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235
- 积分
- 493
- 威望
- 15894
- 桐币
- -3
- 激情
- 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2-12-20

文都秀才

- 积分
- 493
 鲜花( 0)  鸡蛋( 0)
|
今年桐城早稻收购量仅是去年同期17% |
| 中国食品产业网 (2007年9月4日11:05) | 今年桐城早稻收购量仅是去年同期17% | 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今年,桐城市粮食部门大力拓展主销区市场,积极入市收购,一开始就将普通早籼稻收购价放到72-74元/50公斤,优质早籼稻价格放到75元/50公斤以上。组织广大粮食职工下村上门收购,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售粮。现在早籼稻收购已接近尾声,到目前为止,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累计收购4492吨,加上民营粮食经营企业及个体粮食工商户早籼稻收购量也不足1万吨,仅是去年同期收购量的17%。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一、农民对早籼稻售价预期值与市场收购价差距太大,惜售心情太浓。肉、蛋等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诱导农民认为早籼稻价格也要大幅上扬,而国家出台的最低收购价仍然是70元/50公斤,与农民的期望价格相距太远,加上早籼稻水分低,容易保管,导致农民普遍不愿意出售早籼稻。粮食经营者又不能提价收购,因为主销区粮食企业调粮价格不高,而质量要求高,本地粮食经营者两头受挤压,导致早籼稻收购进度缓慢。
二、因“双改单”种植结构调整等原因,早籼稻种植面积减少,总产下降,全市早籼稻商品量只在万吨左右。
三、农发行至今未发放早籼稻收购贷款,企业收购资金紧张,致使收购进度也快不起来。
四、业内资深经营者认为,早籼稻市场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主要是因为国家提高托市粮拍卖底价和主销区早籼稻储备急于轮换所致,而不是供求紧张造成,所以目前价格是一种虚高,还有下行的可能,抢收多储风险大。
在今年的早籼稻收购中,有个突出现象很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优质品种价高抢手。粮食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早籼稻,以提高种粮农民利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