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p_title>桐城民生工程得民心 </div>2008年02月26日14:46 <!--图片显示区域与新闻内容--> <div id=p_content> 家住桐城市龙眠街道沿河社区的项成根老人细数去年家里的新变化,脸上漾起开心的笑容,儿子参加市政府提供的就业培训后,找到了一份薪金较高的工作,再不用外出打工了;老伴去年生病花了近万元,街道的干部送来了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金3175元;孙女上学的学费不到100元……项老汉感慨地说:“我老汉真是遇上了好时候,感谢党的好政策!”
2007年桐城市在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民生工程的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在省十二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新增八项民生工程,财政共拨付3971.55万元,改善民生的框架已初步建成。为把二十项民生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好事办好,实事做实,该市强抓项目的管理和落实,政府成立相应组织负责工程的进展,并编发工程简报,定期公布工程的专项督查结果,针对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该市严格遵循配套资金“三级审核”,财政补贴资金“一线实”做法,确保广大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2007年该市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了城镇居民保障标准,共发放低保资金1120万元。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初步建立,4211人按月领取养老保障金。191名城镇未参保的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享受基本生活保障。7607名农村五保户实现“应保尽保”,50个村级“五保老人之家”和4所镇敬老院基本建成。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得到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55.7万人,全年补偿总额224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启动实施,参保人数达4.7万人。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重大传染病救治和生活救助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全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得到贯彻实施,免除9.7万名学生学杂费2448
万元,为农村初中、小学学生免费提供秋季国家课程教科书。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挂车河流域水利血防工程启动建设。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加速推进,解决了1.44万人饮水问题。村村通工程建成水泥路200公里、油路60公里,农村公路沿线建成41个候车亭和招呼站,路站运一体化进程加快。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工作正式启动,首批经济适用房、实物配租房开工建设。大力实施残疾人就业工程,组织300名残疾人员进行技能培训,11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帮助310名白内障患者复明,为38名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帮扶310名“4050”人员、439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文化下基层进社区活动持续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繁荣。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深入推进,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初见成效,市场环境明显改善。(吴茂松 张植骏)
来源:安庆日报</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