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那么深的爱着你,如同恋着母亲一般地爱着你。 你拥有着我十八岁之前所有美好或残酷的记忆。我们是那样的血肉同体。 我牢牢记住你的语言,你的语音,尽管,它们真的不是那么动听。 我也曾尝试着为你辩护,每当报端显露你的弊闻。 我的家乡是桐城,文都桐城,出过桐城派的桐城。 仅此耳耳,仅此耳耳。 够了,够了。这就是资源。尽管,文学革命,被发难的就有一句“桐城谬种”。 我们守着祖上生活,靠着祖上撑起面子。 无所谓,这种讨生活的方式,不独桐城所有。 这个道理,很早就知道。可是还是爱着你,没有理由地爱着你。因为你拥有着我的回忆。 多少年前,读过一篇《寂寞桐城》,心痛痛的,想辩解,无能为力。 真的很寂寞,这个小城,不是吗? 号称文都的桐城,真的还有文气吗? 文人自然还是有的,为数不少。然而,城市的文化底韵,不是靠少数的几批文人所能支撑得起来的。文气显示在城里人的眼睛里,嘴巴上,手足间,思想中。你每天行走在这个小城里,你看看你周围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的举手投足,是否真的印刻上桐城派以来的所积淀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吗? 不要跟我说什么桐城派,除了半山阁和那株银杏树还健在,其它的早已成过眼云烟。 我们在关注什么?最贵重的烟,最高档的酒,最有派头的宴会…… 打肿了脸不怕,只有脸肿了,面子才可以撑得起来。 与此相反,人性、责任却在疯狂中坠落。 有人落水了,有人献身了。事后,一片歌功颂德,无人追究责任。 道德已尽,文气如何升腾? 我已经审视了好久,远远地,带着距离美。 可是,真的,桐城,你到底拿什么来让我爱你??? [此帖子已被 shaleba 在 2007-12-17 11:55:3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