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现代化的城市发展运动进程中,建筑特色日渐消失,建筑空间已趋质均化 色彩也各行其道,毗邻的建筑之间无造型呼应,也无色彩衔接,街区小区之间无色彩调配可言。看不到我们的城市噪色和造型的问题,只是以为空气污染,绿化不好,道路拥挤,铺装不上档次等带来的问题。生态型城市不只是解决尾气排放、环境污染、所谓绿化也不表示一定是绿的才是绿化。生态型城市也包括城市建筑色彩和形式以及建筑空间景观对城市的影响,城市的大楼色、广告色、公交车色、标牌、电话亭、灯饰、雕塑等等。 这些东西称之为:环境小品,也就是街道家具。我们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的城市,自己管辖的区域更美,色彩更靓丽。于是我们开始装饰城市建筑的颜色,红、黄、米、灰、蓝等,我们的愿望是给城市增加生机勃勃的震憾美。愿望是好的,但颜色不一定会帮愿望的忙,首先是把这么多颜色放在一起,一个城市中没有人给它作设计,这些城市人工的景观就变杂乱无章,构不成城市个性色彩风貌。 城市面貌失去真朴,时尚的涂料、贴面抹去了文化底色,色彩规划的缺失造成视觉污染,和谐就无从谈起,只有利用色彩的巧妙搭配,才能使建筑日久常新。更好的使用色彩搭配,把城市的功能区分开来。如古建区的沉稳,商业街的活跃,住居区的温馨……要处理好城市的主色调(宏观),区域色调(中观),建筑群体和色调(微观)之间的关系,既有宏观的有序控制,又要尊重建筑个性色彩。另外,还要看到建筑色调的本质是建筑饰面材料色彩的客观反应,它的质感、纹理、亮度、硬度等特性,以及在立面上拼合组织,也会给色调效果带来影响,这些都是综合考虑的因素。 |