堑和地垒构造。地堑地垒是长条形的相对上升和下降的岩层断块,它们受断裂方向控制,是断裂留下的产物。由于地壳断裂产生巨大的挤压、碎裂,搓揉
的力量,使得这一带的岩石碎裂成粉末状,后来又胶结起来的糜积岩,在断裂带两侧常常可以看到。庐江、舒城县的温泉、嘉山女山古火山的喷发,都是断裂运动影响产生的。
郯—庐断裂带是产生大地震的温床。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1668 年7 月25 日),山东郯城发生8.5 级大地震。安徽省40 多个县市受到破坏,合肥城墙及房屋大半倒塌。在
19 世纪内,郯—庐断裂带内的安徽境内的一些断裂邻近或与其他断裂交汇处,也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
郯—庐断裂带控制着我国东部的大地构造格架。许多金属矿产及石油、天然气亦受它的制约,许多早期的矿带经过它的错动发生位移。全国极为重要的胶东招远矿带(产量占全国1/4),被这个断裂带错动位移到皖北蚌埠及豫东小秦岭地带,安徽宿松磷矿与江苏锦屏磷矿原来相连,经断裂错动一分为二。依据这个规律,在两侧相对应的地区寻找同类型矿产很有远景。
所以,研究郯—庐断裂带,不仅具有深刻的学术意义,而且也有密切的实用价值。
对于郯—庐断裂带形成时间的认识还有较大的分歧。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形成
在6 亿年前的寒武纪,另一种意见认为在距今一亿多年前中生代。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古生代以来逐渐增长发展。郯—庐断裂带的发现者认为它的形成与演化可归纳为三部曲。它
在距今一亿多年的晚侏罗世形成而产生巨大的左行水平移动;约在距今一亿年至45 百万年(地质时代的晚白垩世至老第三纪)时,以拉开运动为主,形成盆地;在这以后至今则以挤压运动为主。它的活动均受太平洋中板块运动的控制。
郯—庐断裂虽发现于50 年代,但至60 年代一直被视为异端,遭受冷遇与非议。70 年代开始站稳,但仍处于少数派。70 年代末,已开始从地学界走向社会,为人民群众知道。80年代地学界不得不重视,但在许多场合受到围攻,长期仍然处于逆境。但在80 年代中期以来,通过多国的国际合作研究。它的研究成果开始走向世界,在国际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达30 多篇。得到英、日、美等国家地学专家教授的赞许。日本地质学家将这一巨大的平移运动命名为“徐氏事件”。
1993 年,由英国出版了《郯—庐平移断裂系统》专著,系统地将这一成果推向国际地学领域。1996 年8 月,在北京召开的30 届国际地质大会上,由徐嘉炜教授主持,专门召开了郯—庐断裂形成与演化的专题讨论会。会上消除了过去不同学术意见的分歧,得到较为一致的意见。但学术是无止境的,还会产生新的问题,有待今后继续探索前进。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4

主题

1902

回帖

2080

积分

桐网贡生

刁蛮女友

Rank: 3Rank: 3

积分
208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5-14 11: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桐城不是地震带!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