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最近感觉自己在一个岔路口,面临多重选择,所以想写一篇关于选择的文章了,来反思选择本身,其实这个问题是任何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买衣服、买车、买房、择业、择偶。。。。。。 选择 上帝赋予人类最大的权利是什么? 答案是选择的权利! 没有选择,就是没有自由。所以历史上有那么多的人去斗争,目的就是争取选择的权利。牛郎与织女,梁祝都是很凄美的爱情故事,但本质上是反映没有婚姻的选择权。 没有选择,确实是悲哀。 每个月我看电话单,会就很郁闷,不是移动就是联通,漫游就是要双向,垄断,其实是没有选择,除非你不用移动电话,这不太现实,这种情况在大陆还是不少。最极端的情况是改革开放前,所有的东西都是分配,这样的体制肯定要牺牲人民的幸福和自由,所以引入市场经济,对咱们小老百姓是一件幸事。 所以很庆幸自己能生于这个有选择的时代,虽然有些选择的权利还是没有或是不到位,但时代已经进步很多,而且也在改革中了。 有选择好,选择愈多愈好,这几乎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常识了。但 太多的选择也未必是好事情! 最近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共同进行的研究表明:选项愈多反而可能造成负面结果。科学家们曾经做了一系列实验,其中有一个让一组被测试者在6种巧克力中选择自己想买的,另外一组被测试者在30种巧克力选择。结果,后一组中有更多人感到所选的巧克力不大好吃,对自己的选择有点后悔。 另一个实验是在加州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一个以食品种类繁多闻名的超市进行的。工作人员在超市里设置了两个吃摊,一个有6种口味,另一个有24种口味。结果显示有24种口味的摊位吸引的顾客较多:242位经过的客人中,60%会停下试吃;而260个经过6种口味的摊位的客人中,停下试吃的只有40%。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在有6种口味的摊位前停下的顾客30%都至少买了一瓶果酱,而在有24种口味摊们前的试吃者中只有3%的人购买东西。 太多的选择会让你陷入无尽的比较和取舍中!同时太多的选择也就意味着太多的诱惑。现代社会是一个盛世,我们面临太多的选择,基于选择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身边充斥着太多的成功者们,这些成功者们光彩耀人,晃来晃去,晃得人心都慌了,所以大家都很有压力。以前的时代是没有选择,大家都一样,于是也就认同了,认为本改如此,大家的情况都一样,所以有相同的心里认同,但这个时代不一样了,有太多选择,太多的诱惑,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况,也就没有相同的心里认同,所以人会感觉很孤独。城市越大,孤独的人就越多,因为那里的选择和诱惑最多!所以现代社会是孤独与郁闷的人越来越多。从某种方面讲,现代社会是一个幸运的时代,也是一个不幸的时代! 选择是痛苦的过程 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出现那么多的难以取舍。资源总是稀缺的,永远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这一点为经济学家们提供了持久与充沛的职业安全感。若资源不是有限的,就不会了(这车买的不好,再买一部,老子有的是钱。。。呵呵!)
选择为什么是痛苦的? 一、资源是有限的:时间、金钱、机会、生命、青春等
二、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天性是怕失去的。
选择从某种层面上选择的过程就是放弃的过程,选择一种可能性,等同于放弃了其它的可能性。这一逻辑带来了一种巨大的困境:选择越多,失去越多,后悔越多,痛苦越多,就像泰伦斯所描绘的"我周围都是洞,到处都止不住地在流失"的状态。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琴师1900选择终生留在船上,没有走下甲板哪怕一小步,哪怕是为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恋爱,因为"钢琴有88个琴键,它是有限的,我能用有限的琴键奏出无限的音乐。但是城市的街道却有千条万条。"这种没有尽头的太多的选择让他恐惧。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Dianiel Kahneman的研究表明:失去100元钱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得到100元钱带来的满足。可能得到什么的希望,根本无法安慰和抚平可能失去什么的不安。我们以为增加资源、改善处境,就能减少原来无从选择的痛苦,就能增加幸福。结果却恰恰相反。一如所罗门王古老的感叹:积累知识就是积累悲哀。增加选择实际上也等于增加悲哀。
三、对未知的恐惧,因为每一种选择都会有不确定和不可控因素
四、人总是想选择最好的。而最好的标准不好掌握。
资源有限,就需要选择;资源太多了,其实更加需要选择。世间的事都大抵如此。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不是to be,就是 not to be 。人生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连串选择的过程,环环紧扣,滚滚向前,有去无回。 To be,or not to be?哈姆雷特,这个忧郁敏感的丹麦王子,牙疼般地喃喃自语。 一千种场景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买还是不买?卖还是不卖?嫁还是不嫁?娶还是不娶?要还是不要?说还是不说?杀还是不杀?偷还是不偷?逃还是不逃?留还是不留?——每一个人,注定在有生之日的每一天,都反反复复永无止境地经历着这样的质问,无奈地喃喃自语。 如果这些喃喃自语在一瞬间同时迸发出来,那就简直是狂风万里、雷霆咆哮。 我相信,《哈姆雷特》之所以能久盛不衰、红遍全球,就是因为它道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声。每个人的心中都埋伏着一个哈姆雷特,优柔寡断、朝三暮四、瞻前顾后、心猿意马,被日常生活的N个选择折磨得心力交瘁。 如何面对选择? 同一件事情,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见解,所以我只好给出我自己的想法了,若大家能给出见解那就更好了。 一、对于有些我们不能选择事情,坦然接受!如我们的出身、面貌、身高、时代、智力。 二、可以去征求意见,但在征求意见之前,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坚定的信念,要明确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在众多的声音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金玉良言。 三、不刻意追求最好,只要是较好就可以。追求最好往往就是不选择,也即停在选择的层面!~~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悖论:较好选择就是最好选择,最好选择就是最差选择? 四、对于我们可以选择的要怎样去选择? 我自己的标准就是小的事情用理智(如购物),大的事情要用心(如爱情、事业)。 五、一旦选择,不要后悔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你不得不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所以决定了的事情就不要老是回头。只管往前走,前面总有路。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有一些夫妻在结婚多年后会说这话:当初我怎么瞎了眼,看上他(或她)了?可能说这话的人都没有想到实际上也否定了自己!
六、实在不能选择的,就随便选择一个。 塞涅卡说:如果对方比你弱,就饶了他;如果它比你强,你就饶了自己吧。我们在难以选择的时候,就饶了自己:抛硬币吧!让上帝来决定! JUST DO IT!随便选择,也比长时间的停留在选择层面好!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因为想选择最好而长久的停留在选择层面。而让自己处于越来越被动的境地。 这样讲是有理由的。 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实在于:只要决定了某一种选择,从长远来看,任何选择总是对的。一旦选择成为事实,它就会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事实,最后这些事实就铺天盖地完全笼罩你,并且使你自己也成为事实的一个组成部分,你不可能再去否定它,因为否定它等于否定你自己。汽车靠左行使还是靠右行使?都有各自的道理。但一旦决定了,逐渐地,车辆规格、道路设置、交通设施、法规制度、行为习俗......都会依据这一决定而成为存在的事实。这时候,再去讨论到底应该左行还是右行,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也就是说,无论当时选择左行还是选择右行,若干年之后后,都是对的。我们可以以诗意的心态去欣赏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决定人类历史的10个瞬间》这样的故事,感叹历史的命运怎样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是,假如你真的能改变历史,能作出一些你认为更加合理的调整,代价是:你现在的生活马上消失,你被投入陌生的民族、陌生的语言、陌生的气候、陌生的习俗、陌生的文化和法律......相信没有人会愿意。 讲一下个人买衣服的经历,以前去买衣服很累很烦人,常常是转了几圈也没有买到衣服,因为总是想买到最合适最划算的衣服,后来想了一个简单的办法:找品牌专卖,(因为自己经常要见客户,太低档了不行,另外品牌的质量应该有保障)在专卖店里找自己喜欢的同时必须要合身,价格合适就行(如果能再打折就更好了)。现在买衣服很快、很轻松。 说起选择,想起苏格拉底的故事。
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子。“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作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学生们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 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候着他们。 “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苏格拉底问。 学生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肯回答。 “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 “老师,让我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师,请让我也再选择一次吧!” “老师,让我们都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一起请求。 苏格拉底坚定地摇了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选择说完了,我该怎么选择呢? “哈姆雷特”又来找我了,我先闪了。。。。。。。 [此帖子已被 云游花和尚 在 2007-11-30 13:58:1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